春绿安丰村

文、湘 雨

当我们驱车正往赤壁市中伙镇安丰村的时候,天空正下着毛毛细雨。绵绵的春雨把乡村公路两旁的树木洗涤得嫩绿透亮,树下的青草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茂盛碧绿。不知名的各色野花在微风细雨中摇曳,不知疲倦的小鸟在林中飞来飞去。湿漉漉的空气,呼吸起来更让人感到格外地清新舒畅。目之所及,收入眼帘的是安丰村欣欣向荣的春绿。身临其境,延伸在脚下的土地,正孕育着春天的生机与躁动。那情那景,是用春雨之墨涂抹出的彩画,灵动而赋有诗意。正如《春日》所描述的情形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举目远眺,农田里,农人们正在播种耕耘,只见不少身穿雨衣,手扬牛鞭的农人,一手扶着犁耙,或唱着悠扬的山歌,或吆喝着赶牛的号子,用勤劳的脚步丈量着脚下丰腴的土地;用心中的梦想,在广袤的大地上谱写着人生的辉煌;用豪放的情怀,吟哦岀一行行动听的诗句。

田野里,到处是热闹的蛙鸣;山坡上,是布谷鸟婉蜒的鸣叫。不经意间,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湛蓝的天空竟没有一丝云彩。春日已现,春明景和,让人感到格外地赏心悦目。村头的池塘边,树荫下,不时有成群的鸡、鹅在悠闲地觅食。水塘中偶尔有嘎、嘎、嘎的鸭声传来。一条小溪从田间穿过,溪水潺潺流淌,一群鸭子在水里自由自在地嬉戏,好一副春满安丰春意浓的美景啊!

漫步行走在安丰村的村道上,身心沉浸在美丽的春日风景里,不由得想起了六年前的情景。当时我作为一个驻村包保干部,第一次踏进安丰村。面对交通闭塞,田地荒芜,垃圾遍地,贫穷落后,年轻力壮的村民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多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全村共400多户,贫困户就有67户。记得我包保的贫困户主叫罗亨财,夫妻两人加上儿媳不是残疾就是智障,只有儿子一个劳动力。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家徒四壁,房间唯有两张旧床,寒碜得令人揪心。

那几年,为了帮亨财脱贫,我们给罗家送猪仔、送鸡鸭小苗、还定时供应饲料。并给罗亨财夫妻和儿媳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帮罗亨财的儿子联系就业岗位,让罗亨财一家彻底摆脱了贫困的困扰。对其他的贫困户,也是做到户户有责任人包保,还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短短的几年,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村里的贫困户都先后脱贫,过上了温饱的日子。

这回再次走进安丰村,我以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身份,随市作家协会的作家们一起下乡采风。得知近年来,安丰村巧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充分挖掘潜力,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建立微生物稻——虾——鸭科研示范基地产业项目,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微生物稻——虾——鸭科研示范基地,只见无人机在天上飞翔,正尽情地播撒着希望和丰收的种子,田间地头还建成生态农业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室,水质检测室。50亩自动菌喷灌地里竖立着一个个塑钢蓝瓦鸭棚,成千上万只鸭子在这里破壳而出。

清城区安丰村(春绿安丰村)(1)

新型农民田淑娴成立的娴子生态养殖合作社,带领农户推行“稻—虾—鸭复合生态种养殖”模式;并成立安丰村农副产品加工厂,生产绿色、原生态、健康的农产品,如优质水稻、蛋鸭苗、鸭蛋、小龙虾等系列绿色环保农副产品。我们走进她的禽蛋加工厂,看到加工的成品皮蛋晶莹剔透,无一丝瑕疵和异味,一个个都垂涎欲滴,都忍不住地拿一个在手,剥开一品为快。田淑娴满脸洋溢着幸福自豪的微笑。她告诉我们:”今年在50亩实验田基础上,又拓展小龙虾养殖田1000亩,年产小龙虾可达200吨以上。目前虾苗已经下水,到六月份可以捕捞上市。”

参观完田淑娴的养殖实验基地,我们又去参观安丰村的高标准土地改造项目工程。途中村支书王新发带着我们来到一处有三眼泉水的地方,指着清冽碧绿的泉水告诉我们,将在这里建设一个桶装水和瓶装水工厂,目前已经完成了水质检测、立项前期工作。

旁边不远处我们看到一处湿地,水草丛生,四周绿树掩映,环境优美。湿地里的水清澈见底,远山、绿树、芦草倒影在水里,如一幅巨大的水墨画一般。书记说打算在这里建一个湿地公园,等高标准土地整合完毕后,将种上各种花草,把城里人都吸引到我们这里旅游观光。

“不久的将来我们安丰村也要成为你们城里人的网红打卡地,让你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到这里来旅游。”看着支书那副自信而陶醉的样子,仿佛把我们也带进了他描绘的那幅美丽的山水画中。放眼远眺,田野上的推土机、挖掘机正轰轰隆隆地地欢叫着,那一只只伸向天空的铁臂宛如一支如椽画笔,正酣畅淋漓地描绘着安丰村明天的美丽画卷!

湘雨:出生于湖南,咸宁作家协会会员。一个喜欢用文字描写生活,用灵魂书写快乐的女人,喜欢旅游和瑜伽。散有作品见于报刊、各媒体平台。

清城区安丰村(春绿安丰村)(2)

编辑:王海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