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美学中对“美”的定义莫衷一是一样,所谓的 一堂好课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严文法认为,千人千面,千课千样,但优质课的评价标准实际上是 “定体则无,大体则有”。本文中严教授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 对优质课评判标准进行全面解读,帮助教师设计出一堂思维型好课。

本文为思维智汇第590篇原创文章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1)

本文共5545字,仔细阅读需12分钟

一堂好课没有完全确定的标准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有一定基本标准,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教学可以追求创新,没有固定标准。从教育的科学属性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好课的标准,出发点不同,落脚处也有别,因此好课的标准是不一而足的。同一节课也会存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现象,我们把它定性为好课或者不好的课,都是基于听课人不同的视角。

基于以上观点,有些老师会产生疑惑:既然没有固定的标准,那一堂课到底好还是不好,是不是我们就无从谈起了呢?实际上定体则无,大体则有。也就是我们有一个评价的基本标准,而且尽管评价标准不一,但尚不至于好坏不分。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一方面是不存在完璧无瑕至臻至善的课,另一方面之所以感到遗憾是因为教师本人对本堂课不满意,但这恰恰体现了教师对良好教学的孜孜以求。正是因为我们不断地追求,所以我们的教学会在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我们的教师会在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提升和发展。因此对于优质课,希望教师们能够有客观的认识。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2)

一堂优质课的标准

从一个一般性优质课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一种基本判断?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出发点,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去说评价标准。以下标准是从我本人的立场出发,来探讨我是如何看待一节好课的。

1、教师基本功是先决性条件

一堂好课首先需要有好老师,在学生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是决定一节课好坏的最大自变量。离开了人,是无法抽象地去谈一节课的。一个好老师在课堂中应该是怎样的?首先要从他的基本功来判断。

首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用语要准确、科学、有启发性、有感染力,声音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3)

其次教师体态语的应用能力要强,例如课堂表情变化,面无表情的课堂一定不是好的课堂,我们的表情应该以微笑为主,随着课程内容的变化做出调整;再例如教师要反思,在聆听学生回答时的目光是对学生有期许的、鼓励的,还是带有审判的,甚至是批评的。审判、批评和凌厉的目光会让学生畏惧,也会给这堂课大打折扣。

第三,基于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提出的信号纲要理论,教师的板书能力应该是具有层次性和结构化的。良好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结构,并且在此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设计性

例如某位老师在讲《爱莲说》时,根据课文将板书设计成一朵莲花,把莲花的杆画成“中通外直”的样态,并且每片花瓣上都写上莲花的一个特征,还原了课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既体现了课文结构,又具有很强的设计性。

第四,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素养。这里说的学科素养既包括了对于本学科的知识的掌握的水平、灵活运用的水平,还包括了对本学科的学科思维学科方法的理解。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4)

第五,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教育机智

例如第三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上,湘潭市九华和平小学的贺珍珍老师在展示《跳水》这一课的时候,课程进行到34分25秒的时候停电了,并且一直到课程结束都没有来电,教师在停电的过程中失去了一个可以呈现信息的途径。但是贺老师反应非常迅速,并且临危不乱地完成了剩下的课程内容。

《跳水》这堂课本身讲述的是船长遇到危险临危不乱的态度和精神,而贺老师也体现出了像船长一样的心理素质,反映出了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机智。

第六,教师要有亲和力,尤其是在面对低年龄段的学生时。有的教师在上课时非常严肃,当有学生回答问题时回应的非常生硬,甚至带有强烈的指定性。但一堂好课一定是有亲和力的,因为我们的课不光要讲求的是深度、广度、难度,还要有温度

最后,教师的教学一定要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理解和设计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5)

2、内容与形式调和搭配

好课一定是内容与形式相互调和相辅相成的,既要“文”以载“道”——形式能够承载内容,又要“文”“质”彬彬——形式与内容两者交互杂陈

课堂教学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形式上的热闹与花里胡哨,例如课堂中的小组讨论环节,教师沦为“看客”而非参与到互动中去,这是肤浅的空中楼阁,是经不起推敲的银样镴枪头。因此,好的课更应有深刻的结构化的设计与学生的深度思维和学习的发生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6)

3、不要经过预设的表演

好的课应是真实的、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而不应是表演式的、封闭的、静态的、 完全基于预设的。

教师在上展示课之前,一定会经历过很多次的演练和磨课,但教师的教学在面临不同的学生时应该抛弃自己的预设,尤其是在抛出问题后给予学生开放性的回答机会,并且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动态、生成性的教学,而不是在展示课前安排特定的学生去推进课堂教学。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7)

4、不落窠臼且富有创造性

千人千面,千课千样。一堂好课不是一种教学设计与呈现方式,它可以变换为不同的形式。关键是看教师是按照一个“套路”去设计,还是更富有创造性地去思考,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设计。

一堂思维型教学优质课的标准

关于一般性优质课,我从自己的视角提出了四个可参考的标准,那么思维型教学优质课还应具备什么特征?如何能体现思维型教学?我认为既然是思维型教学的优质课,那么我们在一般优质课的基础上,还要去看这节课能否体现出思维型教学理论对一节课的要求,具体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情境创设、问题提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反思和应用迁移八个方面考虑。

1、教学目标的设计与陈述

首先一定要突出核心素养。从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阶段颁布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以后,教师在审视教学目标时要考虑的不再是三维目标,而是学科核心素养,要有与时俱进更新自己概念的意识。

其次检视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发展水平。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说,义教阶段与高中阶段的构成要素有很多共同点。以语文学科为例,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都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四个维度。小初高不同阶段的学科构成要素相同,而学生对于这些要素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先考虑教学目标与学生自己本身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否契合。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8)

第三,目标的规划要完整、恰当。完整指的是学习目标要尽可能的完整,在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方面,要尽可能的相对全面,不能只设计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第四,教学目标要及时调整。虽然教学设计是静态的文字,但是我们的教学是动态的,随着教师教学的进程,学生反应情况的不同,我们可能会在教学过程当中动态地调整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我们教学的归宿,无论是静态的教学设计还是动态的教学过程,教师都需要良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9)

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胡卫平教授构建的思维型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基本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有五个标准:

首先是内容选择符合目标,主要透露出一个观念——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而不是目标去服务内容,教师必须基于目标来选择内容。

其次是对内容的理解要准确无误,对于教学内容理解不能出现偏差。我们教师在分析某个教学内容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把重点都放在知识与技能的层面。

例如《天上的街市》一课,有的教师讲的时候把重点放在对修辞进行诠释,这就忽略了文章本身真正的内涵,即在军阀混乱时期,诗人希望身处物质和精神双重丰富的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

第三是教师要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怎么让学生经历一个知识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的时候,一定是要基于问题的,在问题当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10)

第四是在教学内容选择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共同构成学习内容。

第五点是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进阶性。以语文学科《小麻雀》为例,本篇文章为五年级学习内容,但实际上学生已经在四年级学过一篇《麻雀》,两篇课文的主旨都在讲母爱,而《小麻雀》则在母爱的基础上增加了家庭教育的内涵,既有母爱又有一个如何看待孩子成长的问题,可以发现同样主旨的课文在人文主题上有深化和进阶的部分。

3、情境创设

2022版义教课标与2019版高中课标都强调了要基于情境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一堂优质课的情境创设,需要符合以下六个标准:

基于生活实际,接近真实情境

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适合学生水平,符合最近发展区要求

引起认知冲突,激发积极思维

能够融入情感,激发内在动机

具有形象性、具体性、探究性可感知性

4、问题提出

思维是基于问题而产生的,因此在创设情境之后我们需要提出问题。我们进行问题的设计的时候往往会涉及到问题串或者是问题链,以及结构化的问题设计。那么在提出问题之后,要留给学生思考时间,也就是候答时间,教师不要提出问题之后马上让学生进行回答,尤其是高认知的问题,是不能不假思索的。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11)

越高认知的问题,越需要思考,越容易让学生大脑真正去开动起来。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关于问题设计,具体有以下六个特征,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的同时进行把握:

问题的设计有思维性挑战性

问题的设计有开放性探索性

问题的设计有准确性适切性

问题的设计有层次性条理性

留足思考时间,给予恰当引导

反馈具有针对性,鼓励自我评价

以《小毛虫》一课问题设计为例,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谁觉得小毛虫可怜”,第二个问题是“小毛虫自己觉得自己可怜吗”,可以看出这两个问题涉及到的是自我认同的问题。

二年级的学生也许会在生活中听到家长常常说起“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比较造成了孩子的焦虑,但实际上每个人的成长速度是不一样的,就像课文中的小毛虫一样。小毛虫面对外界制造的焦虑,选择的是静静等待自己破茧成蝶。

我们要通过问题告诉孩子的,恰恰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我们不需要去跟别人比,有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安静的做自己就可以了,教师通过一个外部的评价问题和一个内部的自我评价问题良好的向学生传递了这种价值观。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12)

5、自主探究

根据问题复杂性的差异,有的问题需要自主探究,而有的问题需要合作探究。不一定所有的问题都要分组,所有的问题都要合作,因此我们还要发挥每一个个体的思维参与度。在进行自主探究时,首先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实施自我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当中要积极思维。

以《跳水》一课为例,本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

我们了解了猴子的表现和水手的笑刺激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孩子一步一步的走向了危险的境地。这个时候,你想救他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用什么办法?

这个问题的主语是“你”,不强调合作,而是将学生代入到本课的情景中去思考问题,发展的就是个体的思维。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13)

6、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基于合作探究的交流,对于合作交流构建的评价标准里有几个观测点:

问题的设计有思维性挑战性

课堂教学氛围和谐,师生关系平等

创设有利于合作互动的教学情境

有适合于合作互动的高认知问题

面向全体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堂组织

教师及时的引导,学生的相互激发

情感互动为基础,达到思维互动

仍旧以《跳水》一课为例,本课中设计的合作交流环节让学生再读全文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有什么依据促使船长在危急关头这样做”,借助“共学单”并选择一种方式记录船长的思维过程。

本问题利用合作探究的模式,是因为使船长在危机过程这样做的因素是多种因素,孤立的个体不一定能够全面进行分析,而当小组进行交流的时候,每个人都能够各抒己见,并进行汇总,它就会比较全面完整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14)

因为每一个小组可能还会有不同的关注点,所以小组和小组之间再进行合作和交流,问题分析就会更加完整,所以教师在后面又设计了学生分组汇报环节,并让学生还原船长的思维过程,同时教师进行针对性点评,及时的引导学生。最后将学生不同的成果与课本中船长的方法进行比较,又发展了学生的比较思维

7、总结反思

在总结反思这个环节,我们需要观测以下四个标准,教师是否符合:

结构合理:便于学生建构合理的学科结构

内容全面:包括知识和方法的总结;既反思探究的过程,也反思探究中的经验教训

引导恰当:基于学生反思能力,立足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完成

针对性强: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给学生探究、总结和反思的方法;注意对对易错点进行总结和反思

例如《跳水》一课中,带有总结反思性的一个问题是“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船长”,这其实是一个全面的评价,也是本文的主旨内容,带有综合思考性质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15)

8、应用迁移

一堂好课的应用迁移不是随便延伸,要注意以下六个标准:

相关性:与所学内容相关

典型性:选择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思维型: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引导性: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实践性:联系实际,突出真实问题情境

全面性:包括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迁移,包括迁移到本学科领域和其他学科领域。

《跳水》一课中,最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迁移应用的环节: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篇文章《鲨鱼》中,他描写了炮手救了两个被鲨鱼袭击的孩子,他的思维过程和船长的思维过程有什么异同呢,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用你喜欢的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炮手的思维过程梳理出来。

可以看出本环节涉及到内容的延伸,将本篇的船长与《鲨鱼》中的炮手进行对比,也涉及到了比较思维,同时还涉及到一种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思维过程,是本学科内设计的比较好的应用迁移环节。

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培训心得(系统解构优质课评价标准)(16)

综上所述,教师要上好一堂优质课,要从基本功开始修炼,积极创新,跳出教学设计的窠臼,注重教学本身的内容;而设计一堂体现思维的优质课,则需要教师们更加关注教学设计的每个细节,将课堂的每个环节与思维型教学理论紧密结合,不断思考与实践,以优质课的标准要求自己,实现教学的专业化成长。

作者 | 严文法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版权说明: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