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种磨损机理之间并不是独立的,严格上来说磨损类型不能明确进行分类,但根据各种表现形式可以简单分成几种常见类型:磨粒(料)磨损、粘着(胶合)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气(侵)蚀磨损和微动磨损,查了一些文献名称有细微的区别,也许是学科间的差异或者是理解上的差异,未打括号的是复旦大学资料中的名称,在《电接触学》中为括号内名称。出于严谨,下面还是会标注英文原词。

磨料磨损与表面疲劳磨损的区别(磨损的宏观与微观表现)(1)

磨料磨损abrasive wear

运动着的硬颗粒使被摩擦件的表面因破损而分离出磨屑或产生划伤的磨损现象。ASTM G 40-83中定义为:硬颗粒或粗糙缝压到固体表面上并使其移动而导致的磨损

机理示意图

磨料磨损与表面疲劳磨损的区别(磨损的宏观与微观表现)(2)

磨料磨损与表面疲劳磨损的区别(磨损的宏观与微观表现)(3)

磨料磨损与表面疲劳磨损的区别(磨损的宏观与微观表现)(4)

微观表现:

磨料磨损与表面疲劳磨损的区别(磨损的宏观与微观表现)(5)

宏观表现:

磨料磨损与表面疲劳磨损的区别(磨损的宏观与微观表现)(6)

粘着磨损adhesive wear:

两个相对运动的接触部件,由于分子间吸引力作用,产生固相的局部“冷焊”或粘接,使材料从一表面转移至另一表面引起的磨损。粘着磨损的极限形式被称为擦伤磨损或刮伤磨损,“冷焊”通常会产生材料转移和更大的摩擦力。打比方说,钢转移到青铜表面、青铜转移到聚合物表面,这种材料转移会使被转移的硬颗粒镶嵌在软材料中而作为磨粒存在,擦伤基体材料。目前一般都认为粘着磨损与其他他磨损同时发生。

机理示意图:

磨料磨损与表面疲劳磨损的区别(磨损的宏观与微观表现)(7)

微观表现:

磨料磨损与表面疲劳磨损的区别(磨损的宏观与微观表现)(8)

对这两种磨损类型有预防措施:

1、改善表面硬度与韧性的匹配性(选 材);

2、减少磨粒数量,减少表面粗糙度(加工);

3、减低表面的摩擦力,减小接触正压力(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