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双全的迟浩田将军,在1988年全军恢复军衔制时,和洪学智刘华清等人一起被授上将。很多人比较关心,1955年全军第一次大授衔的时候,迟浩田被授什么军衔呢?

在评定军衔的时候,迟浩田自我估量,上报了大尉军衔。当时的军衔总共分为将校尉三级,尉是最低的一级。可是,组织上却没有批准迟浩田的大尉军衔,这是为什么呢?

迟浩田被授什么军衔(迟浩田被授什么军衔)(1)

(迟浩田结婚时的照片)

迟浩田是山东招远人,出生于1929年,到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他年仅26岁,按照现在的话来说,还是一个大小伙子。可是他已经有着10年的军龄和将近10年的党龄了。

迟浩田是1945年参军,他是一个好苗子,参军第二年,也就是1946年就光荣入党了。非常幸运的是,迟浩田一开始就被分到了胶东第十三团,那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而又很王牌的主力团。

聂凤智当过这个团的团长。那也是后来的济南第一团。迟浩田被分到连部当指导员,第一次参加战斗,他就非常勇敢地跳下城墙,机智地俘虏了3名国民党兵,这是他战场生涯的漂亮开始。

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迟浩田又俘虏了5名国民党兵,创造了他们连队俘虏敌人的最高纪录。迟浩田被评为战斗模范,从那个时候起,他就成了所在部队的标兵,一路立功。

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迟浩田带着2名炊事员,不放一枪一弹,居然俘虏了100多名国民党兵,不久调任营部书记。在随后的孟良崮战役中,迟浩田被炸伤,一块弹片切入了他的左眼角。

迟浩田被授什么军衔(迟浩田被授什么军衔)(2)

(迟浩田重游孟良崮故地)

现在我们知道,东西扎进身体内,千万不敢随意拔出来,要请专业的人来拔,否则会血流如注,重者有可能丧命。可当时的迟浩田年轻啊,也有一股冲劲,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是自己把弹片拔了出来,顿时血流如注。

卫生员赶紧过来包扎,然后迟浩田又继续战斗了。孟良崮战役胜利了,迟浩田也昏倒在地。在医院的时候,医生责备他说,千万不要自己拔弹片,万一血流光就完了。为了胜利,打仗不要命,这就是迟浩田。

在后来的一场大战中,迟浩田再次身负重伤,命悬一线,是沂蒙大嫂用乳汁加上小米汤救活了他,给了他第二次生命。1949年,第27军改编成立,聂凤智担任军长,迟浩田是主力连的政治指导员。

那时候他年仅20岁。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迟浩田又创造了一个天大的奇迹,他深入虎穴,3个人居然俘虏了国民党1000多个敌人,还抓了一位副师长,荣立了二等功。

1950年,迟浩田升任营级副教导员,并获得了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的荣誉称号。然后迟浩田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升任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到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迟浩田升任235团政治处主任。

迟浩田被授什么军衔(迟浩田被授什么军衔)(3)

(迟浩田和刘华清看望聂凤智)

那么,迟浩田自报大尉,为何没有通过呢?根据当时的授衔条例来说,正营和副营级一般可以授大尉,副团和准团级一般可以授少校。按照这个标准,迟浩田已经是团政治处主任了。

自报大尉,显然是他谦虚了。迟浩田应该被评为校官。再加上,迟浩田戎马十年,多次负伤,多次立功,尤其是还立过一等功,多次在战场上创造他自己的传奇,是第27军的模范,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所以组织上经过考虑,决定授予他少校军衔,这并算不是破格拔高,而是正常授衔。迟浩田是第27军所定39名少校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位。

举行授衔仪式的时候,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萧望东中将看着迟浩田胸前金闪闪的荣誉勋章,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小迟,你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要好好干啊!

迟浩田没有辜负首长们的期望,他后来的成就不但超过了军长聂凤智,也超过了军区政治部主任萧望东,甚至超过了他的老首长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因为迟浩田后来不但当了国防部长、总参谋长,还是军委副主席,1988年的上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