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保卫战是关乎元末局势的关键一战,此战朱文正率领2万守城部队对战陈友谅60万大军,死扛85天,最终改变了元末局势。胜利的天平从陈友谅一方逐渐倾斜到朱元璋这里。经此一战,朱元璋顺利登上帝位,开创了大明盛世。

那么陈友谅到底在洪都之战做了什么,让60万优势兵力,没能拿下只有2万守军的洪都城呢?同时,为什么说洪都之战这么关键,改变了元末局势呢?今天,我们走进洪都之战,看看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1)

局势明朗,安丰被围住

元末时期,由于元廷苛政弊民,人民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无奈各地农民纷纷拿起武器,抗击元朝。在这个阶段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其中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都是当中的翘楚。

随着战局扩大,元廷抵挡不住起义军,元末呈现三足分立的情况。在这个背景下,朱元璋实则是最尴尬的一个,因为他的地盘挨着陈友谅,他整个被张士诚、陈友谅夹在了中间,稍有不慎就会被陈友谅吃掉。

陈友谅称帝后,很快就对朱元璋下了手,不过可惜的是,龙湾一战,陈友谅的船只由于退潮全部搁浅,惨败于朱元璋。于是,陈友谅对朱元璋就有了忌惮之心,非常想将朱元璋彻底打败,扫清他称霸天下的梦想。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2)

虽然龙湾一战陈友谅大败,但实际上他的根基未损,毕竟当时陈友谅占据大半江山,他还有机会。龙湾惨败后,陈友谅再度召集大军,在张士诚攻打安丰之时,举全国之力60万大军杀向应天。

此时,朱元璋心理也犯了嘀咕,安丰被围、陈友谅出兵,朱元璋必定要陷入两线作战。换句话说,如果去解救安丰,虽然可以救下小明王,但是一旦应天没了,自己的根基也就被彻底被摧毁。

这样来想的话,小明王只是一个傀儡罢了,为了他丢了老家确实是笔亏本的买卖。就连青田先生刘伯温就曾表示过这样的担忧,认为不能丢了应天。但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在听到刘伯温的谏言后,迅速拿定了主意,那就是必须解救安丰。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3)

此时的朱元璋实则已经想明白了,陈友谅想要直取应天并不容易,自己在洪都还有两万部队,朱元璋断定陈友谅用兵谨慎,不敢讲腹背暴露给洪都。所以,只要洪都不丢,应天大可高枕无忧。

朱元璋决定,朱文正率领的2万精锐死守洪都100天,他带领大部队救援安丰。在解救安丰后,他就会带领援兵返回,解救洪都。朱元璋临走前曾对朱文正这么说:“洪都你只要守住100天,你就是功臣,如果守不住100天,你就是罪臣”。

朱文正也是有血性的汉子,立马对朱元璋说:“侄子当与洪都城共存亡。”朱文正确实没有食言,在接到朱元璋的命令后,立刻就洪都城进行了部署,并且招集全军,对大家说:“如果洪都城破,自己当以死殉国”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4)

要知道在这群将士眼中,朱文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但在这生死存亡之时,朱文正的血性感染了每一位守城将士。此时,洪都城内士气大振,大家纷纷准备防守器具,严阵以待。

朱元璋离开应天解救安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陈友谅耳朵里。陈友谅此时认为攻打洪都的时机到了,于是让60万部队攻城,洪都保卫战就此打响。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5)

战况激烈,损失惨重

龙凤九年二月,张士诚围攻安丰,朱元璋带兵营救小明王,成功将小明王带出。陈友谅得知朱元璋援救安丰,举全国之力进攻应天。根据文史记载,陈友谅的船队舰高数丈,外饰以丹漆,上下三级,级置走马棚,下设板房为蔽,置檐数十其中,上下人语不相闻,箱皆裹以铁。

这种巨舰陈友谅多达数百艘,就这样浩浩荡荡地杀向应天。陈友谅此举非常明显,决心毕其功于一役。但可惜的是,这个人虽然是一代枭雄,但是他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喜欢猜忌,在进攻应天之前,他需要先解决洪都这个后顾之忧。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6)

为什么说洪都是后顾之忧,从地图上来看,洪都位于应天之前,是应天屏障。陈友谅虽然可以绕过洪都直取应天,但他害怕,如果他在进攻应天时,洪都和朱元璋同时回援,会打得比较艰苦。

再加上洪都与陈友谅之间有一段溯源,同时自己60多万部队,打洪都2万人,咋都能打得过。于是陈友谅并没有直取应天,而是选择先拿下洪都。可惜的是,他这一决策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大错特错。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7)

朱元璋猜透了陈友谅的意图,所以,在洪都之中留下了足以大军吃两年的粮草。对于守城部队来说,断水断粮才是最可怕的事。毕竟古代攻城战中,防御一方相对更加沾光,只要不断水断粮,根本不怕打防御战。

龙凤九年四月,陈友谅大军兵临洪都城下。陈友谅在观察过后,决定先攻击洪都抚州门,抚州门守将邓俞艰苦死守,但奈何陈友谅部攻击过于犀利,舰艇本就高大,战舰投石机快速将抚州门撕开了一道缺口。

邓俞毕竟不是泛泛之辈,立刻叫了一队火铳兵,在城墙头疯狂射击登城部队。在火铳的火力覆盖下,登城部队损失惨重,邓俞加紧抢修缺口。朱文正得知抚州门战事吃紧,带着2000预备兵火速赶往战场。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8)

战斗整整持续一整天,陈友谅死活拿不下抚州门,无奈只能退兵。朱文正看到陈友谅部退兵,加速修筑防线,陈友谅干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进攻一天才打开的缺口,就这样一点点被明军修复好。

陈友谅想了一夜,既然抚州门这么难打,那就换个地方打,毕竟明军只有2万人,洪都九门总有一个防御缺口。陈友谅当即下令,第二天攻打新城门、章江门,但抚州门才仅仅是一道开胃小菜,新城门才是陈友谅真正的噩梦。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9)

死战不退,坚守85天

抚州门如果说是一场矛与盾的较量,那么新城门战斗就是矛与矛的较量。新城门守将名叫薛显,此人和洪都保卫战中其他武将有所不同。薛显此人不喜欢防守,在他的眼睛里只有进攻,新城门一战正式将他的进攻实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友谅在抚州门吃了瘪,第二天就转手进攻新城门,在实战交锋中,新城门的守军实实在在给陈友谅上了一课。陈友谅由于非常急切地要拿下洪都,在进攻过程中基本没有设置什么防御措施。

薛显此人擅长进攻,他在城门楼子上看的可是清清楚楚,面对如此大的破绽,薛显果断出击。他在敌人进攻期间,召集骑兵,打开城门就冲杀过去,陈友谅部本以为明军回龟缩城内,就没做任何准备。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10)

没有防御措施、没有心理准备,薛显带兵掩杀出去,陈友谅措手不及,大败于新城门下。陈友谅部的进攻锋芒再次受挫,陈友谅心急如焚。既然新城门的薛显也是块难啃的骨头,那就走章江门。

章江门是洪都城内唯一一个水门,当年朱元璋在修建洪都城时,虽然城市整体向后移动,但由于洪都临水,还是将章江门这个水门保留了下来。陈友谅渔夫出身,非常喜欢打水战,在他心里,章江门是十拿九稳的。

但可惜的是,本来新城门受挫转打章江门就是想避开薛显。但是当陈友谅来到章江门时彻底傻了眼,这次守章江门的,还是薛显。不过也确实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在攻城过程中,明军损失相对也很严重,将领不足,只能轮换着来守城门。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11)

这次跟薛显打水战,陈友谅明显底气更足,主要原因是,薛显虽然陆战厉害,但是他不会水战,更不懂水战防御。陈友谅部驾驶船只头顶盾牌逐渐必进章江门,行动非常顺利,这让陈友谅也认为,选择章江门来进攻真的太明智了,只要能斩断落锁,章江门立刻就成为突破口,洪都也尽在掌握。

不过薛显虽然不懂水战,防御战也不精通,但是他非常聪明。薛显虽然放任汉军来到跟前,正是因为水闸后有一队长矛兵严阵以待。他们手持长矛,等到汉军逼近时突然刺出,汉军先锋部队顿时人仰马翻。

后队一看汉军要跟他们在水闸前对战,那么咱也拿长矛,大家对捅。但是,当他们拿到长矛来到跟前来发现,他们的长矛根本够不住明军。明军用的全部都是加长的长矛,他们只能在水闸前白白牺牲。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12)

这一道长矛防线,整个将汉军的船只顶出去三五米开外。与此同时,城门楼上的守军已经将守城器械准备完毕,石头、箭矢等一股脑地丢向了汉军船只,汉军狼狈逃窜。就这样,汉军把洪都九门挨个打了一个遍,那个城门都没攻进去,士气遭受重大打击。

汉军如此犀利的攻击下,明军也伤亡惨重,但此时与朱元璋约定的100天还有些时日,为了拖延时间,朱文正想了一招极妙的计策-假投降。汉军连日的攻城,损失也很严重,此时听到朱文正归降,陈友谅虽然猜忌,但心中还是高兴的。

于是给朱文正收拾残军的时间,双方约定好了投降的日子。到了约定投降的日子,陈友谅来到洪都城下,城门虽立起汉军大旗,但却迟迟不开城门。陈友谅派人来问,朱文正回到:“自己需要一些准备时间以表诚意”。陈友谅此时就感觉事情不对,但依旧抱着朱文正能投降的念头,就决定再等等,反正不急于这一点时间。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13)

就这样到了晚上,朱文正还是不开城门投降,陈友谅这才知道自己被耍了。朱文正就这样又拖了一些时间。双方又开始长达数日的攻守拉锯战,明军虽伤亡惨重,但依旧屹立不倒,最终坚守了85日,拖到了朱元璋来援。

那么为什么朱元璋花费了85天才赶来救援,难道安丰的战事如此吃紧吗?实则不然,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在谋划陈友谅的末路了。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14)

兵败身死,称霸天下

刚刚我们提到过,朱元璋之所以只在洪都安放了2万人马,主要是因为大部队需要解救安丰。因为只要解救了安丰,他就能胁迫小明王,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作用。事实上,安丰之战打得是非常快的,仅仅就过去十多天,可以说安丰之战几乎没有浪费朱元璋太多时间。

除此之外,安丰距离洪都也不过1600多里地,根据明军运输算力,船只24小时不间断航行,不过也就两三天就到了。所以说,朱元璋其实早就到了洪都附近,但却一直没有与陈友谅交锋,最大的可能就是朱元璋在积蓄力量。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15)

朱元璋要用洪都一城,换取全国最大的胜利。在此期间,朱元璋已经开始为鄱阳湖大战做充足准备,同时他要看看,陈友谅的部队到底有多少锐气。古代打仗毕竟讲究士气,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陈友谅大军60万攻打洪都2万人几十天,士气完全被明军摧毁。朱文正此时也是强弩之末,但是他掩护千户从汉军手中突围,为朱元璋报了信。信中这样说道:“陈友谅久攻不下,士气大减。”朱元璋在得到千户张子明的汇报后,让朱文正在坚守一个月,他带领大军随后就到。

张子明回洪都路上被捕,被押解至洪都城下。张子明在洪都城下大喊:“大军且至,但固守待援。”随后被汉军诛杀。就这样,朱文正继续死守待援,汉军锐气全然丢失,此时朱元璋这才觉得时机到了。随后,朱元璋率领大军赶赴战场,陈友谅看朱元璋带兵来袭,只能被迫放弃洪都,转身与朱元璋在鄱阳湖一决高下。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16)

鄱阳湖大战前,虽然已经削弱陈友谅之锐气,但陈友谅大军根基并未摧毁。朱元璋的船只矮小,陈友谅的船只高大,从这一点上,朱元璋就吃了大亏。但是朱元璋如同上天眷顾,在鄱阳湖大战第四天,刮起了东北风。

朱元璋利用火攻,火烧陈友谅船只,陈友谅大败,随后朱元璋封锁湖口,陈友谅彻底被封死在鄱阳湖内。随着时间推移,陈友谅大军粮草枯竭,只能被迫突围,陈友谅在指挥作战中被常遇春一箭射穿头颅,不治身亡。

最终,陈友谅兵败鄱阳湖,主帅已死,部队兵败如山倒,最终朱元璋获得了胜利。朱元璋结局了陈友谅后,元末格局基本确定,张士诚根本就不是朱元璋的对手。最终,朱元璋笑到了最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朱文正守的洪都城(改变元末局势一战)(17)

结语

朱元璋利用洪都,彻底拖死了陈友谅,改变了元末格局。虽然洪都听起来是朱元璋手中的棋子,可以随意抛弃,但事实上,朱元璋此举实属无奈。毕竟朱元璋当时的实力弱于陈友谅,哪怕是士气大跌的败军,朱元璋在鄱阳湖一战打的依旧艰辛。

可以说没有洪都保卫战,朱元璋想要夺得天下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起战争,加速了中国历史的推进。从这一点上来说,洪都保卫战中的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洪都保卫战成为了足以改变元末历史的事件,更是成为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中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