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国·辽宁日报

“我们公司是专业定做非标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大,但由于公司知名度还不高,只能挨家挨户联系潜在客户,费时费力效率还不高,现在区里为我们提供了与周边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不仅拓宽了市场,更有利于我们抱团形成组合,降本增效。”坐落在营口市老边区的佳友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再刚告诉记者。

营口沿海基地构建长效服务机制(营口老边区以12个共享)(1)

“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 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启动以来,老边区迅速选派144名干部“一对一”“面对面”帮扶企业,通过为企业搭建沟通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推动优势互补,为企业融合发展注入“粘合剂”。老边区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协调引导作用,通过选派干部定期摸排企业“需求清单”“资源清单”,举办企业近采近销对接会议,力争实现“12个共享”,即共享厂房场地、共享设备、共享人才人力、共享供应链、共享市场、共享销售渠道、共享资质、共享品牌、共享场景、共享政策、共享人脉和共享创意,通过强化聚合反应,让企业大幅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让存量资源产出更多增量价值,让单一企业的优势转化为区域共享的优势,让区域抱团发展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实现1 1>2的化学反应。辽宁营源泵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文杰深有感触地说:“之前,我们公司对周边企业的情况不太了解,曾经为了一个材料,跨省去采购,运费没少花不说,价格也很高,但其实,本地就有这样的供应商。现在区委、政府提出并组织实施‘12个共享’,未来我们会和周边的企业建立起更加紧密、更加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提升企业竞争力。”

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加速发展注入“催化剂”。老边区发布了惠企政策云端服务指南,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财政税费、金融信贷、生产经营、产业扶持等7类149项惠企政策,由选派干部定期协助企业准备申报材料。建立了问题收集、解决、反馈闭环管理、分级分类快速处理机制,小问题选派干部现场“马上办”、中等问题部门协调“快速办”、复杂问题区级领导跟踪督导“提级办”,力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针对一些企业融资困难、生产成本高、品牌知名度较低的问题,专班下设银企对接组、近采近销组、宣传赋能组,为企业集中把脉开方,不断打通堵点,催化释放企业潜能,推动企业加速发展。目前,已举办近采近销对接会13次,参与企业家累计140余人次,辽宁颐家云仓物流管理有限公司和辽宁奥达制药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供应链销售链已完成对接。

领导干部集体亮身份,为企业平稳发展注入“稳定剂”。老边区向服务企业公开各个产业链的包保区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一把手”微信二维码,使一个干部进企业,变成一批干部进企业,企业家可随时通过微信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回好了,以后有啥难事就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对口的干部,这样真诚的态度,让我坚定了带领公司在老边发展的信心。”张再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