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春秋素有"礼崩乐坏"之称,这可以在"周之子孙日失其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室微而礼乐废"中看出来,产生"礼崩乐坏"的根本原因是原本由周天子掌控的政权旁落于春秋五霸各大诸侯国手中,周天子成为了一傀儡,实力强劲的春秋五霸不敢直接推翻周天子,怕群起而攻之,便打着为周天子行事的美名,做着实际上的霸主,号令诸侯。

于是各种"无礼"的现象层出不穷,有三家分晋,晋国的臣子抢夺晋国的君王之位这样臣子杀君王的例子,也有楚成王弑杀兄长即位,之后因王位之争被自己的儿子熊商臣杀掉这样儿弑父的例子,正如孔子所说这是一个"天下无道"动荡时期。

但春秋时期的"无礼"是相对于西周时期形成的以周王室为正宗的政治而言的,随着政治形势的改变,那么为了适应这个动荡时局的"礼"也会进行相应的改变。特别是对于春秋五霸而言,战争只是强取豪夺的低级手段,礼才是真正能争取人心,让小的诸侯国甘心臣服的重要手段,所以越是霸主越会懂礼,用礼,春秋时期的战争礼就是一个体现,比如说战争出师需有名,不鼓不成列,不得随意伤害君王,本文着重探讨春秋之礼对春秋战争的影响。

周朝 礼乐(周室微而礼乐废)(1)

春秋五霸图

虽"礼崩乐坏",春秋时期仍然尊礼

春秋时期的"礼"虽说相对于西周的礼发生了形式上的改变,即是支配权由天子变为霸主,但也不能说春秋时期"无礼",春秋时期的礼与西周时期的礼其实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少些许的改变。

关于"礼崩乐坏"之说,是因为春秋时期确实出现了很多违礼事件,涉及到礼的方方面面,论语一书中曾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因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但他却用八佾,所以孔子才发出"孰不可忍"的愤怒感叹。

左传记载"齐侯来献戎捷",齐桓公北伐胜利后将一批俘虏作为礼物献给了鲁庄公,这也属于"非礼"事件,左传也曾说明原因"齐侯来献戎捷,非礼也。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诸侯不相遗俘",意思就是说诸侯凡有平定夷狄之功,都只能向周王室献俘请功,诸侯之间不能互相赠送俘虏。

以上可以看出违礼事件都是周天子地位衰弱所导致的,诸侯们会常常会僭越天子之礼来炫耀和提高自己的地位,因为礼是权利和地址的象征,而周天子的权利几乎是名存实亡,比如按照礼制,诸侯需得向周天子献贡,朝聘等,但是自从诸侯势力增大,这些礼制诸侯很少会去遵守,甚至出现了"射王中箭"这样危害周天子的事件,完全诠释了孟子所说的"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周朝 礼乐(周室微而礼乐废)(2)

射王中箭

这些都会让大家有"礼崩乐坏"的印象,但是从反面也可论证春秋尤其重礼之说,只是春秋时期的礼与西周之礼不同,政治形势发生了改变,礼制自然也会有所改变,大家对此改变有些不理解或者不认同罢了。

春秋时期的霸主们尤其重视礼节,因为他们知道礼帮助他们统治国家,巩固地位以及带来人心。比如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在651年会盟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赐座,特意免去下拜的礼节,齐桓公却以"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虽下拜,登受"不顾年老完成了礼节。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后对周襄王行献俘之礼,周襄王则举行享礼策命晋文公侯伯,不想晋文公辞让了三次才接受王命,并且三次朝见了周襄王。

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受策以出。出入三觐。-左传


周朝 礼乐(周室微而礼乐废)(3)

葵丘会盟图

春秋时期的战争礼

一、战前之礼-需师出有名

春秋时期打仗都得有个由头,就好比我们跟别人吵架得有个理由一样,不能师出无名,那时的战争有代天罚罪的说法,能够代天罚罪的当然是最高权威者,先是周天子,周天子衰弱后变成诸侯,最后变成"自大夫出"。

所以在攻打其他国家之前得告知所有诸侯国出师的理由,给对方下战书,告知开战的地点以及时间。以下左传中就有强调,如果军队进攻,要擂鼓鸣钟就称为讨伐;如果军队进攻,没有擂鼓鸣钟就成为侵略;如果军队进攻,擂鼓鸣钟的声势比较小,就称为袭击,所以讨伐之前,需得鸣钟击鼓,大声说出对方的罪过,才是师出有名之礼。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历史上有很多以"无礼"之名引发的战争,晋国讨伐郑国是因为郑国曾在城濮之战中协助楚国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因为国内之乱曾逃亡到郑国,郑国待其不礼,所以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在城濮之战两年后以"无礼"之名联合秦国讨伐郑国。

周朝 礼乐(周室微而礼乐废)(4)

城濮之战图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左传

郑庄公在弟弟共叔段之乱中,对"礼"的运用也是出神入化,表面上他秉着对母亲孝顺,对弟弟友好的态度,对他们言听计从,实则早已知晓他们的狼子野心,等待他们露出马脚。因为郑庄公知道不能无故惩罚母亲和弟弟,否则就是 "师出无名",必然会遭受大臣的反对和百姓们的唾弃,那么自己的君主权威必将动摇,进入万劫不复之地。

所以郑庄公一直耐心等待,暗中监视,终于弟弟共叔段被郑庄公"言听计从"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变得狂妄大胆,并且开始招兵买马准备攻城,在知晓共叔段的进攻日期后,郑庄公知道"师出有名"的时间到了,便命令大将率兵伐京,最终以共叔段兵败逃亡告终。

在这场战役中,郑庄公就是等待一个时机,让共叔段做出不仁不孝不忠的举措,然后才能以正义之名大义灭亲,简直是老谋深算。

周朝 礼乐(周室微而礼乐废)(5)

郑庄公图

二、战时之礼-不鼓不成列

春秋时的战争,交战的双方约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对战,双方需得等对方集结完毕,并且摆好阵势后才能展开拼杀,否者会被认为是不义,不礼之举。

大家都知道宋襄公因为不攻击渡河中和还未成列的楚军,导致全军大败,大臣们都责怪宋襄公,宋襄公却说出了以下的一段话,是当时春秋传统的战争礼特点,意思是君子在战场上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胡子花白的人,也不进攻没有摆好阵列的敌人。

"公伤股,门宫歼焉",国人责怪宋襄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顾不成列"-左传

虽然宋襄公的说辞遭到后人的嘲笑和批评,认为他太过仁慈迂腐,不了解战争的本性,但是如果在春秋时特定的礼仪背景下来讲,宋襄公的行为和观念是正常并且不值得奇怪的。

周朝 礼乐(周室微而礼乐废)(6)

泓水之战图

僖公三十三年,晋侵蔡,楚子上救之。。。。。。子上欲答应晋军所请,渡河而战。大孙伯曰:"不可,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悔改何及,不如纾之。"-左传

从这里亦可看出,春秋时是不提倡攻击正在渡河里的敌人的,不然不会等到敌人过了河再作战,所以在此背景下晋阳子才会提出让楚人渡河而战的建议,不然就有些不合情理了。

又,文公十二年,秦晋战于何曲。。。。晋臾骈看出秦军阵脚已乱,指出:"秦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薄诸河,必败之。"主张渡河夜袭,但胥甲、赵穿极力反对,"当军门而呼曰: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于险,无勇也"-左传

秦晋两军相持不下,就打算撤兵,但是秦军回国必须要渡过黄河,如果晋军在秦军渡河时发起攻击,那么秦军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所以秦军就假意向晋军下了明天再战的战书,但是不料秦康公的计谋被臾骈识破了,臾骈建议趁着他们渡河,消灭他们,但是赵穿极力反对认为"死伤的人还未收拾就抛弃他们不管,是不道德的,没到约定的时间就去攻打别人,也会是胆怯的行为"。

周朝 礼乐(周室微而礼乐废)(7)

秦晋崤之战图

综上,不攻击渡河的敌军,不鼓不成列,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战争都是力求公平的,不愿意趁人之危,这也是当时战争之礼的一个突出特点。

三、战争尊君礼-不得随意伤害国君

国君是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代表,无论何时都应该被尊重,也不能加以伤害,战场上也是如此。因为春秋时期尤其注重等级尊卑,这也是当时社会形态的显著特点。比如在繻葛大战中,"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祝聃射中周桓王后,要乘胜追击,但是庄公说"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 就是说君子不要欺人太甚,尤其对方还是天子,更要加以敬重,只要能救自己,国家免于危亡,这也就足够了。之后郑庄公还派人去慰问周恒王,"劳王,且问左右",可见对君王的尊重和礼节。

周朝 礼乐(周室微而礼乐废)(8)

繻葛大战图

鄢陵之战时,晋楚国正是敌对双方,况且之前晋楚邲之战,晋国大败于楚,晋国势必恨极了楚国,想赢回一局。但是鄢陵之战时,晋国将领郤至多次和楚共王相遇,不但没有做出报复之事,反而他每次见到楚共王,都脱下头盔,趋避到一边,以表示对楚共王的恭敬。

"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左传

还有一次,晋国的韩厥追赶郑成公,他的车夫问是否要追上去,韩厥说不再次羞辱国君,于是停止追赶。郤至追赶郑成公,他的手下茀翰胡说追赶郑成公的马车然后俘虏他,郤至说伤害国君要受到刑罚,也停止了追赶。可见当时的两军对战不是以你死我伤为目的,战争也讲究一个礼字,这样的战争平和,宽容,不急功近利,无怪在当时是被极为称颂的,战争也得讲礼嘛。

周朝 礼乐(周室微而礼乐废)(9)

鄢陵之战图

晋韩厥从郑伯,其御杜溷罗曰:「速从之!其御屡顾,不在马,可及也。」韩厥曰:「不可以再辱国君。」乃止。郤至从郑伯,其右茀翰胡曰:「谍辂之,余从之乘而俘以下。」郤至曰:「伤国君有刑。」亦止。-左传

结论

孔子说过"不学礼,不知礼,则无以立足于世",孟僖子也云"无礼,无以立",说明礼之一字很重要,是人类立足人世之根本,而春秋时期的礼学是"礼仪之大宗",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只是针对于周天子不再是权威的中心而说,但是就春秋整个时期来说礼之一字在各个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中着重描写的战争之礼就是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