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建议高考生读大学要去大城市,因为去大城市意味着会接触到更多的人,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开阔的眼界,更广阔的工作前景等。

之前俞敏洪的话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而此次这个观点却得到了极大多数人们的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得不承认大城市的教育环境更是得天独厚。

俞敏洪说高考失败经历(俞敏洪建议读大学去大城市)(1)

而且这种差距不是到大学才能显露出来,而是在小学就已经注定了——特别是这场疫情,更让人们见证了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小徐老师所在地在两省的城乡结合处,这个三线小城市的学校和临省乡镇学校仅一公里之远,然而,疫情期间,小城市的教育水平和教育优势显现的尤其明显:

一、城市家长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年级老师开直播,要求家中必须有监护人看管,帮孩子学习操作,城市的家长就能做到,而乡村孩子的家长大多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和孩子又不会操作,教学活动举步维艰。

2、城市家长愿意无条件配合老师辅导孩子作业,打卡作业,乡村孩子的监护人面对老师要求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要求会大加抵触,认为是老师不负责任,因此网课效果收效甚微。

3、疫情期间,老师要求学生打印或准备的学习资料,城市家长会及时给孩子打印或购买,而乡村老师连敢说让家长为孩子准备学习资料的话也不敢说,因为怕被告乱收费。

3、城市孩子如果功课落后,老师会质问家长的监管不力,乡村孩子如果功课落后,家长会质问老师教学不利。

俞敏洪说高考失败经历(俞敏洪建议读大学去大城市)(2)

二、城市孩子和乡村孩子所学内容差距也在拉大。

城市孩子确实能做到开全课程,从小学起,城市孩子除主科语、数、外,科学、品德、美术、音乐、体育、书法、计算机等各科都有专职老师进行授课,因此孩子所接触的内容广,视野开阔。

反观乡村孩子,除了上语文、数学和蹩脚的英语,其它各科全都是摆设,再加上孩子读课外书也少,其教育差距只能不断加大。

俞敏洪说高考失败经历(俞敏洪建议读大学去大城市)(3)

这两天,小徐老师在北京的朋友给我传了几份他家三年级孩子参加北京线上期末考试的试题,小徐老师看后,不仅感慨:大城市教育逐渐向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性,创新性,思辨性上靠拢,不断向推行素质教育及评价上靠拢,而农村教育却只能停留在以题海战术为主的应试教育之上。

一、数学考试形式的变化

如下图所示,数学线上期末考试有一题,给出四幅图

第一幅图涉及地球自转和公转和月亮公转一圈与时间的关系;

第二幅图给出一个三室两厅房屋的平面尺寸图;

第三幅图给出的是一张有九处处所的实景图;

第四幅图则画了一幅两个小朋友拿钱去买雪糕,而雪糕价钱已给出的图。

问题是让学生们根据四幅图片,每幅图片设计两道问题,并自行解答(问题涉及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

俞敏洪说高考失败经历(俞敏洪建议读大学去大城市)(4)

这种形式的考试图也只能是在大城市才会出现,小乡镇学校大多中规中矩的考个计算和应用题,如果考这类题,不知有多少学生无所适从。

二、语文考试内容的突破

语文考试内容也很新颖,完全突破了以”答题“为主的考试形成,而是以“读和说”来代替“写”,这极有利的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积累诗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俞敏洪说高考失败经历(俞敏洪建议读大学去大城市)(5)

三、科学考试集动手、思考及表达为一体。

如果说数学、语文考试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已让大家赞叹不已,那么科学考试上的创新就更让人佩服。如下图所示:

题目涉及三个活动,三选一:1、设计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手抄报;

2、设计并完成一个科学小实验,写出实验过程,并录视频上交;

3、结合生活和所学,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俞敏洪说高考失败经历(俞敏洪建议读大学去大城市)(6)

像这样的科学考试试题,别说让乡村孩子们来做一做,相信他们连想都想不到,三年级的孩子就要面对这样的考试题目了。

总之,看了疫情期间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差距,再看看北京小学三年级的期末考试题,我们不得不慨叹:到大城市去,接受好的教育,这才是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