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正文之前先说一个文体知识——“章回体小说” 。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之一。何谓章回体呢?就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每回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每回开头以“话说”、“且说”等起叙,每回末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之类的收束语,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

水浒传带你了解(细读水浒传之鲁达传一一)(1)


今天讲的话题就与“回目”有关。既然回目能概括每一章回的内容,我们在阅读时还是有必要去关注一下。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作者施耐庵在拟写回目时最喜欢用的动词就是“闹”,更多地用为“大闹”。我统计了一下,百回本回目有十四回,取用了“闹”字,其中九回为“大闹”,只有二十二回、二十四回“闹”不是来写英雄所为的。如下:

第2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4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5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8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22回: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24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茶肆

第30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33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34回:镇三山大闹青州道,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37回:没遮拦追赶及时雨,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第46回:病关索大闹翠屏山,拚命三火烧祝家庄 第59回:吴用赚金铃吊挂,宋江西岳华山

第61回:吴用智赚玉麒麟,张顺夜金沙渡 第72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东京

水浒传带你了解(细读水浒传之鲁达传一一)(2)

花和尚大闹五台山


一个鲁达的传,作者共花了八回文字,有四回与其他英雄合传,可见他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之一。以上所列回目,有三回是写鲁达的: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看来最喜“大闹”的英雄即为鲁达。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作者喜用“闹”来写鲁达?

第一、为什么喜用“闹”字来写鲁达?这倒是让我想起宋祈的词《玉楼春》中的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的评价用到这里也十分恰当。施耐庵用三个“闹”来概述鲁提辖的三件事,也是“境界”全出:

一是把鲁达所为之事的声势渲染到位。你似乎听得一声路见不平发出的怒吼,你也似乎听见一阵如暴雨般的拳头砸下来的声音,你也似乎看见他如风像火的身影……除了“闹”字,何字能画出其情其景呢?

二是鲁达为人之侠义豪情跃然纸上。不受清规戒律束缚,恣意喝酒,恣意吃肉,恣意酒后生事,写尽一个表面“凶顽”、与世俗教条格格不入的形象,于是大闹五台山。见不得弱女子被强盗掳掠,钻入洞房,冒充新娘,痛打小霸王,于是大闹桃花村;一路护送林冲,暗中保护,朋友即将被暗算,一禅杖飞将过来,于是有大闹野猪林。就是为了匡扶正义,看不惯倚强凌弱之事,什么“杀人不眨眼魔君”,什么“高太尉”,统统不在眼里……除了“闹”字,何字能把鲁达为救他人不顾一切的刚直心肠写透?

水浒传带你了解(细读水浒传之鲁达传一一)(3)

大闹桃花村


小说要好看,三处“闹”又如何写出不一样的?且看精彩片段:

第一处:大闹五台山

一闹:监寺听得门子报说,叫起老郎火工、直厅轿夫,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棒,从西廊下抢出来,却好迎着智深。智深望见,大吼了一声,却似嘴边起个霹雳,大踏步抢入来。众人初时不知他是军官出身,次后见他行得凶了,慌忙都退入藏殿里去,便把亮槅关上。智深抢入阶来,一拳一脚,打开亮槅,三二十人都赶得没路,夺条棒,从藏殿里打将出来。

二闹:智深一味地打将出来,大半禅客都躲出廊下来。监寺、都寺,不与长老说知,叫起一班职事僧人,点起老郎、火工、道人、直厅、轿夫,约有一二百人,都执杖叉棍棒,尽使手巾盘头,一齐打入僧堂来。智深见了,大吼一声,别无器械,抢入僧堂里,佛面前推翻供桌,撧两条桌脚,从堂里打将出来。……当时鲁智深轮两条桌脚,打将出来,众多僧行见他来得凶了,都拖了棒,退到廊下。智深两条桌脚,着地卷将来,众僧早两下合拢来。智深大怒,指东打西,指南打北,只饶了两头的。当时智深直打到法堂下,只见长老喝道:“智深不得无礼,众僧也休动手。”两边众人,被打伤了数十个,见长老来,各自退去。

第一处“大闹”,是类似于《西游记》“大闹天宫”,更侧重于场景的描画,突出一个“声势”。不仅写智深的“闹”,还写了寺庙中众人的表现。如"一闹"有监寺、门子、老郎火工、直厅轿夫,”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棒,“抢将”过来。智深更是“大吼一声”“大踏步抢入来”。如此,有声有势,把个不受束缚、桀骜不驯的花和尚形象渲染到极致。再到"二闹",那情势更是了得,大半禅客、监寺、都寺,一班职事僧人,点起老郎、火工、道人、直厅、轿夫,约有一二百人,呼啸而上!


第二处:大闹桃花村

那大王推开房门,见里面黑洞洞地。大王道:“你看我那丈人,是个做家的人,房里也不点碗灯,由我那夫人黑地里坐地。明日叫小喽啰山寨里扛一桶好油来与他点。”鲁智深坐在帐子里都听得,忍住笑,不做一声。那大王摸进房中,叫道:“娘子,你如何不出来接我?你休要怕羞,我明日要你做压寨夫人。”一头叫娘子,一头摸来摸去。一摸摸着销金帐子,便揭起来,探一只手入去摸时,摸着鲁智深的肚皮,被鲁智深就势劈头巾带角儿揪住,一按按将下床来。那大王却待挣扎,鲁智深把右手捏起拳头,骂一声:“直娘贼!”连耳根带脖子只一拳,那大王叫一声:“做甚么便打老公?”鲁智深喝道:“教你认的老婆!”拖倒在床边,拳头脚尖一齐上,打得大王叫救人。

第二处“大闹”风格大有不同,此“闹”不侧重“打闹”,不侧重“人多”,只写了喜庆的洞房里的两大男人,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此表象上是写一场“闹剧”,更是在喧闹中不经意地刻画出一个仗义行侠的壮士英雄形象。且看鲁智深先是“忍住笑”,继而是销金帐里痛打小霸王。再来读读大王在黑漆漆的洞房所言所行,一个“摸”字,真是让人笑翻。这里将鲁智深与大王比照着写,幽默横生。与大闹五台山相比,此鲁智深更多了一些萌态与通透。

第三处:大闹野猪林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第三处,如果说第二处是“谐”,这一处大闹野猪林则显得庄肃不少。“大闹野猪林”是第八回回目,而真正写此内容,却在第九回开篇。此“闹”是鲁智深出手相救林冲,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这里独独用“闹”来概括此事件呢?“闹”应该作何理解呢?结合上文,可否如此理解?林冲因是触犯了高太尉的人,陆虞候本要杀他也是受了太尉旨意。鲁智深何等聪慧!正因度得他们的阴谋才一路护送林冲,直至野猪林从天飞将出一个禅杖!此“闹”正是写出鲁智深不惧权贵、嫉恶如仇而又善待弱者的形象。

水浒传带你了解(细读水浒传之鲁达传一一)(4)

虽三处都为“大闹”,但写得各有千秋,从不同角度刻画了鲁智深的性格。三处“闹”虽风格不同,然而如果你将描述鲁智深的动词都找出来,你就会发现作者在极力刻画一个外糙内细、外刚内柔的形象。而此形象用“大闹”表现就再恰当不过了,三个“大闹”不仅写得婀娜多姿,更是从多个角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大家不妨留意一下,三场闹剧中,鲁智深对待智真长老、对待刘太公、对待林冲,其所言所行是柔情满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