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高考为学子加油(为学子减压为考生加油)(1)

高考考生与老师击掌,自信走进考场。 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6月9日,2022年高考进入最后一个考试日,惠州3.9万多名考生继续为梦想而战。高考期间,惠州各学校想方设法帮助考生减压,不仅准备了祝福小物件,包括红头绳、定制口罩、励志海报等,有的还租用帐篷,贴心地架起一条长长的“遮雨连廊”,为考生遮风挡雨,还有学校考点为有需要帮助的考生提供一对一服务,全力实现“应考尽考”。

南方日报记者 谢志清 于蕾 蓝单 林文通

校内外全程护考 解压又暖心

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读书苦,只为今朝梦想成。为了保障考试平安顺利,惠州各个考点将防疫作为考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考首日,惠州市第一中学考点不仅有校医和卫健副校长驻守,还安排了惠州市中医院的医生、护士和救护车随时待命。这里也是走考考生最多的考点,当天8时许,在惠州公安交警的全程护送下,走考考生乘坐的大巴车顺利抵达。考生佩戴口罩,配合防疫工作,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按时进入考点。

“准考证、身份证,还有考试用具都记得带齐。”进入考场前,惠州市华罗庚中学的老师叮嘱考生注意事项,并为他们送上“金榜题名”红包。学校领导班子和高三年级老师们统一身穿红色衣服,列队站在通往考场的走廊上为考生送考。老师手持励志标语,与考生一一击掌,为他们加油打气。

在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考点,一条由数十顶帐篷撑起的“遮雨连廊”在雨天显得格外暖心。“为了高考,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准备,相信最终结果也不会差”。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高三年级主任陈化军介绍,高考前学校还联合家委会在保障考生的睡眠和营养方面下功夫。学校考生多数为住校生,除加强食堂饭菜供应,学校每周还会提供牛奶和水果等为他们加餐。为了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直到高考前一天,学校还坚持为学生开设体育课,让学生通过运动锻炼放松身心。

及时帮助特殊考生 确保“应考尽考”

“满怀豪情奔考场,一举成名题金榜”,高考期间,惠州光正实验学校为考生挂起加油鼓劲的海报横幅。在考生有序进入考场时,一名坐在轮椅上的考生格外引人注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名学生考前几天不小心扭伤了脚,为了助她顺利进入考场,学校为她安排志愿者一对一提供服务。

高考期间,惠州市华罗庚中学高三学生小徐得到了及时帮助,在特别开设的考室进行高考。原来,小徐在考试前做了手术,经治疗后因为伤口原因,不能久站和久坐。考虑到考生的特殊情况,惠州市华罗庚中学向惠州市教育考试部门请示,经上级部门同意,为小徐单独开设一间考室。这间特殊考场和普通考场一样,均配备3名监考员。为了不让小徐久坐或久站,考点还专门为小徐配备了两套课桌,一套是可以调高的课桌,一套是正常的课桌,方便她轮换使用。

为了让考生安心考试,高考前惠州市华罗庚中学还为受伤的张同学提供了单独宿舍,方便家人陪护。张同学因为考试前几天运动时不慎受伤,经治疗后仍行动不便,上厕所也需要人陪护。为了让家人方便照顾,同时不影响其他考生,学校专门给张同学及其父亲提供了一间单独的宿舍。“对于张同学父亲在校期间的管理,我们是严格按照高考要求和防疫要求来的。”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

惠州资深语文教师解读高考作文

2022年广东高考首个科目语文考试结束后,备受关注的作文题目随之公布。今年高考作文的核心要求是从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的启示意义出发,结合材料表达感悟和思考。如果考生不懂围棋,能写好这篇高考作文吗?要写好作文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高考作文还透露了哪些教育趋势?听听两位惠州资深语文教师的点评和解读。

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郭日晟:语文教学重在“固本强基”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型延续了去年高考的新材料作文形式,考生拿到题目时不会陌生。”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郭日晟表示,考生审题时需注意,作文材料富有逻辑层次,具有思辨性,考验考生对新情境、新问题的应对能力与语文学科素养。

郭日晟认为,写好这篇高考作文可以先对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进行辨析,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展开想象,对它们的喻意进行合理阐释,表达对“本手、妙手、俗手”三者关系的思考。其次,结合材料的层次,针对某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的偏颇认识和行为进行批驳,再进行立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在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培根固本,唯有守正方可创新,只有打牢基础才能创造。

高考作文对语文教学有何启示意义?郭日晟说,从考察方向来看,高中语文教学重在固本强基,开放创新。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以此来引领教学,激励学生打牢基础,提高学科素养。

惠州市华罗庚中学高三语文学科副科组长肖琴:重在考验学生思辨能力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跟围棋中的三个术语有关,不懂围棋能写好作文吗?惠州市华罗庚中学高三语文学科副科组长肖琴认为,今年的作文题目属于常见的情境类作文,在审题上几乎是“零难度”,考生比较容易下手。

“题目中已经很明确地告诉考生: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她表示,作文材料已经释放出明确的信号,考生只要抓住这三个关键词,基本上问题不大。

不过,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要写好并不容易。在肖琴看来,今年的作文想要得高分的话,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本手、妙手、俗手三者的关系,这非常考验学生思考的思辨性、深刻性、逻辑性。

“从基础入手,然后再去创造,这个关系大部分考生都能做到。”肖琴说,拉开差距的地方,恰恰在于考生如何去思辨基础(本手)和创造(妙手)的关系。对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而言,他们的素材相对有局限,不能在材料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就比较难获得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