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香港第一黑帮最大的金主,虽不是坐馆,却能控制坐馆。

他善用“合纵连横”,做生意拉上其他社团的大佬,随后自己逐渐做大,影响力非凡。

他就是黑帮和胜和的“太上皇”,囝囝。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1)

1958年,“囝囝”在香港元朗的唐人新村出生,出生的家庭那是大富大贵之家,锦衣玉食、堆金积玉,要说他每天从三百平方米的床上醒来一点都不为过!

父亲赐名为张铨汉,对他极为宠溺,常常叫他“囝囝”,“囝囝”是粤语里“儿子、宝贝”的意思,这小名也成了他日后立足江湖的花名。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2)

那年头,寻常百姓能吃得饱的家庭不多,而张铨汉的家里仆人数十名,衣来张口饭来伸手那是常态。

而张铨汉虽是含着金汤匙出身,但他与寻常的纨绔子弟有所不同,从小他的学习成绩就十分优异,是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

长大后,凭着家里的经济条件,以及自身的才华,到欧洲留学,并在大学毕业后定居在欧洲多年,在英国、荷兰等地开展自己的事业,凭借学来的知识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也顺便向家里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3)

记得《项羽本纪》里便有个提到:“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行军打仗的将军,建功立业后,多数是会选择荣归故里,风风光光地显摆一下。

张铨汉也一样,在80年代末,他带着他的第一桶金从欧洲回到香港发展。

按当时的环境来说,可以说是黑道势力横行的年代,常人想快速发展,那就得有人罩着,加入黑帮是首选!反观没人罩着,多数时候都会被有人的一方欺负。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4)

张铨汉瞅准机会,加入了当时香港的三大黑帮之一,和胜和,从此开启了他的江湖人生,这让他占了天时。

他拜在社团的“啊矮”门下,“啊矮”是和胜和的元老级大佬,在社团内颇有地位,张铨汉拜在他门下那是占了人和。

由于有钱,且家里在元朗这地界颇有名望,张铨汉便倚靠这儿来摇旗呐喊、招兵买马,这无疑让他占了地利。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5)

除此之外,他还与与“上水皇帝”白头仔以及“白头福”兄弟、前坐馆“诉苦森”、前坐馆“山顶标”等十八人结盟。

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们十八人相遇,那是相见恨晚,突然天雷勾地火,众人口舌燥热,便斩鸡头、烧黄纸,结拜为异姓兄弟。

由于结拜时众人都口干舌燥,便号称“烧十八友”。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6)

不管是做生意还是打仗,如果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想不成功都难!

张铨汉此时有钱,招来颇多马仔,有着社团内这帮猛人为背景,坐镇元朗大本营。随后便在地盘上发展房地产生意,与“新鸿基”等大公司皆有合作,赚得盆满钵满。再加上元朗街边数十个店铺的租金收入,每月收入数十万。

除此之外,他还在元朗拥有多家金融公司,主营高息放数,每月的利息又是一大笔收入,老早就攒下了数十亿身家。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7)

张铨汉的座驾那更是豪车法拉利F430、奔驰车ML350等等好几辆,出入都带着奢侈品皮包,顿顿都是大餐。记得鲁迅的《药》里,有个“人血馒头”,此情此景还挺贴切的。

当时的元朗一直都是14K“元朗之虎”四眼细的天下,张铨汉虽是本地人,但人家“四眼细”也是,并且“四眼细”老早就将元朗收入囊中。

张铨汉能成功在元朗插旗,这着实是把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先找到在英国认识的14K话事人“牛老大”,再通过“牛老大”与香港这边的14K通气,打点好关系。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8)

随后便是用手头的银两收买人心,“四眼细”有许多手下皆过档到张铨汉门下,毕竟人家给的钱多!除了挖14K的人,他还挖同门的人。

他将同门“高佬安”的得意门生“日本仔”高价买过来,“日本仔”那是和胜和里的“双花红棍”,算起来还跟14K的“双花红棍”陈惠敏职位一样,虽然他的含金量是没有陈惠敏的高。

除了“日本仔”,张铨汉手下还有其他三位猛将,“懵良”、“姑爷伟”以及“细苏”。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9)

这四位是张铨汉旗下的“四大金刚”,脏事多是由他们出面,比如在元朗低贱的价格收地,再高价卖给开发商。由黑社会出面收地,这过程中用了多少见不得人的手段可想而知。

当人的财富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多数都会往名望上发展,让自己在外面有个好名声,尽管是为非作歹出身的亦是如此,这是人性。

而在和胜和社团内,最大的无非就是两年一届的那一任“坐馆”,也就是和胜和的龙头宝座。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10)

在社团内对坐馆这个位置热衷的,除了张铨汉,还有“鸡脚黑”、“上海仔”、“大飞”这几位曾经当过坐馆后退下来的元老。

张铨汉不用于他们这些人争着抢着上位当坐馆,反而是另辟蹊径。他从来没当过坐馆,也没想过当坐馆,却是每当在选举的时候,拿钱大力支持他的门生,或者与他有关系的人上位。

这一招十分高明,类似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支持的人上位后,他自己则在幕后操控这一切。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11)

前后扶持多届坐馆上位,这让张铨汉在和胜和内部地位超然,更有江湖人称“胜和太上皇”的称号。

其实,两年一届的坐馆时间着实太短,上位后无法巩固多少根基,卸任的时刻便到了。

上面说的这帮人,虽然已是退居二线当了社团的元老,实际上社团内部仍多以他们马首是瞻。因为他们的老大已经是完全退休了,而现任坐馆的老大还没。

就如陈惠敏饰演的《扎职》里,争着上位的年轻一辈打生打死,最后获利者依旧是早年出位的这帮人!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12)

当然,像张铨汉这样更像商人一般,拿着金钱来交换利益的,社团内总有看不过的人,“胜和校长”双鹰青便是其中之一。

“双鹰青”是典型的古惑仔,脾气火爆,能打能杀,是那种拳头紧握便咔咔直响的主。

他自己赚钱手段不如张铨汉,却鄙视张铨汉这种靠着金钱铺路的人,在元朗收地皮的时候,“双鹰青”与张铨汉这边有了利益冲突,双方开始有了矛盾。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13)

一次在酒宴上,俩人同坐一桌,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双鹰青”性子急,先发制人,破口大骂,张铨汉自恃地位,被人这样辱骂面子上过不去,也跟着回怼。随后俩人差点就打起来了,好在社团内同门拉架,事情才告一段落。

论打架,张铨汉肯定不是“双鹰青”的对手,但论吹鸡晒马,“双鹰青”绝对是输给张铨汉的,毕竟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便是银子了。

记得在电影《黑社会》第一部里,在选坐馆的时候,邓伯曾说:“如果谁给的钱多就选谁,那不如拍卖!”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14)

可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江湖上那套打打杀杀,早已不适应法纪严明的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往往也越来越现实,什么是现实?有钱才是现实!都到混黑帮的份上了,离经叛道了,赚不到钱还得做一些脏活,被条子追赶着,这事谁干啊!谁还跟你讲那些所谓的义气!

有了身份地位,其实也是一张名片,能接触到所谓的上流圈子,并从中获利。

获利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当中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15)

当年和胜和前坐馆“上海仔”能言善辩,与一帮富婆打成一片。恰巧有人要认识这帮富太,与她们项目合作,这时候就会托“上海仔”来当中间人,组织一个饭局。

在这个饭局上,项目没谈成能拿多少钱,项目谈成了,抽项目总金额的几个点,都是明码标价的。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16)

事实上这种事情,张铨汉也做过几次,多数都是组织乡绅与开发商的饭局,乡绅手头有土地,开发商来开发房地产,动不动就数十亿的项目,张铨汉从中获利颇多。

2012年,“上海仔”组织一场拉票的饭局,并拉着最有影响力的张铨汉入局,张铨汉又带着乡绅到场,事实上这事有张铨汉在十有八九是能成的。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17)

事后却被在场的卧底曝光,这场江湖饭局被各大报社争相报道,张铨汉一直处于黑暗的低调作风,此时便曝光在“烈日之下暴晒”。

可那饭局上,各人都有麻烦,包括“上海仔”都只能离开港岛外出避风头,而张铨汉却安然无事,着实是有一手。

在年初六十三岁的生日宴上,席开十多桌坐满了人,各社团来了百多名江湖猛人到场贺寿,也算是见证他的江湖地位。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18)

张铨汉捧起的年轻坐馆已不止四五位,据说下一任坐馆,他有意捧他的得意门生“姑爷伟”上位。而他则继续在幕后操控着这一切。

当然,这些年来和胜和的坐馆多数都入狱了,可见黑道的生存空间是越来越小了。毕竟江湖上的打打杀杀早已过时,时代在变化,“以和为贵”、做正经生意才是硬道理!

和胜和大佬排名(和胜和太上皇张铨汉)(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