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曾说过《野战排》已超出了电影的范畴,它使人觉得自己到过越南,并且今生今世永远不想再去了。
《野战排》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响四项大奖
什么是真实的战争?也许我们看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影片,枪炮无情,血肉横飞或许就是战争的全部,但看了这部电影,我想说,真实的战争可能还隐藏了更多的黑暗。
1967年年轻的大学生克里斯·泰勒赴越南服役,第一次打仗时战友的牺牲使他惊恐万状。他所在的野战排中嗜杀的巴恩斯中士和讲人道的伊莱亚斯原是好友,但由于观点不同反目成仇。
面对这两派泰勒不知所从。巴恩斯在一次战斗中乘机杀死了伊莱亚斯。泰勒经过几个月的战场生活,接受了巴恩斯的观点,学会了杀人。最后,他也趁战斗混乱之际打死了巴恩斯。
整部影片就像一个长达2个小时的梦魇一般,它将战争的残酷原封不动的表现了出来,尤其表现在战争的疯狂与混乱是如何让人丧失理智,对于多数参加过越战的老兵来说,这部电影就像一场噩梦的重现一般,在那个充满了惨痛回忆的杀戮之地,给这些人留下了磨灭不去的恐惧阴影。
不只有死亡会给士兵们带来恐惧,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才是恐惧的原点。影片中残酷的战争激发了人类生存的本能,这种本能有的时候也是致命的,一个人需要生存,有时会去干涉另一个人的生存,这时候产生的矛盾就是自相残杀的惨状了。死亡本身派生出的攻击、破坏等一切毁灭行为,当美国大兵们看到村庄外那个被吊死的美兵尸体时,那种野性的本能促使着他们去做了很多反文明,反人类的事情,但这时候人们的行为是很难受控制的,他们会为了确保自己的生存而去消灭一切潜在的危险因素,即便有人能够保持理智,但在那种环境下也毫无建树了。
死亡在那里只是一种回荡在丛林中的乐曲而已,当你听见它时,你就迷失了。几乎所有在越南作战的士兵,全部的想法就是生存到可以回家的时候。但在死亡丛林中,这种想法也是一种奢侈,时刻紧绷的神经让每个人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展现出敌意,在这种战争中唤醒的往往不是人性的光辉部分,而是人性的卑劣部分。失去了价值观,失去了道德观,在混乱的丛林里,破坏与生存的欲望会逐渐吞噬一个人的灵魂,从而使他失去生命的意义。
在这部充斥着死亡的影片之中,不止一次提到过的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泰勒离开时也许仍然不懂得战争的意义,但是已然深切的领悟到生命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