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苋菜
张玉虎
近几年,在我们太原地区,由于人们讲究健康,追求原生态,追求绿色,一种叫作蘸片只的半面半菜的农户家常饭非常走红,不论乡村还是城市,不论大酒店还是小饭馆,都卖起了蘸片只。做蘸片子的菜品多种多样,菠菜、豆角、茄子、山药蛋等都可以做,但做蘸片子的正宗材料、首选菜品、最佳搭档,却是一种太原人叫作人hàn的野菜。因为蘸片子原本就是在困难的时候人们采来野菜充饥时“发明”的饭食。
那么这人“hàn”的“hàn”这个音,该用哪个汉字呢,笔者发现人们五花八门,怎么写的都有:有人写为“人旱”,有人写为“人汗”,有人写为“人汉”,还有人搜肠刮肚地写为“人蔊”,笔者原来写过一篇微短文,则写作为“人寒”。近来笔者深入研究太原方言,经过对大量的方言用字的揣摸疏理,发现,我们都错了,人“hàn”的这个“hàn”,应该写作“苋”。因为普通话中的“苋菜”,就是我们所说的人“hàn”。“苋”字在普通话中读为“xiàn”,我为什么要把它和太原方言中的“hàn”画等号呢?
原来,在我们太原方言中,将普通话(旧时的官话)中的“xian”读为“han”是一个语音规律:如咸盐的“咸”,太原话说咸盐这种物品时,读为“xian”,而说咸盐的味道时,就读成“han”了,咸菜则叫作“han”菜;如小孩子口里流的涎水,太原话则称为“han”水;如燕子衔泥的“衔”,太原方言也读为“han”……就此分析,过去官话中苋菜的“苋”,在太原方言中本来就是读为“hàn”的。只不过,以往教育不普及,有学养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识字不多,能按照读音写个白字就不错了,没人去深究对错与否,于是把个“苋”字就写成了“旱”“汗”“汉”“蔊”“寒”,不光如此,前面还加了个“人”字。不过,这个“人”字加得好,符合我们太原方言给事物命名时多用双音的规律,如果用太原话单读一个“han”,听来是非常别扭的。
我们知道了人苋菜的正名,下面就把从网上查来的苋菜的介绍,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苋,别名: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三色苋等,拉丁学名:Amaranthus tricolor L.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茎粗壮,绿色或红色,常分枝,幼时有毛或无毛。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披针形,绿色或常成红色,紫色或黄色,或部分绿色加杂其他颜色,顶端圆钝或尖凹,基部楔形,全缘或波状缘,无毛。喜温、喜光,最适生长温度为23—27℃,耐旱、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有清热,利窍,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等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