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舞蹈独一无二(欣赏舞蹈是长出另外一双眼睛)(1)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说的这句话令我汗颜。

我从小就硬胳膊硬腿,不会劈叉不会跳舞,但这个先天不足并没有妨碍我喜欢看舞蹈表演,即使是在紫竹院公园里看到学跳舞的人们,也总是会驻足欣赏一番。

当我看到国图艺术中心发出公告,“艺术典藏之舞蹈艺术”周末又办新讲座,手疾眼快抢到第一排的好位置。

此次讲座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田培培教授演讲《国际化视域下观视中国舞蹈艺术创作》。这位朝鲜族女性一举手一抬足都在起舞,边讲边做动作,惟妙惟肖,酣畅淋漓。

课间舞蹈独一无二(欣赏舞蹈是长出另外一双眼睛)(2)

她开门见山地说,舞蹈艺术长于抒情羞于叙事,无论你是舞蹈艺术鉴赏者还是从业者,我们需要用世界的眼光,审视中国舞蹈艺术 ,思考中国舞蹈艺术如何成长,如何”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田培培将舞蹈创作的各要素总结为系统化、逻辑化、易理解、可操作的具体实践方法,并配合多部中西方当代舞蹈作品范例,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解方式,将舞蹈文化内涵与审美品好绘声绘色的展现在观众眼前,令我打开眼界,受益匪浅。

田培培以两段视频的对比,阐述她对中国舞蹈创作的思路。“当代舞蹈人要用舞蹈讲述中国故事,在舞蹈中彰显中国审美情趣。在中国舞蹈的表演中,手伸出去还要缩回来,芭蕾舞则要无限伸延。”她打开双臂向外延伸又收回,优美的姿态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

第一个视频是男女双人舞《九儿》,两位舞者难度超高的精湛演出令观众发出惊呼。

观众尚在窃窃私语中,田培培提出了她的看法:“这是双人舞还是双人杂技?杂技第一要义是炫技,舞蹈必须表达主题,不能炫技,这个肩上芭蕾和时代背景不吻合。《九儿》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山东的故事,那时候妇女的地位怎么可能站在男人的肩膀上?女人又怎么可能在空中倒立在男人的身上打开双腿?"

她又播放了舞剧《铁道游击队》选段,在胶东小调的背景中,队长刘洪和芳林嫂的双人舞。“《铁道游击队》同样是演谈情说爱,注意看男人如何用凳脚撩妹,女人用脚下胶东秧歌的碎步表达心思。”

我跟着田培培的导赏看这些舞蹈动作细节,心中豁然开朗。

田培培由此提出她总结的舞蹈思维:

舞蹈艺术是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身体本身自带节律,当舞蹈和你的脉搏搏动高度吻合时,是你最舒服的时候。

舞蹈艺术是在艺术规律引领下的高级审美实践活动,是必先掌握某种艺术表现技能为前提的非常理性特殊审美生活形态;是内在认知与外在制度统一的多维度创造性活动事件;是在表达中,散发出无限个人魅力和灵性的极致性精神与心理追求。

田培培热爱舞蹈艺术,不允许任何的不尊重。她讲起一次在北京展览馆看国外芭蕾舞演出,身边坐着几个戴眼镜的大学男生在看演出时总是举着望眼镜,还议论谁腿粗谁腿细。

田培培对此忍无可忍,她开始走进大学校园,普及舞蹈艺术,培育年轻人感悟到中国舞蹈艺术的文化内涵。

田培培在大学里有运动力学研究室,专门研究人体的肩关节、髋关节的运动形式和变化,训练舞蹈者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动作。

她说,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的工具,一个人的脖子有六种动法:前伸、后仰、左歪、右歪、左转、右转,舞蹈演员就在这六种动法中,将舞蹈艺术演绎得那么美。

田培培在此次讲课中不断吐金句:

欣赏舞蹈是长出另外一双眼睛。

快的音乐可以慢跳,慢的音乐也可以快跳,一个是旋律,一个是节奏。

中国女人四美,邪美、纯美、贤美,正美。看到观众对邪美的一脸迷茫举例说:“《白鹿原》里的田小娥就是邪美。”我恍然大悟,总结得精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