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对比两副我认为各自价位优秀的圈铁耳塞:千元级的HUMKA Hamlet R(1圈1铁)和两千元级的UM 3HT(1圈2铁)。前端就用就用手机 小尾巴。两副耳塞都让我满意地播放了各类音乐:人声、器乐、钢琴、弦乐、流行、爵士乐、古典交响等。现在千元和两千元价位的耳塞能做到这样的声音品质,真是以前想不到的。对多数顺便听听耳塞的烧友来说,真的没必要在耳塞上投入过多,没必要去买那些“万元塞”,手机 尾巴 这样一副耳塞,够可以了。

音质最好的动圈耳塞(从两副优秀的圈铁耳塞说起)(1)

左为Hamlet R右为3HT

仔细对比之下,多一个动铁单元的UM 3HT声音仍是更胜一筹的。两者之间的差别可比拟为两单元的书架箱和三单元的小落地之间的差别。3HT多一个单元带来更饱满有密度的中高频、听感也更舒展自然,少了一个单元的Hamlet R相对音色稍单薄,也少一点舒展。不过,在千元价位Hamlet R的声音已无可挑剔,不做AB对比的话已感觉声音够好。两副圈铁耳塞的声音平衡感与频段衔接都很好,动圈低频没有脱节或加重的感觉。

我之前曾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在中低价位,动圈和动铁单元结合的“圈铁耳塞”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个方案,设计得好的话,声音可以优于同价位的单动圈耳塞和多单元动铁耳塞。现在不少厂家采用这个“混合设计”的方案,也正是因为其突出的性价比。有些人不喜欢混合设计,觉得不可能衔接好,其实那也是一种思维偏见。让我们看看扬声器,大多数也是“混合设计”:常见的音箱高音单元是金属球顶或丝膜软球顶,而中低音单元为纸盆、高分子聚合物、编织物等,从振膜材质来看也是混合设计。

最后,从具体的对比不难看出增加单元的数目对声音是有提升的:3HT比Hamlet R多了一个动铁单元,实际听感上中高频的声音就会更具密度感,也更宽松一些。在中高档产品上,无论是音箱还是耳塞,增加单元数目去获得更佳的频响延伸、声音密度、更宽松自然的表现,是主流的做法。所以顶级产品普遍“堆单元”。

另外,有一个非主流的思路是极力优化单个单元的素质,并通过腔体设计去辅助单个单元发出尽可能好的声音。表现在耳塞,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贵价的动圈耳塞,表现在音箱,则有一些高档的全频单元音箱。设计得好的话,其声音可以做到具有独到的魅力和风味。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