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6月13日电题:一条柏油路串出“蓝莓经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石屏坝心白浪村蓝莓基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石屏坝心白浪村蓝莓基地
新华社南京6月13日电题:一条柏油路串出“蓝莓经济”
新华社记者杨绍功
仲夏季节,午后两点,石头寨村一天里最热的时候。红土地上蒸腾着热气,气温接近35℃,把枝头一串串蓝莓从白色、红色炙烤到成熟的蓝色。
“你等我十分钟,我把人带到前面去采摘。”蓝莓种植大户王昌米,一边掀起防护网把客人往地里引,一边笑呵呵地招呼记者。
“还好今天有风,客人不会太热。”回过头,他腆着肚子,用老茧斑驳的大手在额头上抹了一把,跟记者聊起来。
200亩蓝莓、10亩杨梅,王昌米不是村里地种得最多的,却算是农产品卖得最好的。正是上市初期,蓝莓一斤能卖到三四十元,杨梅一斤卖到二十元。能卖得上价钱,主要靠采摘。
采摘客大批到来还是近两年的事。凭什么城里人多到他的地里来?老王掰着手指头喜形于色,“东边是溧阳市的1号公路,西边是石尤线,北边是廖尤线……围绕我的园子,全是柏油路!”
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是全国“一村一品”蓝莓示范村镇,曾是收入薄弱村的石头寨为增收较早发展蓝莓种植。
虽然在2005年,南京就在全国较早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但路网密度不足,延伸到田间地头的多是砂石土路。即便后来水泥路普及,也满足不了村民的需要。
“运过蓝莓你才知道,水泥路比柏油路差远了!”老王说,柏油路比较软,颠簸少,水泥路太硬,隔几米就一个伸缩缝,车轮转几圈就得颠一下。“颠一下,心都疼!运出去,好的二三十一斤,颠坏的五块钱一斤。”
从把货送出去到把人引进来,柏油路的修通让老王地里的客人一天天见多。“开车下了高速,顺着柏油路过来,没费什么力气!”来自常州的孙女士说。
周末时,石头寨村里一个采摘园一天最时要接待200多人。一年下来,100亩地的利润能超过南京城里一个工薪阶层的收入。
可观的收入催动了蓝莓种植面积的增长。村里上千户农民八成都在种蓝莓,50亩以上的蓝莓种植园有近50个,年产蓝莓2000多吨,鲜果销售额超5500万元。
去年是通柏油路的第二年,石头寨村49户低收入农户也实现了全面脱贫。村集体收入从四年前的不到40万元,增长到了去年的150多万元。
溧水区公路管理站党支部书记徐国林介绍说,2015年到2018年溧水区交通运输局对白马镇境内的农村公路实施提挡升级,将原先3.5米宽的水泥路升级为6米以上双车道四级柏油路。目前,白马镇境内拥有农村公路189公里,其中一半以上是柏油路。
“这里的路比我家乡的还好!我爸爸说,种地应该到中国来!”小伙马克斯的父辈在德国种地,他留学后定居南京,慕名而至在石头寨村种了近50亩有机蓝莓。采摘季,他会开着电动汽车沿着柏油路,把水果送往南京市区。
3公里村道、8公里县道、60公里高速……从石头寨村到南京市中心,一路上蓝莓园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络绎不绝。车水马龙间,柏油路为乡村振兴串起了一条闪耀着希望的蓝色经济“项链”。(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