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樊哙的行为(鸿门宴家喻户晓)(1)

众所周知,鸿门宴上的刘邦生死在一线之间。在这场大戏中,项羽和刘邦是毫无争议的主角,可有一个人虽不是主角,但他对刘邦的重要性是无法取代的,他就是樊哙。是樊哙在生死关头承担着解救刘邦,置项羽于理屈词穷、不仁不义境地,成功让刘邦脱离险境。

让我们再来回顾樊哙在鸿门宴上的精彩表现,樊哙乃一介武夫,屠狗出生,一直被视为粗鲁的存在。鸿门宴期间,樊哙在帐外候命,当张良出来告知情况紧急时,樊哙立即冒着被杀死的风险,硬闯营帐。

鸿门宴樊哙的行为(鸿门宴家喻户晓)(2)

樊哙的行为,让项羽对他形成了“孔武有力、勇猛果敢、誓死护主”的形象。我们知道,项羽对武士有着天生的推崇,他对樊哙产生了认同。樊哙看似鲁莽,实则是大智若愚,以闯帐来获取项羽的刮目相看,为他接下来的一番陈词做铺垫。

樊哙的表演开始了,陈词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樊哙表示,“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这是樊哙给项羽提醒;

鸿门宴樊哙的行为(鸿门宴家喻户晓)(3)

二是、引出约定,让刘邦师出有名。“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这是樊哙借“怀王之约”来为刘邦证明,巧妙之极;三是、把刘邦推上的道德制高点。“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四是、诉说苦闷,直抵人心。“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这套说辞看似平淡,只是诉说了事实,可从樊哙口中说出来后,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子,让项羽心生愧疚和不安。

鸿门宴樊哙的行为(鸿门宴家喻户晓)(4)

樊哙一番话说完,刘邦以上厕所为理由出了营帐。“逃,还是不逃?”就在刘邦为此焦虑时,樊哙大吼一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我们不知道樊哙这一番说辞,是现场即兴发挥,还是刘邦赴鸿门宴前谋士的精心策划,司马迁没有给出答案。但樊哙在鸿门宴的精彩表现,一直被后世所称赞,看似粗鲁的樊哙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