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4年,台北草山行馆官邸内,毛人凤正在和蒋介石汇报汤恩伯的最新动态。只见毛人凤压低声音说:“汤恩伯已死,您终于可以放心了。”

蒋介石听完毛人凤的话,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知是喜是忧,许久之后才说:“死了也好!”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1)

蒋介石

熟悉国民党的人都知道,汤恩伯曾是蒋介石最信任的部下之一,汤恩伯也在蒋介石身边鞍前马后了几十年,那为何爱将去世蒋介石却不点也不伤心,只说了短短的四个字?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师生情谊,收汤恩伯为义子

事情还得从汤恩伯与他义父陈仪的往事说起。汤恩伯虽然有才,但无奈家境实在贫困,在一次考试还因此耽误了考期,此时的他已经身无分文,只能困在旅店不能出去,在绝望之际,他听说现担任浙江省都督府军政司长的是大名鼎鼎的陈仪。

此时陈仪与他并不相识,但汤恩伯决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上书给陈仪,希望陈仪能够帮他一把。或许是缘分使然,日理万机的陈仪刚好打开了他的信,信中内容令人动容,陈仪也是一个爱才之人,决定帮汤恩伯。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2)

陈仪

陈仪马上派人将汤恩伯请到府中细聊,了解后发现汤恩伯虽然相貌平平,却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此人要是好生培养,以后必定能够干成一番大事业,于是他破例录取汤恩伯进入小学,后来又花钱将汤恩伯送到日本留学。

在日本期间汤恩伯花费的所有费用,都是陈仪资助他的,他十分感激陈仪的“伯乐”之情,还将自己的原名克勤改为现在的恩伯。恩伯的意思是感恩伯乐的意思,来表达自己对陈仪的感激之情。

汤恩伯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就一直留在陈仪身边当下属,协助陈仪工作,尽心尽力发誓一定要报答恩师的知遇之情。陈仪对这个义子也是非常疼爱,期望颇高,还将自己的养女王竟白嫁给了汤恩伯。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3)

汤恩伯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陈仪对这个义子是多么的疼爱。

汤恩伯资历浅,又没有门脉,想要成为蒋介石的心腹还差得十万八千里。多亏陈仪在背后为他牵线搭桥。汤恩伯也靠着自己的努力上进,跻身成了一方旅长。他逐渐赢得了蒋介石的赏识,慢慢地平步青云,成了蒋介石的亲近部队。

就当汤恩伯以为自己的前途无可限量的时候,陈仪之后的行为,让他一下从高处跌落了下来。

1948年,国民党节节败退,已经是强弩之末,挣扎不了许久了。陈仪早就将形势解析透彻,他说:“这种局面持续不了多久了,解放军用不了多久就会胜利!”

其实他早就对蒋介石的统治感到不满了,他一心想着振兴中华,而蒋介石只想成为中国的霸主,残害一切对他不利的因素。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4)

淮海战役国民党惨败后,陈仪更加确定自己想要是解放军那样的组织,参加解放军才是唯一的光明大道。既然决心要寻找光明之路,他不会丢下汤恩伯离开。

曾经有人对陈仪说过,自从汤恩伯有权有势之后,就性格大变,不再是以前那个安分守己的汤恩伯了,对蒋介石唯命是从。可陈仪没有将这话放在心上,他总以为汤恩伯是自己一手提拔上去的,有师生、父子的情分在,不会与他生分的。

经过一再斟酌,陈仪还是将归靠解放军的想法告诉了汤恩伯,由自己的外甥丁名楠亲自送信给汤恩伯。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5)

陈仪

丁名楠在走之前,他还特意给汤恩伯打了电话,说有要紧的事情派丁名楠去当面跟他说清楚。电话里汤恩伯依旧对他毕恭毕敬,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第二天陈仪将信交给丁名楠,嘱咐他一定要将信亲手送在汤恩伯的手中,其间不要让任何人看见,还拜托他转述一句话:现在国共两党虽正在和平谈判,但解放军渡江南下势在必行,希望汤恩伯开放长江渡口,迎接解放军渡江,实现京沪杭和平解放。

而信中写着关于投诚之后,双方的协定。

陈仪让丁名楠送信,本就是不想让此事泄露出去,因为一旦被除他们以外的人知道,蒋介石不会放过他们。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6)

丁名楠

丁名楠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容大意,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了。

策反汤恩伯,汤恩伯“卖师求荣”

当丁名楠来到上海法租界蒲石路的汤公馆时,发现公馆戒备森严,很有可能见不到汤恩伯。为了尽快完成陈仪交给他的任务,他只能硬着头皮让公馆门口的守卫替他向里面报告一声。

大约等了半个小时,这时才有人领着他见到了汤恩伯,他将信悄悄递给汤,汤立即将信展开快速看完了信件里面的内容,表面上没有任何异常,内心早已是奔腾汹涌。

他见丁名楠还有话要说,于是就假装要单独同丁名楠叙旧,让身边的卫士全部撤了下去。所有人都出去之后,丁名楠将“开放长江渡口,迎接解放军”的话说了出来,还特别强调这是陈仪亲口向他传达的意思。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7)

汤恩伯

汤恩伯思考片刻之后说:“现在时机不到,我身边有很多蒋介石的眼线,他们会将所有风吹草动全部上报给蒋介石,此事以后再商议。”

丁名楠想了一下,觉得汤恩伯说的也没有错,于是就告辞了,回去之后,他将细枝末节毫无遗漏地都报告给了陈仪,陈仪问:“恩伯在看完信之后,有什么表现吗?”

丁名楠回答说:“没有拒绝之意,只说现在不是时候。”陈仪听后十分高兴,他认定汤恩伯一定会与他站在统一战线上的。

他立刻着手制定了一系列可能与汤恩伯面商的条款。可过了两个星期,汤恩伯那边依旧没有任何消息,陈仪只好派丁名楠第二次登门拜访,还说毛主席身边的同志也会前去拜访,让汤恩伯做好准备迎接。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8)

汤恩伯

这次,汤恩伯好像仍在举棋不定,话语模糊说“现在共产党骂我为战犯”,又说“请毛泽东身边的同志放心来吧,我一定热情款待。”,还说“派令即日下发”

见他答应,丁名楠就当他已经答应“反蒋”,于是就留在汤恩伯身边当了秘书,而陈仪那边为了稳住蒋介石的情绪,还专门以新年礼节去拜访蒋介石。

但投诚解放军这件事因为汤恩伯的一个小错误,彻底黄了,还给陈仪带来了杀身之祸。

汤恩伯平常就粗枝大叶,陈仪写给他的信他居然没有保存好,而是直接塞进了抽屉里面,这无疑将陈仪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当汤恩伯发现陈仪给他的书信被人翻看过的时候,冷汗刷刷地从脸上流下来。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9)

汤恩伯

他想到了很多种蒋介石知道后他的下场,他实在不敢深想,好不容易爬到现在这个位置,怎么能一下子被打回原形呢,汤恩伯不甘心,他心一横,决定明哲保身供出陈仪。

汤恩伯在眼线之前,将陈仪拉拢他投诚解放军的信件上交给了蒋介石。中共地下党得知此事立即劝陈仪去江北逃难,还说汤恩伯现在已经变卖了上海的所有资产,准备跑路,而陈仪却不相信,他说:“恩伯已经跟了我30多年了,我相信他,他一定不会出卖我的。”

后来蒋介石罢免陈仪一切职务的命令下来时,陈仪依旧不相信,中共地下党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陈仪仍然相信汤恩伯,还说:“他不会出卖我的,我刚刚还与他通话,他说这件事他一点也不知情。我们情同父子,我相信他。”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10)

陈仪

陈仪如果当时能够早点看清汤恩伯的狼子野心,随着地下党转移到安全的根据地,就不会被蒋介石杀害。在陈仪被汤恩伯出卖之前,他还帮助汤恩伯的两个孩子谋划学业,出钱出力,没有想到他的一片真心,全都付之一炬。

1949年2月初,陈仪被押上了囚车,他临走前安慰家人说:“我这一辈子跟着蒋介石做了很多违背良心的事情,没有选择对路,如今终于选择对了路,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蒋介石以“勾结共党,阴谋叛逆”的罪名囚禁到了台湾。

汤恩伯收到消息后,良心终究难安,他向蒋介石的心腹毛人凤求情说:“希望蒋总裁能够留我老师一条命。”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11)

蒋介石

毛人凤是出了名的“笑面虎”,表面上笑呵呵地表示一定会将这件事办好,转身就对蒋介石说要尽快解决陈仪,还说汤恩伯有意给陈仪求情。这无疑是火上浇油,蒋介石大怒说道:“陈仪犯了多重的罪,他汤恩伯还请求,任何人求情都不行,我不见他!”

这下,汤恩伯愈发说不上话了,没有人敢为陈仪求情,都怕得罪蒋介石。

既然蒋介石那边行不通,蒋介石身边的官员就找到陈仪,希望他能向蒋介石认错。陈仪正气凛然说:“我没有错,他不高兴,可以杀我!”

陈仪誓死不屈,蒋介石杀心渐起,1950年的时候,蒋介石下令处决陈仪,还想要汤恩伯行刑。可能出于良心作祟,汤恩伯坚决拒绝,蒋介石只好让陈仪的妹夫袁守谦执行。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12)

汤恩伯

陈仪慷慨赴死,到最后一刻他也没有能见上他亲手培养起来的,视为亲儿子的汤恩伯。此刻汤恩伯这个名字不再是忠孝的代表,而变成了赤裸裸的讽刺。改了名字又如何,还不是将自己的恩师、义父推进了火坑。

汤恩伯在家中听说陈仪被处决的消息,慢慢地闭上了双眼,他心存愧疚又不能大张旗鼓地为陈仪举办丧葬仪式,只好在家中偷偷摆设灵堂,还花大价钱请人代笔,为陈仪著书立传。

然而这件事情又没有能够逃离蒋介石的眼线,蒋介石本来对汤恩伯拒绝处决陈仪的事情生气,汤恩伯此刻祭奠陈仪,又刺痛了蒋介石的神经,蒋介石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到底对汤恩伯产生厌恶。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13)

蒋介石

这就导致汤恩伯作为为数不多陪蒋介石走到最后的人,为蒋介石鞍前马后,最后国民党逃到台湾之后,就再也没能得到一官半职。蒋介石将他一撸到底,让他赋闲在家。

汤恩伯身死

汤恩伯在陈仪死后,经常被噩梦缠身,他始终不能放下这一段往事,如今蒋介石已经不重用他了,他的妻子王竟白带着三女一子定居到了美国,与他恩断义绝。他身边的同僚也在背后骂他“卖师求荣”,不屑与他来往。

人到中年,竟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汤恩伯的日子也不好过。可能是郁结成疾,汤恩伯的身体逐渐出现了不适,病情越发严重,经过检查才发现他得了十二指肠肿瘤。

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后半生做打算,于是在日本买了处房子,留作晚年居住,不曾想蒋介石知道了此事,还骂他“怪不得上海和东南沿海败得那么快,原来是他早就做好了去日本的后路,真是老奸巨猾。”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14)

蒋介石

其实打败仗的不只是他,还有许多人,不过蒋介石看不惯他,随便就能给他安个莫须有的罪名。对此汤恩伯根本不想理会,如今他没权没势也没有必要再故意迎合别人。

现在他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去日本将肿瘤切除。他向蒋介石说要去日本,蒋介石并不同意,病情实在不容他再拖下去的时候,蒋介石才网开一面,同意了他去日本治疗的请求。

1954年,汤恩伯坐上了飞往日本的飞机。此时汤恩伯的精神状态已经非常得不好了,面容憔悴、脸色蜡黄,好像已经命不久矣的样子。随着飞机起飞的那一声巨响,汤恩伯的心好像轻松了很多。

他不禁感叹:“终于离开了台湾!”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15)

汤恩伯

台湾那个地方承载了他太多不好的回忆,老师的死一直缠绕着他的良心,他唯一做对的一件事是在穷困潦倒时遇到了陈仪,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是胆小怕事出卖了陈仪。

汤恩伯疲惫不堪,摊在了椅子上,这时从头等舱走过来一位西装革履的男人,经过一番攀谈,汤恩伯才知道这位正是台湾驻日本“大使”董显光。董显光邀请他去头等舱休息,但被他拒绝了,他并不想与任何人沾染半点关系。

就这样,曾经威风凛凛的将军,如今只能咬紧牙关坐两个小时的飞机撑到了日本东京雨田机场,住进了庆应大学附属医院。

手术很成功,汤恩伯的恢复得也非常好,他割去了十二指肠的肿瘤,还割去了三分之二的胃,因为他还患有胃溃疡。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16)

谁料想,前几天主治医生还说他脉搏、体温等一切正常,过了几天汤恩伯的病情又逐渐恶化。医生立马做出了相应的治疗,汤恩伯第二次被送进了病房。

没想到汤恩伯这一进去就再也没能够出来,他因失血过多,死在了手术台上。

毛人凤将汤恩伯身殒日本的消息告诉了蒋介石,蒋介石并没有一丝伤心,脸上看不出是喜是悲,只淡淡地说了声:“死了也好。”

汤恩伯死后,有不少人对他的死,产生了质疑,有人认为汤恩伯之前还好好的,一下子就死在了手术台上,一定是日本人的阴谋。有人说汤恩伯在战场上杀了那么多日本人,说不准就有那个医生的亲人,所以医生要了他的命。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17)

这无非是民众的猜测,真相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按照如今蒋介石的态度也不可能会专门派人查这件事,所以才说出了那句“死了也好”。

汤恩伯死后,日本方面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日本皇室、高级官员以及各界有权势的人士都纷纷前来祭奠。场面非常隆重,规格不亚于任何国家元首的丧礼。

蒋介石专门派出军舰到日本迎回汤恩伯的灵柩,并举行了宏大的仪式。蒋介石还亲自为汤恩伯题写了“功在旂常”的匾额。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18)

蒋介石

在几天后的公祭上,蒋介石授予汤恩伯陆军上将头衔。蒋介石在面子上给足了汤恩伯的家人,各种形式都没有落下,不过这并不能代表蒋介石已经放下了汤恩伯所做过的事情,毕竟死者为大,表面上的功夫还是得做足。

在汤恩伯去世一个月后,蒋介石本性就露了出来,他向外界说了一长串话,对汤恩伯的评价贬多于褒,将汤恩伯批判得一无是处。

汤恩伯出卖了自己的恩师,最终也没有能得到善果。妻儿相继离开,亲人朋友对他避之不及,就连巴结了多年的蒋介石也对他没有好脸色,可以说他失去了一切。

老蒋打汤恩伯(汤恩伯为蒋介石)(19)

陈仪墓

一个背弃恩德,忘却道义的人注定不会得到别人的善待,汤恩伯死得苍凉,葬礼虽然办的隆重,却没有亲人的哀痛,那时他的妻儿还在遥远的美国,并不打算回来。汤恩伯死后,他的妻儿在美国的日子也非常不好过,遭受了很多磨难,日子过得非常拮据。

汤恩伯确实为抗日作出了贡献,但他“卖师求荣”的劣迹被人们唾弃,永远地定在了耻辱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