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是贾樟柯的纪录片里“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纪录片里,4名作家用叙述的方式试图阐明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时代与变迁这个宏大的话题,里面就有一个熟悉的名字,余华。

余华劫数难逃(余华余生朴华)(1)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提起余华,就不能不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很难想象,这两部杰作是他32、35岁写出来的,一个正当壮年、血气翻涌的年纪,竟然能写出如此冷静、如此凛冽、如此哀伤的作品。这或许跟他弃医从文的经历有关。

余华劫数难逃(余华余生朴华)(2)

活着

余华劫数难逃(余华余生朴华)(3)

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出生于浙江省立杭州医院,他的父亲是位外科医生、母亲是护士长,童年在浙江嘉兴海盐县度过,家就在医院旁边。

早在童年时,其他孩子还在调皮捣蛋狗都嫌,他已经开始面对血、疾病、死亡等元素,习惯了看见满身是血的父亲从手术室里走出来,常听着太平间的哭声入睡,甚至直接睡到太平间。就连男孩子顽皮的天性,在他的身上都表现得有些压抑和另类。

余华劫数难逃(余华余生朴华)(4)

余华

少年的他,对于文学,对于以后赖以生存的写作,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天赋,一度还认为鲁迅的小说“沉闷、灰暗和无聊透”,“无知地认为鲁迅是一个糟糕的作家,他显赫的名声只是政治的产物。”

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一天,36岁的余华再次重读《狂人日记》时,重新被那句“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给镇住了。“像子弹穿越了身体,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他第一次读懂了鲁迅。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17岁的余华名落孙山,第二年又落榜了。

既然书读不成了,在父母安排下,他成为海盐县武原镇卫生院的一名牙医。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口腔,舌头、咽喉,乏味而枯燥。

那时候,他看见县文化工作馆的人整天懒懒散散,觉得生活很不公平,“我一天拔8个小时的牙,你们在大街上东逛逛西晃晃”,凭什么自己要忍受枯燥无聊的上班工作?

余华劫数难逃(余华余生朴华)(5)

余华

于是,余华找来一本《人民文学》,跟着里面学写作,标点符号也跟着学,一边看一边写,写一篇投稿一篇。终于,在五年之后收到了第一封约稿信,接着是两封,五封,无数封。

慢慢的,这个青年作者,用他的几部笔锋辛辣锐利的作品,敲开了中国当代文坛的大门。

1987年,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发表,接着是《四月三日事件》和《一九八六年》,从此余华确立了自己在中国先锋作家中的地位。

并赴北京鲁迅文学院参加文学讲习班的学习,开始广泛接触包括马尔克斯、威廉·福克纳、胡安·鲁尔福等大量现代作家的作品,并陆续创作了一大批先锋式的中短篇小说 。

余华劫数难逃(余华余生朴华)(6)

青年余华

1992年,他在《收获》杂志发表长篇小说《活着》;1995年,同样是《收获》,再次刊发了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这两部作品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口碑,也为他带来了商业价值。

截至2020年,《活着》在国内的销量已逾2000万册,打破了当代中国纯文学的销量记录。

他曾经调侃道,自己靠《活着》的版税活着。

然后,《许三观》之后足足十年,余华才发表下一部长篇作品《兄弟》,然后是《第七天》,可惜,口碑却一部不如一部,商业市场也没有延续《活着》和《许三观》的火爆。

在众多批评者们看来,余华的写作已经渐失水准,没有青年时干净、简单利落的风格,变成一个絮絮叨叨的中年人,“余华逐渐江郎才尽了”。

面对质疑和嘲笑,余华试图争论、辩解,但无济于事。在散文集《我知道人是什么》里,余华坦白道: “在中文世界里,我其他的书不可能超过《活着》,以后也不可能。我这辈子再怎么写,把自己往死里写,也写不出像《活着》这么受读者欢迎的书了,老实坦白,我已经没有信心了。”

2021年3月,余华新作《文城》面世,首印即50万册,全网预售第一天就登上了当当新书销量第一,不过,一如既往的,商业销量与口碑继续分道扬镳。

余华劫数难逃(余华余生朴华)(7)

网络评论

2021年9月,贾樟柯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余华的讲述,轻巧、诙谐,有人觉得像个相声演员。

余华劫数难逃(余华余生朴华)(8)

余华

已经60岁的余华在电影里回顾自己曾经历过的生活之苦,同时又以一种颇为自娱自乐的告白和姿态,消解并消遣了过去的苦难生活。恍惚间,我们看到了福贵的生存哲学,

“活着”。就是活着,仅此而已。

余华劫数难逃(余华余生朴华)(9)

余华

从逼仄潮湿的童年到蓦然转身的青年再到从容轻松的中年,我们在他的杂文、散文、小说和采访,甚至是电影里,会发现,他过往的人生,不厌其烦地围绕同一个主题:如何忍受多年牙医工作的枯燥,如何被迫提笔写作,矢志不渝,最终逃离家乡,改变世代命运。

这并不是一个苦难的故事,也不是励志的案例,而是众生里的一个片段,没有被海水淹没的一个浪花,翻涌着晶莹的白色在蓝底上静静逐风。

余华劫数难逃(余华余生朴华)(10)

余华

金光闪耀的八十年代,并不丰沛的物质生活却孵育了众多以后声名显赫的作家,他们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文艺工作者。当潮水褪去,我们惊叹那时名家的百花齐放、遗世独立,又遗憾现在他们的后继无力、眼见衰老。

余华劫数难逃(余华余生朴华)(11)

余华

其实,大可不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印记,他们在最好的时候留下了经典、洒下了月光,就已经够了。余生尽可朴实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