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都出身高贵,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家闺秀,本可以拥有如鱼得水的幸福人生,却一个个都活成了悲剧。从白雅萍到白美,白家姑奶奶的结局都令人惋惜,这与她们的任性是分不开的。

白雅萍,把娘家当成长期饭票。

白雅萍的婚姻算得上门当户对,白家和关家在当时都是有头有脸的门户,白雅萍本应该在婆家安心做关太太,相夫教子,而她却长期住娘家,像个未出阁的老姑娘。

大宅门年轻一代(从白雅萍到白美)(1)

白雅萍为什么长期住在娘家?剧中没有具体交代,但也不难想象,一定是与丈夫或婆家人闹矛盾了。白雅萍是白老太太的老闺女(上面有三个哥哥),她在娘家一定是被宠爱的对象,因此在婆家受了委屈就喜欢往娘家跑。再加上当家主事的二嫂格外袒护她,在娘家住得更是心安理得。

婚姻最大的禁忌就是往娘家跑,去娘家搬救兵。夫妻两人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习惯不同,两个人需要磨合,磨合的过程中产生矛盾是在所难免的。夫妻吵架床头吵床尾和,本来就是芝麻小事,如果妻子往娘家跑,就等于把两个人的矛盾上升到两个家庭的矛盾,无疑是往婚姻的伤口上撒盐,致使伤口很难愈合。

大宅门年轻一代(从白雅萍到白美)(2)

白雅萍后来失手摔死了自己的儿子,八国联军袭京时被德国军糟蹋,精神受到刺激,人变得疯疯癫癫,完全没了大家闺秀的模样,最后死在了二嫂的葬礼上。这一切看似是因为婆家人无情无义,三哥心狠手辣,其实都是雅萍的任性造成的。如果白雅萍能够在婚姻生活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慢慢培养夫妻感情,后面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白玉婷,守着一张照片孤独终老。

白玉婷是大宅门里的另类风景,人人都唾弃杨九红,只有她佩服杨九红,女人都想做太太,只有她愿意做妾、做丫环,她守着一张照片来表白自己对万筱菊坚贞不渝的爱。

大宅门年轻一代(从白雅萍到白美)(3)

白文氏为什么不同意白玉婷嫁给万筱菊?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戏子是个低贱的职业,白玉婷一个大家闺秀如果嫁给戏子会被外人当作笑柄。万筱菊当时有妻子有孩子,以白玉婷的单纯即便嫁过去也应付不了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的关系。

大宅门年轻一代(从白雅萍到白美)(4)

婚姻自古以来讲究门当户对,爱情和婚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白玉婷一味任性地追求完美的爱情,没看清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合伦理的做法就是逆流而上,人生之路注定不会顺畅,所以她守住了爱情,却孤独了一生。

白佳莉,前半生她不认母亲,后半生女儿不认她。

白佳莉把生活所有的不愉快都归于母亲杨九红的出身,但她又摆脱不了自己是杨九红十月怀胎的事实,所以她的一生纠结又拧巴。

大宅门年轻一代(从白雅萍到白美)(5)

白佳莉的痛苦其实都是庸人自扰,白家的下人没有人会因为她是窑姐生下的而对她不敬,只不过她的奶奶一直给她灌输“窑姐低贱”的毒药。出身是没法选择的,九红沦落红尘也是迫不得已,佳莉本应该是最心疼九红的人,母女俩却成了最大的敌人。

佳莉后来与军人何洛甫结婚,不久何洛甫就牺牲了。母亲杨九红心疼怀着身孕的佳莉,几次主动求和,都被佳莉无情地拒绝了。杨九红为了报复佳莉,把佳莉的女儿琪琪藏起来,佳莉也饱尝了母女分离的痛苦。

大宅门年轻一代(从白雅萍到白美)(6)

母亲杨九红释怀了,把琪琪还给了佳莉,而佳莉几次在九红窗前驻足涌到嗓子眼的“妈”还是没有说出口,没多久九红就在哀怨中去世了,佳莉再也没有机会喊妈了,她的后半生一定充满了自责与懊悔。一时的任性让白佳莉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白美,亲情、爱情都寒了她的心。

白美是白景琦最疼爱的孙女,与唯利是图、见缝插针的父母、姊妹形成鲜明的对比,她乖巧可爱、纯洁善良,正因如此她邂逅了自己的爱人——童越。

大宅门年轻一代(从白雅萍到白美)(7)

童越在白家养伤期间和白美互生情愫,伤好之后童越又上战场了,两个人靠书信传情。童越写给白美的信被母亲截留,父亲给童越写信说白美已经结婚了。后来白美去台湾找童越却发现童越已经结了婚,在台湾生下童越的孩子后白美灰心地回到了大宅门。

得知这一切都是父母一手导演的,白美疯掉了。后来好朋友英玉给她介绍了一位歌唱家,白美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可这段恋情被自己的姐姐白惠搅黄了,再后来白美找了一个有钱的老头儿,老头死后他的儿女们把白美赶出了家门。回到大宅门的白美不忍母亲和姐姐的折磨,砍伤了母亲和姐姐,自己也攥着童越留给她的子弹郁郁而终。

大宅门年轻一代(从白雅萍到白美)(8)

看过这部剧的观众都会同情、可怜白美,把白美的不幸归咎于她的家庭。其实,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白美也有几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她当初和童越一起上战场,或许会成就一对幸福的革命伉俪;如果她发现童越不再来信之后,早一点去台湾,或许会扭转结局;如果她离开大宅门自食其力,也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她的任性,让她讨厌大宅门里的亲人,又不得不靠大宅门的钱财、食物维持生活。生活的眼泪,除了自己,没人会为你擦。

注:文章内容为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