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的原理,就是通过手工或者电针把染料刺进真皮里面,在刺进真皮里面的时候,破坏一些真皮细胞,使染料混合在破损细胞的周围,并且像写毛笔字的墨一样洇在纸上,染料会洇在细胞间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随着人体免疫系统进行自我修复,那些微小的染料颗粒会被大细胞吞噬,并长久的保存在那些细胞里。

洗纹身色料会浮上来吗(所用染料会以纳米颗粒形式长期滞留体内)(1)

图 l 纹身墨汁里的粒子从表皮移动到淋巴结。纹身墨汁一经注入,粒子要么通过血液或者淋巴液被动地传输,要么被免疫细胞吞噬,随后被储存在区域淋巴结。愈合后,粒子存在于真皮层以及引流淋巴结的血窦中。

9 月 12 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上的一项研究报道了,纹身的墨汁元素以微米粒子和纳米粒子形式在身体里移动,并到达淋巴结。该项研究由来自德国和欧洲同步辐射实验室(ESRF)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这是研究人员第一次得到有机/无机颜料以及有毒元素在身体里传输的分析性证据以及纹身用颜料的深入表征。同步辐射光束线在该项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 lμ-XRF 图谱识别并定位了皮肤和淋巴结组织区域内的纹身粒子。(a)μ-XRF 图谱区域的光学显微镜照片。纹身用颜料如图中红线所标示。(b)临近区域的 DAPI 染色即为细胞核。(c)μ-XRF Mapping 图显示了 P、Ti、Cl 以及/或者 Br 等不同元素。(d)图 c 中所有区域的μ-XRF 图谱。(e)皮肤、淋巴结、红宝石、锐钛矿以及红宝石/锐钛矿(80/20)混合物的 X 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图谱。

以前,对于纹身潜在危害的认知源自于对墨汁及其降解物的化学分析。Bernhard Hesse 解释,“通过可视性证据,我们已经知道纹身用颜料会在淋巴结传输。淋巴结被颜料着色,这是身体为了清理纹身入口位置而做出的反应。我们不知道的是它们以纳米颗粒的形式进行传输,这可能与微米颗粒有不一样的行为。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不知道纳米颗粒是如何反应的。”

研究团队利用 X 射线荧光光谱测试,在微米和纳米尺度上,定位皮肤和淋巴结里的 TiO2。在皮肤里,他们发现了微米尺度的颗粒,但是只有纳米尺度的颗粒才会传输到淋巴结。科学家还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评价了组织里纹身颗粒周边生物分子的变化。

洗纹身色料会浮上来吗(所用染料会以纳米颗粒形式长期滞留体内)(2)

图 l 第一作者 Ines Schreiver(左),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的科学家;共同作者 Julie Villanova(右),ESRF 的科学家。

科学家给出了与有毒元素和纹身用颜料的迁移和长时间沉积,以及与皮肤炎症有关的生物分子的结构性变化相关的强有力证据。下一步,研究团队将进一步研究纹身导致的不良反应,并研究这些反应与纹身用颜料的化学和结构性能之间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