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家产之争,比较有名的就属康熙的九个儿子争皇位了,《步步惊心》等电视剧把这段历史反复改编演绎,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什么能争皇位?“九子夺嫡”的来龙去脉又是怎样的呢?

清朝六大位大学士排名(清朝的这个九个)(1)

记得当年《雍正王朝》,饰演康熙帝的焦晃先生曾感慨,分析康熙这个人,真是个好父亲啊。此评价不虚。

康熙帝八岁丧父(实际年龄不足七岁),十岁丧母(指亲生母亲佟佳氏),且他的父亲顺治,活着的时候也未必重视他这个儿子(他说过董鄂妃生的皇四子是他“第一子”吗,那么包括康熙在内的前三个皇子……)。

或许因为这样的少年经历,康熙是很重视家庭和子女的。

清朝六大位大学士排名(清朝的这个九个)(2)

康熙帝一共有35个皇子和20几个公主,对这些孩子,他这个做父亲的都是很负责任地爱着、教育着——当然,方法是否有失当之处,是另外一回事。

所谓“九王夺嫡”,指的是康熙的九个年龄较大的儿子争当太子的事。历来人们都重视其骨肉相残的一面,其实,能够出现“九王夺嫡”,也是康熙帝教育成功的一个表现。

康熙帝对皇子们的学习非常重视,文才武功,都请最好的师傅教他们,且说这九王里,多数都是“学霸”,且有特长。

先说太子,也就是皇二子胤礽。康熙十四年(1675年),刚满一周岁的二阿哥胤礽被册立为皇太子,那时,康熙自己也才二十岁出头。

胤礽之所以这么早就被封为太子,一是因为他出身高贵,母亲是康熙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按照儒家正统观念,他是货真价实的“嫡长子”。

清朝六大位大学士排名(清朝的这个九个)(3)

二是赫舍里氏在生胤礽时难产而死,痛失爱妻的康熙特别看重这个孩子,才早早地就立为太子。

皇太子长大后,文通满汉,武熟骑射,深得父皇康熙的宠爱,常被委以祭祀、监国等重任。其他八“王”,实际上“王”是虚称,他们实际的头衔,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等。

皇长子胤禔,在康熙的成年皇子中年龄居长(前面四个皇子都早夭,没有进入排行),很早就开始参与政事,也很受康熙信任。

皇三子胤祉,文化水平较高,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书图书集成》就是他主持编纂的,在文化人中有很高的威望。

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不用多说,他的缺点很多,名声不好,但不得不承认,康乾盛世,没有他承上启下是不成的。

清朝六大位大学士排名(清朝的这个九个)(4)

皇八子胤禩,胤禛最主要的对头,单是这一点,就不可小视。他能团结皇九子、皇十子,甚至胤禛的亲弟弟皇十四子,在朝廷内外有“贤王”之誉。

皇九子胤禟,胤禩的铁杆,有两项特长,会外语,还喜欢搞发明。

皇十三子胤祥,胤禛唯一的铁杆,也是雍正朝最得用的亲王,雍正的很多政务,都交由他办理。

皇十四子胤祯,传说中康熙帝看中的继承人,也不用说了,能力差的,康熙怎么会看中。

说到这儿,“九王”之中,能力强的已经占了八个,只有皇十子胤䄉一个,似乎能力一般,不过他出身较高,母亲就是《甄嬛传》里所说的温僖贵妃。

清朝六大位大学士排名(清朝的这个九个)(5)

排行前十四个的,还有几个没参加夺嫡,皇五子胤祺、皇十二子胤裪,人比较老实,皇七子胤祐,有残疾,皇六子(胤禛的弟弟)夭折。

高阳先生在他的《红楼梦断》里说,康熙把皇十四子之前的皇子们看做“大儿子”们,事件发生时,他们都已经成年,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王府,而且也开始为父亲康熙“工作”了。

假如康熙是个普通的富家翁,有这么多成年的、有能力的儿子,肯定会为自己的教育如此成功而骄傲的。可惜,皇位只有一个。

“九王夺嫡”的缘起,是康熙废立太子。太子胤礽,各项“硬件”都堪称“完美”,却由于“父皇”的过分宠爱,逐渐养成了骄纵和暴戾的性情,动不动打人骂人、索要东西。

后来,由于“父皇”康熙一直很健康,丝毫没有让位之意,皇太子逐渐显露出了峥嵘面目。

清朝六大位大学士排名(清朝的这个九个)(6)

终于有一天,康熙忍无可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令其跪下,一边哭着一边数其罪状,越说越气,竟至哭倒在地。

后来,康熙正式昭告天地、宗庙,将皇太子废黜。这次废太子,对康熙的精神刺激很大,致使他一连六日六夜“未尝安寝”,一谈起此事就“涕泣不已”。

但是,麻烦还在后头,太子之位空缺,其他“八王”蠢蠢欲动。

首先“跳出来”的是皇长子。康熙帝命他看守胤礽,他居然说出了要帮父皇杀掉胤礽的蠢话,使康熙帝极为寒心,遭到了严厉的斥责。

皇八子胤禩在诸皇子中可能是能力最强的,他拉帮结派,与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四子胤祯结成“皇八子党”,并有许多有实力的朝臣作为外援。

清朝六大位大学士排名(清朝的这个九个)(7)

然而“皇八子党”很快就引起了康熙的警觉。有一次,皇十四子胤祯极力推荐胤禩,言语间不慎冲撞了康熙,康熙大怒,拔出刀来要杀胤祯,幸亏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才没有酿成大祸。

不久,皇三子胤祉揭发皇长子胤禔曾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皇太子。康熙开始怀疑胤礽此前的种种不当行为,可能是中了魔法。

而诸子的“夺位大战”更让他忧心忡忡:“日后朕躬考终,必至将朕置乾清宫,尔等束甲相争耳!”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将来我死了,你们(儿子们)一定会把我的尸身放在乾清宫不管,为皇位打得不可开交!”

清朝六大位大学士排名(清朝的这个九个)(8)

几个月后,经过反复考虑的康熙终于下定决心,复立胤礽为皇太子,以绝其他诸子之望。

皇太子复立,但是过了两年,又发生了皇太子潜通托合齐等人“保奏”自己早即帝位的事件。对此,康熙怒不可遏,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再次废掉胤礽的太子位。

康熙帝第二次废黜太子,不像第一次那么痛苦,而是“毫不介意,谈笑处之。”更有意思的是,此后多年,对立太子的事,他也绝口不提了。

不过,这第二只靴子总得落下去吧?皇位将来总得有人继承吧?康熙爷,您到底咋想的呢?未来的皇帝,胤禛,这时又在干啥呢?

“边读边看话历史”隶属红橙学院MCN矩阵签约自媒体,垂直历史领域,每日为您带来不一样的历史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