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导弹是德国以V字头命名的、意为"复仇武器"系列的第一个型号。由于其脉冲喷气发动机发出独特的嗡嗡声,又被叫做"嗡嗡炸弹"。从1935年起,希特勒为了重整军备下 令加快对这一技术的发展步伐,于是在波罗的海的乌采顿岛上修建了佩内明德试验场。该试验场不但是现代火箭及其武器的发源地同时也是"飞行炸弹"V-1这一世界上最早的 实用型巡航导弹(也称飞航式导弹)的诞生地。

二战各国航空燃烧弹(二战的产物嗡嗡嗡的飞行炸弹)(1)

可以看做是较早的巡航导弹(并非最早的巡航导弹,一般认为美国与1916年开始研制的"科特林飞虫 "为巡航导弹的先驱,"休伊特斯佩里自动飞机 "为巡航导弹的前身,另,英国于1920年研制的"喉"式巡航导弹 与"科特林飞虫"原理类似,而最早的喷气动力巡航导弹可以追溯到苏联在1933年开始研究的06/1型飞航火箭,于1934年5月首飞,同年9月,苏联立项06/2、06/3、06/4三种后续型号)

嗡嗡嗡的诞生过程:

从1935年起,希特勒为了重整军备下令加快对这一技术的发展步伐,于是在波罗的海的乌采顿岛上修建了佩内明德试验场。该试验场不但是现代火箭及其武器的发源地同时也是"飞行炸弹"V-1这一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型巡航导弹的诞生地。 早在1928年,德国人就开始研究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当然那时候的冲压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很低,不仅寿命短,而且振动大,在飞机上是无法使用的。到了1934 年,施米特和G.马德林一起提出了用这种发动机作"飞行炸弹"的方案,而且于1939年做 出了样机,只因当时达不到空军的要求(如射程达到80公里以上),加上精度和成本等原因,而未引起重视,被搁置一边。

二战各国航空燃烧弹(二战的产物嗡嗡嗡的飞行炸弹)(2)

二战爆发后,德军曾占领了法国,但在不列颠战役中遭到了英军的顽强抵抗。为了报复德国空军又想起了施米特和马德林的"飞行炸弹"。1942年6月由德空军工程师勃列埃领导,在佩内明德开始进行V-1导弹的研制工作。最早称弗赛勒Fi103或FZG76导弹,后来又称"嗡嗡"弹(因为在飞行中有"嗡嗡"之声),最后命名为V-1导弹。 1942年12月24日,V-1导弹的原型弹首次成功地进行了飞行试验,并计划于一年后投入使用,但是此计划被在德国兵工厂服劳役的法国人所发现,他们设法将这一情报报告了盟军。盟军经过对佩内明德试验场进行空中侦察,并拍了照片后,确认德军在研制远程秘密武器。

二战各国航空燃烧弹(二战的产物嗡嗡嗡的飞行炸弹)(3)

盟军的轰炸,主要在佩内明德东部,使V-2弹道导弹基地受到破坏,同时也影响到西部的V-1研制计划,使其首次发射试验和使用时间 推迟。直到1944年2月15日V-1才进行第一次发射试验,3月份便匆匆决定大批量投产。从此,人类最早的实用型巡航导弹问世,并作为德国法西斯垂死挣扎的杀手锏,曾大量用于对西欧战场的作战。作为一种初出茅庐的新型武器,虽然在技术上还不成熟,命中精度 和杀伤力不高,且遭到了盟军飞机和地面火力的有效拦截,但还是给英国造成了重大破坏和伤亡。

总之单纯就一种新型武器而言,V-1的优点是明显的:第一是成本低,能大量使用,不受天气和时间限制;第二是速度快,难以发现和拦截,第三是易损部件少,不易被击落,即使被击中自身也没有人员伤亡。尤为重要的是V-1的出现标志着一种全新武器的诞生,战后美苏等国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在V-1导弹的基础上开始了巡航导弹的研制和竞争,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武器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