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长与浮漂吃铅公式(漂组的灵敏度越差)(1)

有时候,我们在垂钓不同水深时,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水越深,漂组的灵敏度越低,而钓深水时,用吃铅较大的浮漂,子线配比的也比较大一些,但是会发现漂讯传导,也是越来越慢,换句话而言,就是越来越不灵敏,姑且先不看后果,我们至少要先明白是什么一回事。

竿长与浮漂吃铅公式(漂组的灵敏度越差)(2)

一、水越深,水线越长,水线越长,漂组灵敏度越低

什么是水线,漂座一直到铅坠的这段鱼线,都是在水面以下,所以叫做水线,当钩饵被触碰、吸食,这个外力,就会带动铅坠,然后通过水线把向下的拉力传导到漂座上,如果拉力大于浮力,漂就会有动作;这个过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问题就出在水线的距离上了,水深1米,漂长35厘米,如果子线25厘米,那水线可能在50厘米左右;如果水深是2米,同等条件之下,水线就是1.5米左右,如果水深3米,水线就是2.5米左右。

竿长与浮漂吃铅公式(漂组的灵敏度越差)(3)

数值可能略有偏差,但是问题应该不大,那么问题就来了,水线长度不同,讯号传导肯定是不同的,距离越长,信号越延迟,这属于物理现象;另一方面,鱼线超过一定的距离之后,必然是有重量、有浮力,但是影响会随着水线的距离延长,而越来越大,在水线50厘米时,就算是2.0主线估计也没多大的影响,但是水线长度到了2.5米时,就算是1.0的主线,水线长度导致漂组,灵敏度的差异,也会非常明显。

我们知道这个结论,并不是说不能钓深水,而是在垂钓深水的时候,一定是要使用大吃铅的浮漂,这样铅坠的重力大,就算水线长,有影响,也会被铅坠的重量克服,相对来说,漂讯略延迟的缺点,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竿长与浮漂吃铅公式(漂组的灵敏度越差)(4)

二、水越深,就越要强调饵料的状态问题

不管是搓饵还是拉饵,只要不是活饵和种饵,进水都会雾化,水深1米时,饵料在水皮,饵料在水底,如果不是散炮饵,估计体积减少的数量没多大,对漂组而言,影响也不会很大,水深3米时,一样的条件,在水皮,和到了水底,饵团的大小必然会有明显的变化,严重一点,可能还未落到水底,饵团都雾化完了,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做到钩饵沉底底钓呢?

竿长与浮漂吃铅公式(漂组的灵敏度越差)(5)

所以,遇见这种情况,必须要在调漂时,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不能钓目设定好之后,就算完了,要多打3~5次,多次测试,如果钓目没有变化,或者仅变化半目左右,那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计,认为是成功了。但是前提一定是水比较深,饵的雾化快,否则1米的水深,出现这样的问题,那肯定就不是饵的问题了。

竿长与浮漂吃铅公式(漂组的灵敏度越差)(6)

三、水越深,子线越粗,漂组越不灵敏

钓深水,必然不会选用太细的子线,要不然,3米的水底,钓上一条2两的鲫鱼,提竿到水面,用0.6以下的子线,硬提上来,十之八九会切线,因为水深,水压大,水的阻力势必也很大;所以有经验的钓友会选用粗一些的子线,但是问题就来了,水压不仅对鱼有影响,对矗立在水底的子线也有影响,比如子线柔软,我们调钓时,子线略弯曲,漂组偏顿,那钓深水时,鱼口是真实的。

竿长与浮漂吃铅公式(漂组的灵敏度越差)(7)

但是子线粗了,那问题就大了,水浅时,水压影响不大,就算粗点,硬点的子线,漂组调钝,也会切水、弯曲,但是水深了,水压的影响之下,就算漂组调钝,子线会在水压的作用下,依然矗立,就算会弯曲,也不会有多大的弧度,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假口比较多,而且整体漂组还偏钝。

在熟悉了水深、漂组、子线、饵重等若干问题以后,在野钓时,出现钓目变化、有漂相抓不住口,诸如此类情况,心里就能知道怎么回事,从而能有个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方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