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外婆讲古老的故事 你还记得小时候外婆讲的故事吗(1)

推荐阅读:《东北民间故事》

作者:李海生

对于很多有农村成长背景的80后、70后来说,童年的冬天或夏天夜晚,缠着外婆或奶奶给自己讲神话故事的回忆,是难忘的。那是停了电、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的纯真年代和慢节奏的世界。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业社会代代传承的集体记忆,也正在受到强烈冲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纯农业社会的劳作方式,那全家共住、世代同堂、夏夜院里乘凉、冬夜围炉取暖的温馨生活,正在消失,或者已经消失。生活的速度,渗透在人们吃、穿、住、行的各个生活缝隙里,农业生活“慢”的境界消失了。因“慢”而生成的故事也失传了。

李海生的老家在东北松嫩平原中部一个偏僻的乡村,那里的乡亲们把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至童话、寓言,统称之为“瞎话儿”。《东北民间故事》的作者李海生,痛心于民间故事的消失,利用各种机会接触寥寥无几的民间故事老人,历经四年时间,采访上百个乡村老人,请他们将记忆中太奶讲过的,几百年来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重新讲述。这种抢救性的发掘整理,使用东北方言采录,保持了原汁原味,语言通俗易懂,趣味性十足。上册由《传说由来》《鬼狐神怪》两个部分组成,下册由《惩恶扬善》《故事笑话》《睿智哲理》三个部分组成。书中内容包罗万象,上天入地,遐想联翩。文字是怎么有的?猴子的屁股为什么是红的?老牛为什么没有上牙?土地庙里为啥没有土地奶奶?邪恶的妖魔最后通通被消灭或遭受失败,通人性的鬼怪精灵,行人事,讲道义,知恩图报,助厄解困,是现实生活中善良事物的化身。每个故事里都潜移默化地发挥着益智、警世、励志的作用。

世间的一切一切,人们都要寻根问底。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特别是人类的童年时期,他们只能按那时的认识水平去解释。作者在第一辑中有写道:“人是从哪里来的?文字是怎么有的?猴子的屁股为什么是红的?老牛为什么没有上牙?谷子和稗子是怎么来的?渔网是怎么发明的?鸭子的嘴为什么是扁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今天出现某个事物的解释,可能并不准确,却为大家所公认;明天又出现另一种事物的解释,可能是正确的,但在长期传承中又发生了变异……这些不同时代出现的数不清的正确与不正确的五花八门的解释,便形成了有别于上层文化正史的下层民间历史文化系统,并分别以神话、传说、史诗和民间故事等艺术形态传承下来。

和传统的民间故事一样,《东北民间故事》中的狼精树怪等妖魔鬼怪,也不是一概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而是邪恶与善良、正义与非正义的化身,是两种不同力量的代表。如《门插棍儿钌铞子笤帚疙瘩来开门》中行骗吃人的狼外婆、《蚊子精》中专吃年轻人的蚊子精、《蜘蛛精》中网住采参房的蜘蛛精、《老毛人》中祸害的大小毛人,以及在寻媳妇类故事中阻拦陷害女婿的精怪们,都是现实社会中凶狠残暴邪恶势力和封建落后势力在文艺作品中超现实手法的反映。在善良的人们智慧和勇敢斗争面前,这些威风一时的妖魔鬼怪通通被消灭或是遭受失败,从而反映了广大群众反抗邪恶势力的决心和愿望。在《东北民间故事》中也有一些知恩图报排难解困的善良的精灵鬼怪,如《鹿妻》中为报答老猎人帮其分娩而为其生子的鹿精;《桦树精与狐狸精》中因为李光棍儿替她除掉吃其十八口人,而以身相许的狐狸精;《老虎妈子》中为报答李二媳妇治好它的爪伤,而为其捕送猎物的老虎妈子;《小狗报恩》中为报答王二救命之恩而变成大姑娘来侍奉他的天上神狗……就连《认孤鬼做亲娘》中的那个孤鬼,仅仅因为买卖人在她坟前哭了声娘感到温暖,也指点他掘出一坛金子。这类鬼怪精灵通人性,行人事,讲道义,知恩图报,助厄解困,是现实生活中善良事物的化身。

推荐人: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