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舅事迹的感触(二舅刷屏平凡故事如何打动人)(1)

近日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爆火网络。

对二舅事迹的感触(二舅刷屏平凡故事如何打动人)(2)

▲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截图

从小学习名列第一的二舅在十几岁因为高烧打针成为残疾,面对打击二舅没有消沉,他三天看会木匠做活,辗转到北京给士兵做柜子,亲手完成妹妹出嫁的家具,努力把养女抚养成人,后来他成为全村除了智能手机、汽车、电脑之外的所有物件的维修工……面对困难“二舅总是有办法”

二舅的故事真实、平凡,但是生动,让人看得入迷。作者入木三分的表达让人回味无穷,生动真实的细节让无数网友直呼“被治愈”、二舅“平凡又有力量”。

对二舅事迹的感触(二舅刷屏平凡故事如何打动人)(3)

对二舅事迹的感触(二舅刷屏平凡故事如何打动人)(4)

对二舅事迹的感触(二舅刷屏平凡故事如何打动人)(5)

▲网友观看视频留言

爱听故事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真实有趣的故事更具吸引力。

其实,新闻与故事具备很多相同的特质,新闻的故事化表达也成就了很多精彩的新闻报道。

对二舅事迹的感触(二舅刷屏平凡故事如何打动人)(6)

新闻与故事既有交叉也有区别

1.新闻与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二者都关注现实反映现实。新闻记者和文学作家都需要采访、采风来搜集信息,挖掘一些闻所未闻、千奇百怪的事情为新闻和故事提供素材。二者都通过人物与事件反映现实。

例如流传于中国民间的神话故事唐玄奘西天取经,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围绕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刻画的普通人在时代变革下的挫折与追求,这些故事与人物可能完全虚构,但却反映了社会某类人物的真实性格。

对二舅事迹的感触(二舅刷屏平凡故事如何打动人)(7)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剧照

其次,二者都关注人物的命运。关注人物的命运是故事的出发点,新闻报道同样也离不开当事人,当事人的遭遇与喜怒哀乐同样是新闻关注的话题。

再者,在叙述方面二者都以语言文字为工具,讲究一定的叙事技巧。二者都讲究结构紧凑、情节冲突、主题明确等,文学的写作手法新闻可以运用,新闻报道的事件可以成为编写故事的素材。

2.新闻与故事有着多方面的差异

首先,从本质层面来讲,新闻本质是信息,故事本质是艺术。因此新闻必须客观反映现实,要求真实、理性,故事则可以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其次,从功能层面来讲,新闻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这就要求新闻的语言力求准确、朴实、通俗、避免歧义,故事的主要功能在于让读者获得审美与娱乐,因此故事的结尾可以开放留白,让人掩卷沉思。

例如中国新闻网的报道《上海援青教师丁志伟:教书更要教“路”》,讲述的丁志伟初到高原缺氧的痛苦,为切实提高升学率主动请缨带领高三,晚自习后陪同学一起写作业等具体的故事,细节详实但准确精简。

对二舅事迹的感触(二舅刷屏平凡故事如何打动人)(8)

▲上海援青教师丁志伟课堂教学图片

再者,从叙事角度来看,新闻要求纪实,故事可以虚构。在新闻的叙事过程中记者可以引导当事人的叙述走向,但不允许加入记者个人的想象和判断,拒绝虚构,故事中人物与事件只要符合人物性格自然发展、故事演进的逻辑即可,作者可进行必要夸张与渲染。

对二舅事迹的感触(二舅刷屏平凡故事如何打动人)(9)

故事能虚构 新闻须真实

1.新闻要坚持生动与真实的统一

传统以严肃性见长的倒金字塔新闻结构已无法满足当下受众个性化的新闻阅读需求。而新闻故事化以文学的写作手法,讲究情节起伏,细致入微展示文章的情节与细节,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满足用户爱听故事需求,迅速引起了读者兴趣,风靡新闻界。

新闻故事化的本质还是新闻,因此一个优秀的记者不仅要努力挖掘新闻事件中具有人情味的因素,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主人公的境遇与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要坚守新闻真实性,做到真实与生动的统一。

经典电影《欲盖弥彰》讲述的美国著名《新共和》杂志记者斯蒂芬·格拉斯因选题新奇、文章有趣深受读者喜爱,直到他的一篇名为《黑客天堂》的纪实报道被质疑造假,大家才知道他的另一面:他在《新共和》发表的27篇新闻稿全部或部分造假。在斯蒂芬·格拉斯看来新闻读起来有趣才是最为重要的。

对二舅事迹的感触(二舅刷屏平凡故事如何打动人)(10)

▲《欲盖弥彰》电影海报

然而他忽略了真实才是新闻的生命,即便有较为感性的表述,也只是让新闻更加生动与真实。

2. 新闻要记者深入走访掌握真相

新闻故事化也绝非等于记者们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根据掌握的一知半解的信息合理想象,新闻工作者面对具体的新闻事件应尽可能深入现场、深入走访鉴别出事实的真相,将新闻作深作透,把有思考的新闻送到寻常百姓家。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记者不仅指的是专业新闻工作者。当下,很多自媒体编造的假新闻往往更加有模有样,真假难辨,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也更为严重,更要引起重视。

对二舅事迹的感触(二舅刷屏平凡故事如何打动人)(11)

故事化的新闻更有感染力

我国著名的新闻人穆青认为,新闻是一种叙事文,我们要鼓励和支持记者捕捉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生动、最活泼的新事物,鼓励记者探索最能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的新闻形式。

对二舅事迹的感触(二舅刷屏平凡故事如何打动人)(12)

▲穆青在延安清凉山照片

在坚持新闻真实的原则下,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不是一潭死水般记录新闻,而是要结构精巧、生动有趣的讲故事。

首先,一篇好的新闻要善于谋篇布局。记者采访获取的信息量是一定的,但面对相同的信息是倒叙最佳还是插叙为宜,是开门见山还是设置悬念,需要记者根据主题进行筛选,把握好基调,设置好结构。一篇结构紧凑、跌宕起伏的新闻更能引人入胜,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语言要生动真实。讲故事的框架搭建好之后,新闻能够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关键在于语言,语言要准确生动。首先要清楚展现事件前因后果,人物的内心变化。语言不能总是照本宣科生硬灌输,而是要通俗易懂,双向互动,但是任何的生动表述都不能损害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权威永远是生动的前提。

再者,内容要以人为本突出情节。故事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对人性、人情的探讨可引起共鸣。因此新闻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展现人的境遇,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往往能够运用细节聚焦典型突出主题。

对二舅事迹的感触(二舅刷屏平凡故事如何打动人)(13)

▲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剧照

二舅真实生动的故事,平淡艰辛又传奇的生活让人产生共鸣,文案最后的“一直往前看”“二舅总有办法”也激励了无数网友。

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认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故事化的新闻之所以能打动人,很关键在于其人情味的表达,张弛有度的细节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往往比枯燥的长篇报道更能引起共鸣,因此,在坚持新闻规律的前提下,可充分挖掘新闻的故事性能让新闻更加动人。

参考文献:

1.方毅华.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多重审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5):60-63 74.

2.舒文萍. 关于新闻就是"故事"的几点感想[J]. 新闻研究导刊, 2008(4):2.


作者:杨欣欣

编辑:杨欣欣、阚玉婷

责编:魏 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