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开学了该怎么安慰(萌娃们适应得怎么样)(1)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随着9月1日上海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开学,学生们回到校园学习生活已经近一周了,开学第一周,萌娃们适应得怎么样了?尤其是刚踏入新学校的“萌新”们,与新同学、新老师熟络起来了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了解到,开学首周,很多学校都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黄浦区巨鹿路第一小学,为了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心理老师每天都会给家长“投送”小贴士,为他们支招。

“每日一贴”让小一家长心里更有底

“要给孩子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几点起床、起床后干什么、几点看书……让孩子的行为和活动有一定的目的性。”9月1日开学第一天,巨一小学一年级的家长就收到了心理老师黄庆“投送”的小贴士,让家长们意外的是,“小贴士”里除了专业建议,也有对家长的鼓励:“要多鼓励、多赞美孩子,因为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给孩子自信和力量。”

9月5日,新一周的周一,“毛毛姐姐每日一贴”又如期而至:“多和孩子交流,说一说在学校上什么课了、喜欢谁、和谁一起玩了,教给孩子一些和同学交往的方法……”黄庆老师建议年轻的家长们,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尽量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孩子多表达。在给家长的鼓励中,她这样说:“从此刻起,要学会蹲下来和孩子平等地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指使孩子,因为我知道,强制打压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强烈的反抗。”

在巨一小学,心理老师面向一年级的“每日一贴”已经坚持了好几年,小贴士针对一年级小朋友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心理上的现象,对家长给出建议和指导,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内容,“现在很多家长都是很年轻的爸爸妈妈,他们在心理上可能也没有完全做好准备,所以小贴士在建议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怎么做时,也会给他们一些鼓励。”黄庆说。

有了心理老师的专业指导,小一家长们心里也更有底了。

各种活动全方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除了新入校的一年级,学校对其他年级学生的心理关爱也一点不少,各种活动、措施开学前后全方位关注、指导。

“整个居家线上学习期间,学校的心理辅导一直都没有断过。”黄庆介绍说,周一至周五每天她都会安排给学生咨询的时间,学校也会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排摸,“那么长时间居家学习,别说小朋友了,就是大人的心理状态都会发生变化,压力很大,包括亲子间也会有些问题,我们都会给他们开展咨询。”

除了心理咨询,开学前,巨一小学在线上对家长开展了辅导,建议家长提前给孩子做一些计划、规划,带着孩子回忆一下之前在学校里开心的事情,让他们对学校充满期待。同时,也提醒家长多些时间陪伴孩子,在开学前后细心观察,除了心理方面也要注意孩子的生活方面。

与此同时,开学前学校也给全体老师进行了培训,针对开学后小朋友可能会出现的不适应的情况,让老师学习应对的方式方法。“我们建议班主任老师重点关注三类孩子,一是疫情期间遇到过突发事件的孩子,二是以前在学校排摸过的孩子,三是家庭发生过变故的孩子,心理老师每天中午都可以对这些孩子做一对一的咨询,班主任也会和家长沟通交流给些指导意见,如果觉得问题解决不了,心理老师会进一步指导。”黄庆说。

黄庆透露,阔别校园近半年,学生们其实都很期待回到学校,所以开学后,大多数学生都很兴奋,“个别比较内向的小朋友,因为长时间在家,开学后会表现出一点退让的行为,比如在和同学们重新建立友好关系时,可能会有些胆怯。也有个别学生,居家线上学习期间一直是和长辈生活在一起,老人比较宠,所以以前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已经克服掉的一些问题这段时间又出来了。”她表示,针对这些情况,老师都会及时进行指导帮助。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家校要形成合力

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各学校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巨一小学,除了德育方面的开学第一课,学校还给学生准备了心理方面的开学第一课,“今年特别做了一期‘这个学年我是最棒的’,让小朋友许下愿望,给他一个新学年的期待,然后再给他们鼓励。”除此之外,学校每周还会有“毛毛姐姐讲心理绘本故事”,对学生开展一些团体性的辅导,“我会把绘本里和心理有关的内容,转换成小朋友易懂的方式,结合当时发生的一些事件或大家都有一些心理现象时,和他们进行交流。”

黄庆认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家校要形成合力,因为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背后可能是家庭或父母的问题,“所以我们建议家长,第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情况,第二要多陪伴孩子,第三要多鼓励孩子。”黄庆说,开学后,有些家长觉得把“神兽”投送到学校了,自己可以轻松了,但学生回到学校只是学习模式、生活模式的转变,家长还是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心理情况。“另外,多陪伴、多鼓励孩子也很重要,很多年轻家长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很长,小孩子其实很希望父母和自己玩一些互动游戏的,但当妈妈在看手机、爸爸也在看手机时,他可能也就只能抱起iPad玩游戏了,所以家长还要尽量拿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