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孩子问了这个问题,不算有普遍性吧,但这种情况也确实存在。

说实话,我也见过一些小学成绩还不错的,到了初中不适应,但也只是成绩不再突出,考个80%的分数或者70%的分数还是有的,提问者可倒是好,直接不到20%的得分率。

我分析你可能有两个问题:

一个是你小学数学根本就不好吧,很多学生真的是蜜汁自信,总是跟我说他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挺好的,或者学的还可以。

你去看他的成绩,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90 甚至95 ,很多家长也会被这样的分数所蒙蔽,觉得自己的孩子成绩不错,实际上,小学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你看到你孩子90 ,你没看到他们班有多少个90 。

我现在一般都会问家长,孩子有没有参加过奥数竞赛,如果没有参加过奥数竞赛的话,校内所谓95 我只能认为是一个成绩还算不错的孩子,离什么学霸还有很远一段距离。

当然,这总是比校内考个70多分的要好一些,但你认为考95分的就一定比考70多分的在七年级有优势,那就错了。

小学数学或者说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相比初中来说要少很多,只要这个孩子在小学阶段稍微正常点儿,不是那么的淘气叛逆,跟着学校的节奏走,考个80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你看学校里那么多考90 的就知道了,也就是说,小学阶段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在相当大的比例下决定了孩子的成绩。

但是到了初中,不仅仅要有好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习惯,还要实打实的会学习,善于练习和复习。

二是孩子可能完全跟不上初中学习的节奏。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先看看七年级就学了些什么就知道了。

初一数学40分还有救吗(初一数学28分还有救吗)(1)

初一数学40分还有救吗(初一数学28分还有救吗)(2)

大家一起看看这七年级到底学了些什么?

首先,学习内容和小学相比确实是多了很多,这么说吧,一个有理数,就包含了很多全新的概念,一个七年级上册所学的知识点,应该是大于整个六年级,甚至加上五年级的知识点的。

这就给孩子的学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以前可以按部就班的,轻松地面对课程,现在不同了,先不说难度吧,就是这个量上就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有点儿应接不暇的感觉。

其次,学习的内容上都很新,你看到的是有理数,里面包含了数轴,绝对值,而且这些题目的类别完全不同于以前小学学的应用题,部分类型题出的还很难,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就我所了解的,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尽管在小学成绩尚可,但是到了初中,不仅仅是数学跟不上,连语文,英语,地理,道法全部都跟不上,倒也不是说这些学生学习能力不够,而是一开始的时候步伐就乱了,就很难跟住前面的队伍了。

还有一部分孩子,属于后知后觉型的,人家都拼命的往前跑了,他还在后面慢慢的走,甚至东张西望,等期中考试了,才发现成绩完全不行,不仅成绩在班级倒数,分数也是一片不及格。

对这种学生,我的建议是,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好好谈一次,找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然后梳理一下策略,轻装上阵。

比如说纠正学习习惯,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就小学那么一点儿学习量来说,即使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上也不会出现很大的差别,但是到了初中,学习习惯不好就会放大这个差距。

还是我上面说的,时间紧了,节奏快了,你的习惯不好,势必效率不高,最终一定会反映在学业成绩上的。

不管哪种情况,肯定还是有救的,毕竟才七年级。但在补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心急,不要觉得既然七年级不难,就应该立刻把成绩提高起来,分数提高都需要一个过程,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去努力,慢慢的会有效果的。

第一,不要再去考虑分数了,看课本,仔细研读课本,把所有的概念都弄清。

不要急着刷题,就这个水平也刷不了题,估计做一道错一道,还有好多是看不懂题的,所以现在不要去问上哪个辅导班啊,看什么教辅啊,就是告诉你考试原题,他也考不出什么好成绩。

所以干脆老老实实看书,把书本看明白,看透彻。

七年级讲了很多新的概念,不算很难,但由于比较多,容易搞混。比如说单项式的次数,多项式的次数就容易搞混,单项式的次数和单项式的系数又容易搞混。

再有就是几次几项式,同类项,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当题目中说要合并同类项的时候,说明这些单项式之间的字母,字母次数是什么关系,这个要搞明白,否则没法做题,但同时一旦你搞明白了,这些题又都是送分题。

第二,把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全部做一遍,特别是例题要跟着课本推导出来。

不仅仅要看课本上对知识概念的阐述,还要对照原题去看例题推导和例题讲解。先不说很多中考真题都是课本例题的变形而来,就说这些例题,他都是代表一种类型题的,他的解法都是非常的经典,证明过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思路引导都是非常到位的。

不仅仅是七年级要这么学习,到了八年级,九年级,以及整个高中数学,大学数学,都要把课本的例题非常认真地学习几遍。

课后的习题也要认真去做,很多同学可能会反映,我们学校布置的作业都比课后习题难多了,练课后习题有用吗?

我告诉你,不仅有用,还非常管用。

一方面,课后习题是对课本上例题学习的一种巩固,通过练习课后习题,更容易快速掌握课本上的例题。

另一方面,课后习题的难度不大,是适合把题目的解题初步思路转化为解题套路的,一定量这样类型的练习题做完后,基本上学生就能够掌握一些基础题型的解题套路了,那么在考试中,至少一些送分题还是可以拿下的。

第三,把每次单元测试卷里的题目弄明白。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固然重要,但所有的知识都是慢慢积累的,所有成绩上的突破也都是一点一滴的积累的。

所以如果想在期中考试或者期末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平时的单元测试一定要重视起来。

而且相比于期末考试,平时单元测考的内容相对单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考得更有针对性。

从你现在的成绩来看,我估计单元测试也是整面的不会做,没关系,慢慢来,把不会的题目都整理起来,不着急做其他教辅材料,从单元卷开始刷,每个周末回家就把这张试卷里的不会的题目一个一个的过关,做不出来就问老师,不要不好意思,分数这么差就要脸皮厚一些,也可以问问同学,反正找到一切机会把单元测试搞通关。

基本上通过这几步,你的成绩应该能够保持在60分以上,甚至到70分,等到了这个分数并且能够比较稳定的话,我们再来谈一谈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我是优博数学,中科院理学博士,关注我带给你更多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方面的干货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