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永兴号”盾构机成功“贴身”穿越湛江海湾大桥海滨路立交桥,盾构机与立交桥墩柱桩基础净距离仅0.9米,侧穿掘进施工过程安全平稳有序,湛江湾海底隧道施工建设又取得一节点胜利。

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开挖介绍(广湛高铁永兴号)(1)

广湛高铁正线全长401千米,设计行车时速350千米,线路起于广州火车站,途经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市,终至湛江北站,工程总投资约998亿元,为广东省内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高铁项目。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全长9640米,其中盾构段7551米,开挖直径14.33米,管片外径13.8米,内径12.6米,是我国目前独头掘进距离最长的高铁穿海盾构隧道,该项目由广东广湛铁路公司投资建设,中国铁路设计集团EPC总承包,中铁十四局集团施工。

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开挖介绍(广湛高铁永兴号)(2)

此次穿越的湛江海湾大桥海滨路立交桥车流量大、地下管线多、立交桥下方的中澳友谊花园景点游客众多,周边环境复杂,对盾构机穿越施工精准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既有海滨路立交桥为四跨连续梁,桥面行车道宽8.5米,下部结构为矩形墩柱和桩基础。为保证盾构机顺利穿越,项目部团队精心策划统筹,对穿越事项进行精细安排,反复对立交桥周边环境、地层地质、施工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分析,联合交通局、业主、设计、总包部、监理、大桥管理处等多家单位对专项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进行内外部讨论及专家评审。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项目部穿越施工前在中澳友谊花园绿地内设置试验段,采集地表沉降和地层深孔测斜数据,精准确定盾构机掘进参数。同时对桥桩及穿越区二次加固,设置3处临时钢支墩对桥跨结构进行二次保护,并在立交桥结构上和穿越区域设置多处监测点,全天候自动采集监测数据。

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开挖介绍(广湛高铁永兴号)(3)

据盾构总机械师蔡明聪介绍,春节期间,200多名建设者留守工地,把假期变成“工期”,利用春节“连续干”“加油干”,保障盾构施工不停工。盾构施工人员对盾构机进行了常压换刀以及检修保养管路环流系统、机械设备等工作。在掘进过程中,海滨路立交桥采取临时交通管制,严格落实穿越立交桥前的准备和保护工作,为安全平稳穿越立交桥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1月27日开始进入立交桥穿越区域,项目团队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安全巡查,严控盾构机掘进参数,盾构技术人员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增加克泥效填充工艺,力争穿越期间地层零变形、地表零沉降,对立交桥结构零影响,确保整个穿越过程万无一失。至2月2日,临时交通管制结束,交通恢复。

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开挖介绍(广湛高铁永兴号)(4)

目前,“永兴号”盾构机成功穿越海滨路立交桥后,已累计掘进4356米,攻克了进入湛江主城区的第一个重难点,为新一年安全平稳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永兴号”盾构机将长距离下穿城市主干道,多次下穿市政管线。道路两侧建构筑物密集,隧道埋深从30.7米逐步减小至4.7米,盾构施工地层沉降与变形控制将是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据悉,广湛高铁通车后,将实现广州中心城区至湛江中心城区90分钟互达,对粤西地区高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地位,对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北部湾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张朋飞、王浩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张朋飞、王浩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