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是在公元753年罗慕路斯建立罗马城之时,罗马城邦还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国家,仅仅占据亚平宁半岛中部的一隅之地。然而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国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之中却征服了地中海附近的广阔欧洲地区,在屋大维成为罗马帝国皇帝的时候,罗马帝国的疆域已经达到了极盛。
因此,最初的罗马很难说有明确的边界。由于罗马军队在扩张时期所奉行的策略不是防守而是进攻策略,因此他们倾向于使用暴力来镇压被征服地区的叛乱和抵抗,因此罗马军队入侵不列颠群岛之后,一位蛮族酋长这样哀叹罗马帝国的统治:“罗马人使用暴力创造了一片荒地,却将其称之为‘和平’。”
然而在罗马帝国初期,罗马帝国的扩张已经达到了极限,帝国漫长的边境线随之成为了巨大的压力线。伴随着古日耳曼人、古斯拉夫人蛮族对罗马帝国边境的骚扰,罗马皇帝意识到,帝国不可能长期维持对外扩张的态势,维持现有疆域的稳定才是重中之重。那么,古罗马帝国的防御体系是如何构成的呢?
罗马防御体系之源:简单有效的罗马城墙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古代欧洲,以城墙防守游牧民族的入侵似乎都是一种共识,在这一方面秦始皇所修筑的万里长城可以说是杰出之作,《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这样评价长城对于游牧民族防御的有利之处:“修筑长城有五大益处:第一,防止游牧民族的长驱直入;第二,居民放牧不会受到抢掠;第三,减少平时不必要的军事防备;第四,登上长城可以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打击游牧民族;第五,长城经年累月都可以作为永备工事来防御入侵。”
而在古罗马帝国的历史上,长墙(长城)也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不列颠北部的哈德良长墙了。罗马帝国入侵不列颠群岛之后,很快征服了不列颠南部地区,但是对于北部的苏格兰人却毫无办法。对此,著名的哈德良皇帝曾经亲自前往不列颠北境巡视,随后动用了罗马帝国三个军团的兵力,花费了6年时间完成了这堵长达120公里的长墙。
从建筑格局来看,哈德良长墙的人工防御体系可以说十分完备:长墙外围是高达160余米的石制瞭望塔,用于监视苏格兰人的动向;在瞭望塔的脚下,是一条宽约9米、深约3米的壕沟,在壕沟的后面是一堵高达6米、厚为3米的石质城墙,正是它将瞭望塔和壕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哈德良长墙坚固的防御体系。
当然,再严密的防御体系也需要有军队的支持和维护。哈德良长墙的背后就是罗马军队的驻地,他们通过瞭望哨来严密监视苏格兰人的入侵方向,并且通过哨兵、道路巡逻等方式加强情报联系,可以说是古罗马城墙防御体系的典范之作、
那么古罗马帝国其他地区的防御体系是不是也和哈德良长城一样坚不可摧呢?这一点就值得商榷了。举个例子,在古罗马共和国末期,帝国莱茵河附近的人工防御体系十分简陋,由于条件有限,罗马军队在当地使用杉木栅栏、禁牧区以及简陋的木质塔楼来防御日耳曼人的入侵。
直到马克·安东尼担任高卢总督之后,这里的简陋防御工事才被强制要求“哈德良长墙化”,对此安东尼还在原先的防御工事外修筑了60公里的安东尼城墙,但是随着安东尼在后三头争霸之中的落败,这段新修的城墙也很快就被罗马军队所废弃了。除此之外,在北非占领地,罗马军队的城墙防御也是使用木栅栏和木质哨塔所组成的线性防御工事,这些简陋的防御工事被罗马军队称之为“墙”。
虽然修筑得越坚固的工事,其所能达到的军事防御能力越好,然而当时罗马帝国漫长边境线上所采用的大部分城墙模式却十分简陋。不过从实际情况上来说,它们所发挥的军事作用也简单有效:由于当时马上游牧民族的军事发展水平并不高,因此只需要木质栅栏以及少量的罗马军队就能有效威慑入侵者;与此同时,这些简陋的防御城墙能够很好地限制游牧民族的机动性,使得罗马军队在面对蛮族的小型骚扰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罗马帝国防御体系之基: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典故,出自于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公元407年,西罗马皇帝霍诺冤杀名将斯提里科之后,阿拉里克兴奋之下说出了这句著名的谚语:“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可见当时的罗马帝国内部有着极其发达的交通运输基础,而罗马帝国宽阔的大道也对罗马边境防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由于罗马帝国的不少地区的防御体系都是以道路、栅栏和瞭望塔所构筑的,驻扎在防御工事之中的罗马军队需要强大稳定的后勤供给,因此当时的罗马帝国十分重视对商业和军事道路的基础建设。从罗马道路的修建方式上来说,罗马帝国对于道路的设计要求十分之高,其设计之精密也在世界古代历史上首屈一指。在设计道路之前,古罗马军队的测路员需要使用复杂的仪器测量道路,比如说使用日晷是用来确定道路方位的,还需要使用地层仪和量角仪来测量地形下面的剖面,以此来确定地基的深度。
而在确定基本的架构之后,罗马人修筑道路的材料和过程也十分精细,首先工人们要照着事先已经刻画好的基线,使用深犁在土地挖出一个深约1.5米的路基;随后,罗马工人们要在路基填充4种路基材料:首先最下面需要使用碎石混合砂浆作为基础,而第二层使用砂浆混合鹅卵石做成不透水的隔层,确保地下水和地上水不会破坏路基;第三层使用石灰和沙土混合,确保路基的平整,并且随后还要使用重物压实;而最后一层更是体现了罗马人高超的修路水平,他们使用碎石块将整座道路铺成中间略微凸起的路面,使得雨水能够沿着石块流向路边的排水道。正是这样的道路保证了罗马军队辎重运输和情报传输的效率,并且其中一些道路直到今天也依然被欧洲国家沿用。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已经形成了以29条主干道为主、320条联络道路为辅、全长7.8万公里的完备道路体系。发达的交通运输不仅保障了罗马军队边防的后勤供应,还使得罗马帝国与各个行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更为密切,无形之中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罗马帝国防御体系之本:罗马军团的部署方式如果说罗马道路是罗马帝国防御体系的基础,那么骁勇善战的罗马军团就是罗马帝国线性体系的防御根本,因为在古代欧洲军事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没有什么基础设施能够完全取代人在战争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古罗马帝国初期,帝国已经扩张至版图领域的极限,因此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开始修筑线性防御工事使让长期征战在外的罗马军团的士兵们在边境上稳定下来,因此罗马军队全部被统治者部署在帝国边境,国内只剩下了禁卫军和少量城市军团。
固然,这种将军队全部部署在边境的方式使得罗马帝国能够维持后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这样的防御模式也并非无懈可击。在帝国兴盛的前提条件下,这种防守模式无疑是最为科学合理的,罗马军团长期遏制着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入侵,使得罗马帝国的统治维持了数百余年的时间。然而一旦帝国内部爆发起义,或者遭遇统治危机,这样的防御模式就很难继续维持下去。
其实早在罗马共和国末期,这种防御模式的弊端就已经彰显出来:在斯巴达克斯起义之时,由于罗马军团的大部分兵力全部被部署在边境,因此罗马元老院只能让两位没有带兵经验的执政官带着不满2万人的罗马军队去镇压12万人的起义军队,如果不是斯巴达克斯的决策出现问题的话,就连罗马城鹿死谁手也尚未可知。
由斯巴达克斯起义对罗马防御体系的影响我们可以得知,这种依靠城墙体系,将大部分军队部署在帝国边境的防御模式,只有在帝国稳定时才能依靠强大的国家财政得以维持,而一旦罗马帝国内部出现衰落和分裂时,这种防御模式就会迅速失效。公元3世纪起,罗马帝国内部爆发了“五十年内乱”,连续更换了26位皇帝,在内乱之中罗马帝国内部消耗了大部分的力量,,北方的日耳曼人趁机对发动多次入侵战争,使得罗马帝国很快丢失了高卢等广大领土。
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罗马军队进行了地方化改革,给予了边境上的军团更大的权力,使得他们拥有了在当地募集士兵的权力。虽然有学者指出,罗马军团的蛮族化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个时期罗马帝国军团的战斗力十分低下,借助蛮族士兵的力量可以立竿见影地提升罗马军团的战斗能力。
不过从长远方面来看,罗马军队的改革也加速了罗马帝国原先以“城墙、道路和军团”为核心的线性防御体系的崩溃,因为这只军队一来不能很好的保护平民的利益不受侵犯,二来他们只为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确切的说是罗马元老院以及罗马皇帝服务,而帝国又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使得罗马军队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罗马统治阶级贪得无厌的需求。在吏治败坏、贪污成风的罗马帝国后期,这种改革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罗马帝国财政体系的彻底破产,失去了财政支持的帝国防御体系也随着日耳曼人的入侵而迅速土崩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