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部电影,很多观影者认为太过平淡。其实这点电影的精彩之处,更多的体现在画面和风格上,要进行多维度的解读,才能明白导演的良苦用心@讨喜的鱼


这部电影是由韩国著名导演林大迥执导,2019年在韩国上映,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1分。该片最开始的名字是《满月》,后来改为《致允熙》。值得一提的是,允熙这个名字是导演母亲在谈恋爱的时候,曾经用过的名字,这也是为了纪念母亲曾经的一段感情。

电影讲述了中年母亲允熙,离婚后独自带着女儿新春,过着平淡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新春偷看了一封从远方寄给母亲的信。她把这件事藏在心里,提出带母亲去信中提到的地方旅游。那个地方是允熙初恋居住的地方,允熙怀着美好的期待。新春带着男朋友和母亲允熙,踏上一段浪漫的旅行。

导演把整篇故事放在一段旅途中,以一封情书为线索。以允的初恋,贯穿整部电影。在我看来,电影刻画了三个不同的女性,对于爱情的态度。

对于影片的情节,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从这方面出发,未免显得有点单薄。因此本文我将从“创作风格、人物塑造和主题呈现”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部剧情电影的魅力所在:

致允熙结局(从创作风格人物塑造)(1)

01.创作风格:简单的叙事风格下,诗意的画面,呈现导演唯美的创作风格

致允熙记录了一直以来习惯母亲角色的允熙,跟随女儿踏上寻找初恋的故事。林大迥作为一名男性导演,坦言在拍摄女性的故事时,有很大压力。在拍摄手法上,除了固定的镜头以外。还在这部电影中,加入了很多舒缓的画面。通过动态和静态的冲动,来制作出节奏感。

电影中素雅的色调,细腻的拍摄手法,也呈现出导演对这部电影的思考。看导演是如何利用,电影中的物件,来呈现出独特的创作风格

①情书为线索:为三个人出行提供契机,带动剧情的发展

整部电影以双方的来信为线索,在电影中允熙和初恋还保留着来信。从信中可以看出,两个人虽然很想念对方,但都保持着克制,从中也能看到这是一段隐忍的爱。

在纯的父亲去世后,她写了一封信,被姑妈偷偷寄了出去。在电影中出现了两封信的内容,一封是纯寄给允熙的信,在信中提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告诉允熙现在和小姑,一起住在日本的小樽。在信中流露出对她的想念,但因为允熙已经结婚生子,所以不忍心打扰她。

允熙收到信后,也给初恋回了信。在信中她提到和她在一起的时光是幸福的,她认为两个人都没有做错什么。在信中还提到了女儿新春,至今没有勇气跟女儿提起自己的初恋。

导演以寄给允熙的信作为电影的开头,用信的内容,让观影者明白两个人之间的情感。而这封信碰巧被允熙的女儿看到,才有了女儿带允熙去找初恋的旅途。电影第一个镜头,雪中行进的火车,窗外是一片大海,这种诉说的形式和环境的渲染,借助细腻的画面,带给观影者内心的平静。

在我看来,以一封信的开头不算新奇,但信的内容和素雅的色调相结合,呈现宁静悠远的感觉。如同在寒冷中的温暖,情感表达更加细腻。

致允熙结局(从创作风格人物塑造)(2)

②大雪和月亮贯穿始终,跟随情节的变化

整部电影中,大雪和月亮是贯穿始终的。影片一开始,姑姑悄悄寄信时,就说了“这雪什么时候才能停呢?”

允熙和女儿准备去泡温泉的时候,这时的镜头给了天上的新月。纯和姑姑看着月亮,又感叹“这雪要下到什么时候啊!”在允熙的女儿和纯的姑姑撮合下,两个20多年没见的恋人,终于在月下相见。两个人背向越走越远,直到最后天空出现了满月。

接着纯和姑姑的背景又出现了在画面中,姑姑看着天上的月亮,又说了那句“这雪什么时候,才能停啊!”

在这部电影中,两个人的情感都是属于压抑的。直到最后,这份情感也没有爆发出来。电影的结局是两个人越走越远,两个人还是不能够在一起。这段曾经的情感,也走到了终点。

我认为整部电影中的月亮从缺到圆,也代表着人到散到聚。但我们都明白,当月亮圆的话,接下来又是缺,两个人也将一次分开。在月光下过思念彼此,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致允熙结局(从创作风格人物塑造)(3)

02.人物塑造:三个女性不同的爱,导演以鲜明的人物特点塑造

整部电影围绕新春和母亲允熙,还有允熙初恋纯三人展开,这三个人的爱是不同的,特点是很鲜明的。导演把这三个人的人物性格,通过信、对话等形式表达出来,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

①允熙的爱是克制

允熙带着女儿新春在韩国生活,她在食堂工作,而且跟丈夫已经离婚。新春的毕业旅行,故意策划在日本的小樽。允熙又激动又忧伤,她想去问候,但又要克制自己。最后还是忍不住,来到了纯的住所,看到纯从房间里走出来,允熙不敢呼吸,不敢正视,内心不知所措。

允熙坐车过去的时候,她回忆起当初那段感情。新春告诉妈妈,来约定的地方吃饭。允熙感觉到熟悉的味道,曾经的爱人就在眼前。但在那一刻,两个人没有拥抱,没有任何的身体接触。只有一句好久不见。

对于允熙来说,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小女孩。她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新春。这份爱经过了20多年,早已经没有当年的炽烈。剩下的只有相见一面的愿望,当两个人相见后,她也放下了这份爱。在对待这份爱的时候,允熙学会了克制。

②纯的爱是深沉

纯跟姑妈居住在日本小樽,纯是宠物医生。她喜欢安静,但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她喜欢写信给允熙,向她诉说自己的生活,但从来没有寄出去过。分别了20多年,习惯了孤独。

她总是一个人,身边的朋友总是催着她谈恋爱。但她总装作不在意。可以看出纯是放不下允熙的,但知道允熙已经结婚,她选择了不打扰。把这份爱更多的放在心里。

纯虽然很想允熙,但只是写信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没有打算寄出去。纯明白不能带给允熙幸福,两个人是没有结果的。深沉的爱在沉默中诉说,也是这部电影动人的地方。

③新春的爱是勇敢

新春收到了纯姑妈寄来的信,新春在这封信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情感。她没有选择告诉母亲,而是跟男朋友偷偷打听母亲的一切。

新春的男友是一个活泼有魅力的男孩,而新春同样性格开朗。为了帮助母亲和初恋见面。策划了一场毕业旅行,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跟母亲不同,新春表达爱的方式是很直接的。

跟母亲允熙和纯两个人的爱相比,新春则要勇敢得多。她对男朋友的情感,大多是直接表达出来。看到母亲曾经放不下的爱,也选择帮母亲走出来。

在我看来,这三个人不同的爱,不仅出现在电影剧情中,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对待爱情的不同看法,也决定了这段感情的成败。因此,导演从这三个女人的情感变化入手,让我们更容易联想到现实。

致允熙结局(从创作风格人物塑造)(4)

03.主题呈现:基于电影《致允熙》的剧情内容,我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爱情理想的三点思考:

这部电影以两封信作为线索,开启了一段新春和男友陪着母亲,找回初恋的剧情。其中剧情的主题不是聚焦在母爱,而是讲述允熙个人的故事。

允熙最后的选择是重新投入生活,再次面对女儿的镜头时,她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在第三部分,我就分为三点谈谈对爱情、理想的现实思考

①爱情和现实的冲突矛盾,是现实的一大困境

在电影《致允熙》中两个人不能在一起的。这段感情,在一开始就不被人接受。因为这段感情,允熙被家人说是神经病,虽然曾经是恋人,但因为现实和爱情的冲突,最后还是分开了。

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很多现实问题而错过的爱情。而初恋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美好的。因为当时可以不用过多的考虑现实,但到了要结婚的时候,这时考虑的更多的是现实问题。

遇到一个喜欢的人不容易,但现实和爱情,同样是要考虑的。对于一份没有结果的爱情,还是应该有它的归宿。对于一段错爱的爱情,也要学会放下。

②不要为了孩子,给自己留下遗憾

在电影中,母亲为了孩子,而不敢告诉她曾经的这段恋情。而新春为了让母亲放下,决定让她们见一面。新春问母亲是为了什么而过,而母亲回答为了子女活着。但其实女儿并不想母亲为自己而活着,暖心的女儿最大的心愿是母亲开心。

这是一部很温馨的电影,都在为对方着想。母亲为了女儿着想,而女儿同样为母亲着想。连曾经恋爱的两个人,为了不打扰对方的生活,也是不会主动找上门,而是选择默默的关心。但对于两个人而言,都没有放下,反而成为了一种遗憾。

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有这种父母,打算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幸福。但这并不是孩子想要的,作为子女,也想要父母能够幸福,为自己而活,不给自己留遗憾。

致允熙结局(从创作风格人物塑造)(5)

③学会放下,重新热爱生活

结尾看到允熙如重获新生般的笑容,那一刻或许明白了什么叫做生命的意义。人生总是会错过一些东西,有的时候,命运给我们开了玩笑。这份恋情不被别人接受,两个人都想见对方一面。

但又彼此克制,因为女儿新春,两人虽然只是见了一面,但却不给自己留遗憾。也许见过面后,两个人都可以放下,给彼此重新开始生活的契机。允熙拍照片,去递简历、去找新的工作,去开启生活,和哥、前夫做了道别,直面生活。这段旅行,让雪净化了内心,

在我看来,每个人的人生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遗憾。但有的遗憾,是可以弥补的。对于不能挽回的,也要学会放下。趁着年轻,让自己少留点遗憾

总结一下:

在我看来,致允熙不仅仅是一部剧情电影。其中蕴含着对于爱情的感悟,是一部适合在冬日观看的暖心电影。勇敢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面对糟糕的生活,因此,本文从三个角度,向大家展示了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电影的结局是允熙,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这段旅程,让她放下过往的执着。在未知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但最终要学会和自己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