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立法改革:公元1766年,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组织个五百多人的立法委员会,想通过编纂新法典的方式,引进欧洲启蒙思想来达到巩固皇位的目的。结果,激起10万民众参战的起义。

公元1773年,来自俄国游牧社群哥萨克的普加乔夫假扮前任沙皇彼得三世,带领80个哥萨克人,进攻顿河附近的雅伊克城堡。从此揭开了一场历时两年之久、席卷俄国大部分地区的普加乔夫起义。

普加乔夫起义最终的参战人数达10万人众,约有俄国四分之一的农民参与了这场起义。

那么,这位普加乔夫到底何许人也,他又是如何引发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的?

普加乔夫出生在俄国一个底层群体哥萨克。这一群体多数沦落为农奴或者被迫参军,普加乔夫只是万千服役军之一

1825年沙皇(借沙皇之身反沙皇)(1)

年前,俄国与土耳其的争霸之战进行到了关键时期。为了引诱敌人进入埋伏圈,女皇的贵族兵团命令普加乔夫所在的哥萨克部队充当前锋,深入敌军内部,充当炮灰。结果,数干名哥萨克部队沦陷,普加乔夫侥幸逃过一劫。从此,他下定了起兵反叛的決心。

这天,就在雅伊克城的一个客栈里,普加乔夫遇到了一群刚刚发动小规模暴动失败的哥萨克人。普加乔夫听到他们的抱怨,说缴纳不起政府判处的巨额罚金,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这个消息让普加乔夫灵机一动,他決定利用这群同命运的人起兵反叛。方法就是自己谎称前任沙皇彼得三世,要带领他们推翻现任卡捷琳娜二世的统治。

11年前的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宫廷政变将丈夫彼得三世赶下台杀死之后,民间一直流传着种种猜测。尤其是顿河一带,人们纷纷议论着彼得三世并没有死,而是隐藏在哥萨克人中间。

普加乔夫正是利用这一点为自己的起义取得合法性,争取到更多的群众支持。经过一番激情演说之后,普加乔夫成功说服了最初跟随他的这群哥萨克人,因为他们相信了普加乔夫所承诺的恢复哥萨克自治权一事。

1825年沙皇(借沙皇之身反沙皇)(2)

这正是俄国农民起义的独特之处。与欧洲宗教名义的起义和中国推翻前一个王朝的起义不同,俄国起义领袖多以“拥护沙皇”,僭越沙皇来争取权力。

总之,普加乔夫拥有了起义最初的力这支80人队伍立即进攻当地雅伊克城堡。此时的叶卡捷琳娜大帝正忙着在外与土耳其争夺波罗的海霸权,根本没有在意国內这场小动荡。雅伊克城堡轻松地被起乂军拿下。

普加乔夫非常了解底层群众的痛点,他开始宣布处決当地所有官吏和地主,解放农奴,取消赋税,废除军役。这样的声明立刻激起了社会各阶层如农奴、逃亡士兵、厂矿工人、少数民族的共鸣纷纷自愿参加起义军。

短短三个月时间,普加乔夫的队伍就壮大到了2.5万人,起义军还拥有86门火炮。普加乔夫率队伍围攻伐罗斯东南部最重要的军事要地奥伦堡。

1825年沙皇(借沙皇之身反沙皇)(3)

首先遇到了政府派来的第一路援军,由卡尔将军指挥。拥有两万主力的卡尔根本不把普加乔夫这群“乌合之众”放在眼里。卡尔接到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命令之后,漫不经心地向奥伦堡开来。谁知卡尔正做着美梦呢,突然一阵炮响几颗炮弹正落在他的队伍中,原来自己已经中了普加乔夫的埋伏。

面对起义军来势汹汹的骑兵,卡尔最终扔下自己的队伍逃跑了。普加乔夫感到信心倍增,甚至效仿圣彼得堡的宫廷自己炮制了一个帝国宫廷。更是为了控制所占区域,还组建新的政府,以哥萨克军为基础整编部队。

当卡尔的援军溃败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这才正视起这次的国内暴动。1774年春,女皇再次派出20个兵团的大军增援奥伦堡。此时,起义军就显现出了它的致命弱点:起义军多半为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农民组成,缺乏组织。

1825年沙皇(借沙皇之身反沙皇)(4)

7月15日这天,起义军领导之一别洛博罗多夫带领两干部队抵抗政府大军的突袭,最终全部阵亡。这时,普加乔夫犯了一个战略性错误,他放弃了进攻农奴情绪最高涨的莫斯科,而是不自信地急转南下,这样逐渐失去了群众的支持。

1825年沙皇(借沙皇之身反沙皇)(5)

随着起义军不断地失利,普加乔夫最终退守到了伏尔加河草原,被当地土地贵族活捉。终于,这场历时两年的俄国农奴起义在1775年1月,以普加乔夫等领导人的处决而结束。

后果

叶卡捷琳娜的开明专制:普加乔夫起义镇压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75年开始组建新的地方政府体系,一场开明专制改革将俄罗斯帝国带向顶峰。

结论:普加乔夫起义从参与的主力农奴来看,触及的是俄国历史上最核心的问题一一农奴制。它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破坏力,让叶卡捷琳娜二世真正认识到欢洲的启蒙哲学无法彻底解決俄国现实问题,开始开拓一条开明专制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