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南征北战》以莱芜战役为背景,反映我华东野战军歼灭敌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所部五、六万人的过程。

时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叶飞在回忆录中叙述华东野战军在莱芜战役中“南征北战”的经过。

淮海战役粟裕经典片段原声(老电影南征北战以莱芜战役为背景)(1)

叶飞的第一纵队在莱芜战役中起决定性作用

1947年初,国民党军在鲁南战役惨遭失败后,以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取代薛岳进行指挥,制订所谓“鲁南会战”计划,在陇海、胶济、津浦三线上集中了二十三个整编师,五十三个旅,共约三十一万人的优势兵力,企图在我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地区与我军决战。

陈诚以十一个整编师二十九个旅的兵力组成南北两个集团,以临沂、蒙阴为目标,南北对进,夹击我军。南线,以整编第十九军军长欧震指挥八个整编师二十个旅组成主要突击集团,自台儿庄、城头一线,分三路沿沂河、沐河北犯临沂。

北线,以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指挥三个军九个师(未整编)由明水、周村一线,向我莱芜、蒙阴进攻。

另外,王敬久集团四个整编师,集结于鲁西南地区,企图阻晋冀鲁豫野战军东援和华东野战军西去。

陈诚自以为兵力众多,夸口道:“即使是全是豆腐渣也能胀死老母猪。”

同时,陈诚作了自称为“烂葡萄”里夹上“硬核桃”的战术安排,每一路进攻之敌都以主力师为骨干,左路夹整编十一师,中间夹整编七十四师,右路夹整编第二十五师等主力,平推前进,以为这就可以逃脱被各个歼灭的命运。

淮海战役粟裕经典片段原声(老电影南征北战以莱芜战役为背景)(2)

陈毅、粟裕珠联璧合

早在鲁南战役攻打枣庄时,陈毅、谭震林致电中央军委、毛主席:“于打枣庄后急需略事休整,而后拟南下打敌欧震及七十四师。”,而对北线王耀武部则“牵制之”,毛主席同意这个设想。

鉴于华东我军连续获胜,毛主席一再告诫不要急躁,不宜打得太早。我军一再南线调动敌人,并歼灭郝鹏举第四十二集团军主力,生擒了郝鹏举,以吸引敌人主力东援,不料各路敌军非常狡猾,反而向后退却,仍未能调动敌人。

此时,野战军首长仍将主力撤到临沂以北休整,并毫不犹豫地放弃临沂,决心会师北上,计划首歼自胶济线出动占我莱芜、新泰之敌,毛主席批准了这一作战部署。。

淮海战役粟裕经典片段原声(老电影南征北战以莱芜战役为背景)(3)

我军战神粟裕大将

老电影《南征北战》一开始,镜头聚焦部队向北撤退的场景,指战员由于没有理解部队放弃临沂,向北集结的作战意图,一再抱怨“反攻反攻,反到山东,再往北走,部队的情绪都受到影响了。”

我军此时除留第二、第三纵队伪装全军模样,于南线采取宽正面的防御,节节阻击敌人外,主力分三路隐蔽兼程北上,于1947年2月16日前,进至莱芜周围地区集结。

淮海战役粟裕经典片段原声(老电影南征北战以莱芜战役为背景)(4)

第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

《南征北战》里,高营长在大沙河地区正面阻击敌人进攻的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军“主动示弱”,诱敌孤进的战略部署。

同时,我华东部队部署地方武装在运河上架桥,造成我军将西渡运河的假象,以迷惑敌人,隐蔽我军企图。

2月25日,我军主力放弃临沂城,敌人得意忘形了,国民党政府宣传部长彭学沛在南京宣称:“攻占临沂为国军在鲁南决战的空前大胜。”陈诚高调发表讲话:“陈毅残部已无力与国军作战,欲与刘邓部会合,国军正追剿中,山东之大局指日可定。”

但是,敌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并不那么乐观,他从空中侦查中发现我军主力有北上莱芜、新泰的迹象,遂于2月16日命令李仙洲部全线后缩,但是蒋介石和陈诚相信“在临沂外围歼灭共军十六个旅”的谎言,判断我军放弃临沂是由于“伤亡惨重,无力再战”。

淮海战役粟裕经典片段原声(老电影南征北战以莱芜战役为背景)(5)

王耀武的军事素养尚可

《南征北战》里,敌高级将领召开会议也是如此判断,如此乐观。

蒋介石和陈诚命令第四十六军再占新泰,第七十三军的一九三师进占颜庄,第十二军除新三十六师由蒙阴寨退至吐思口镇外,该军主力则由莱芜、口镇退至明水。

王耀武对蒋介石的命令打了折扣,总算保存下了第十二军主力,如果听从蒋介石的命令,输得更惨。

2月19日,王耀武发现我军进攻新泰、莱芜的意图后,又一再调整部署,敌四、五万兵力集中莱芜城。

叶飞率领第一纵队于2月19日晚到达莱芜城西南集结,承担于20日晚10时开始同右路军攻击歼灭莱芜城及外围敌军之任务。

叶飞的作战部署是:第一步首先集中力量解决莱芜城西北及西南外围之敌,第二步再配合右路军攻城。对于敌军兵力的集中的变化情况,叶飞部开始并不知道,仍按原定任务执行。

淮海战役粟裕经典片段原声(老电影南征北战以莱芜战役为背景)(6)

《南征北战》剧照

当晚,叶飞部第一师攻占莱芜城西北口四00高地北铺庄、小洼等要点;第二师进占城东代家花园、吴家花园一线;第三师攻占城西小曹村、曹家村、任庙庄,直逼莱芜城西关。

21日,敌军第十五师在飞机、炮火的掩护下向我矿山八00高地、小洼进攻,敌人越来越多、敌炮火越来越猛,叶飞看着前面烟雾缭绕,爆炸声震耳欲聋,估计敌情有变化,便立即报告野战军司令部,野司也不清楚敌情变化,只告知我第四、七纵队还无报告。

于是,叶飞下命令给各师,构筑工事,准备苦战。

恰在此时,我第八团与敌四十六军前出部队都误以为是各自友邻,敌军派人来联系,我第八团发现是敌军,俘敌一人。

叶飞亲自审讯,才弄清楚了李仙洲集团两个军已经集中莱芜。原来由五个纵队担负包围李仙洲集团的任务,不得不由叶飞的第一纵队担当起来了。

野战军司令部得知李仙洲集团的两个军全部集中在莱芜城被我第一纵队包围这一情况后,立即调整部署,以第四、八纵队为右路军归八纵王建安司令员指挥,进至莱(芜)吐(丝口)公路以东,右路军(一、二、七纵队)归叶飞指挥。要求叶飞的第一纵队无论如何要坚持到第三天天中午左右,等各纵队赶到后,才能放敌人出城逃窜。

等敌人先头到达吐丝口,后尾已脱离莱芜时,我军左、右两路大军在莱吐公路两侧夹击,在莱芜至吐丝口之间将该敌全部歼灭。

《南征北战》有一个情节,高营长率部在车站阻击敌人等大部队到达,是从一个侧面反映莱芜战役的一个缩影。

淮海战役粟裕经典片段原声(老电影南征北战以莱芜战役为背景)(7)

《南征北战》中师长和高营长

按照野司部署,叶飞纵队坚决完成赋予的任务,23日上午,敌分两路平行向北突围,与叶飞部前哨接触,叶飞通知六纵在吐丝口部署拦截阻击逃窜之敌,至中午12时,放开大路让莱芜之敌北窜。

下午2时许,敌先头还未到吐丝口,后尾已离莱芜城,我集结于莱吐公路两侧的左、右路两军勇猛出击,我四纵队立即抢占莱芜城和矿山,切断敌军退路,我六纵在吐丝口拦阻敌人。敌军拥挤在莱吐公路之间,倍我炮火轰击,到处乱窜,叶飞纵队在西面出击,敌人向东逃窜,我右路军及六纵张开口袋,将敌人全部网住,仅仅两个小时,即干脆彻底全部歼灭了李仙洲集团,仅俘敌就有四万余人。

莱芜战役歼灭敌军一个指挥部、两个军部、七个整编师共五、六万人。

粟裕副司令员在3月8日举行的华野高级干部会议上作《莱芜战役初步总结》时说:

“在各纵队的配合上说,一纵最吃力,虽然缴获不大,但在整个战役中起了决定作用,应算第一功。”

叶飞在解放战争中,在纵队司令员中资历不算深,但最后晋升为第十兵团司令员,战功突出是主要因素,除了在莱芜战役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之后的孟良崮战役中,也被陈毅、粟裕指定为最后总攻击战总指挥,为歼灭敌整编七十四师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