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辽国女性掌权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萧太后,其实在她之前还有一位掌权太后:述律平。

萧太后出生于公元953年,述律平逝世于953年,如同一个轮回。

能在男权社会占有一席之地,这两位太后都不是一般人,萧太后是个狠角色,而述律平更进一步,可以在狠字头上加一点称为狼人。

皇后述律平是黄种人吗 60多岁还想和孙子决一死战的辽国太后述律平(1)

夫唱妇随,共创基业

述律平小字“月里朵”,“平”是她的汉名,为人机敏果断,颇有才智。她的父亲是回鹘人的后代,母亲出身契丹贵族,有个侄子叫耶律阿保机,也就是说述律平和阿保机是表兄妹。

两个家族有通婚的惯例,述律平14岁时嫁给了20岁的阿保机。两人感情很好,阿保机有名份的后妃除了述律平之外只有宫人萧氏,四子一女中唯有小儿子耶律牙里果是萧氏所出。

述律平一直是耶律阿保机的贤内助,他当上酋长之后四处征战,掠夺财富和奴隶,述律平陪伴身侧,下马是温香软玉的解语花,上马和男人一样奋勇杀敌,算得上夫唱妇随。

早期的契丹还是部落联盟制,各部落每三年一次选举出联盟的可汗。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为可汗,此后率着大军开疆拓土,给各部落带来极大的好外,极得契丹人的信任,所以连任三次可汗。

皇后述律平是黄种人吗 60多岁还想和孙子决一死战的辽国太后述律平(2)

在这一过程中,阿保机收服了一些汉人,受这些汉人的影响,他渐渐有了“家天下”的想法,想要将选举可汗的制度改为世袭制,但这明显触犯了契丹贵族们的利益,本来大家都有机会当老大,现在只有你的嫡系子孙能当,凭什么?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他的亲兄弟们,来自亲人的伤害最为致命,耶律阿保机犹豫了,对兄弟们下不了手。是述律平坚定的支持着他,才使他最终下定了决心,血洗上百名亲戚,平了“诸弟之乱”。

但本部落的叛乱是平定了,还有七个部落不同意呢,他们趁耶律阿保机外出征战时联合起来挟持了他,他只好主动放弃汗位,带着已被收服的部族迁徙至滦河一带,在这里建立起了城池,根据汉族谋士的建议大力发展盐、铁、农业。

没多久,耶律阿保机的军事实力和人口数量、财富就又超过了其他七部。为了获得盐铁,七部只好捏着鼻子和他做交易。而他的名声再次传扬开来,成为很多契丹人的偶像。

皇后述律平是黄种人吗 60多岁还想和孙子决一死战的辽国太后述律平(3)

这一切和述律平是分不开的,她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始终站在阿保机身旁,和他同享富贵,共担艰难。在协助阿保机管理部落的过程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威望,为她后来的摄政打下了基础。

效鸿门宴,一统契丹

仅仅成为契丹八部族中最强者还不够,耶律阿保机的目标是统一八部,建立像汉人政权一样的国家。但这和契丹传统文化是有冲突的,阻力太大,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做到。

阿保机愁眉不展。

述律平就想了个办法,设下丰盛的宴席,邀请七个部落的酋长和大贵族赴宴,趁他们喝得醉醺醺时一人一刀,全砍了!

皇后述律平是黄种人吗 60多岁还想和孙子决一死战的辽国太后述律平(4)

这个计谋堪称契丹版鸿门宴,很简单,也很有效。谁能想到他们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这么狠的心肠?

和述律平比起来,项羽显得那么的优柔寡断。

此后契丹各部臣服于耶律阿保机,八部顺利统一,于916年建立了辽国。

耶律阿保机没有忘记妻子的功劳,封她为“地皇后”,后来又加封“应天大明地皇后”,史称“辽应天后”。

领兵作战,威震八方

辽国建立之后并不是那么太平,周边各部族时不时骚扰,某次耶律阿保机率军攻击党项(也就是后来的西夏),述律平奉命留守汗帐。

皇后述律平是黄种人吗 60多岁还想和孙子决一死战的辽国太后述律平(5)

室韦部落很机灵,随时关注着阿保机的动向,发现他外出就准备过来打一波捞点儿好处。述律平得知信息后亲率大军击破敌军,威震八方!

草原各部都知道了辽国不但皇帝厉害,皇后也很能打,不管皇帝在不在家,再也不敢轻易攻打辽国。

阿保机大为欣慰,有述律平在,他从此无后顾之忧了。

断腕陪葬,临朝摄政

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去世。述律平伤心过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临朝摄政,代行皇权。

但是和武则天、慈禧、萧太后等女性政治家最大的不同在于,述律平本身并不想当摄政太后,她也没有太大的权力欲望,纯粹是过于偏心小儿子,想通过摄政找到机会让小儿子当皇帝。

皇后述律平是黄种人吗 60多岁还想和孙子决一死战的辽国太后述律平(6)

述律平有三个亲生儿子: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她最喜欢的是幼子,感情一般的是次子,至于长子,那就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简直是她的政敌。

为什么呢?因为耶律倍受汉化太深,没事就和汉臣们讨论四书五经什么的,还主张契丹全盘汉化,以儒家思想为治国之术;而述律平则以契丹贵族的利益为主,认为汉人的东西学是要学,但不能全部都学,只能做为工具而不能做为文化,否则契丹就保不住了。

这对母子的关系,有点类似于慈禧和光绪。都是一个想汉化,一个想保住本民族的旧有传统。

其实耶律倍是个好青年,深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征服渤海国后,阿保机将其改名为“东丹国”,赐予耶律倍,并册封他为“人皇王”。

皇后述律平是黄种人吗 60多岁还想和孙子决一死战的辽国太后述律平(7)

上文说过,述律平被封为“地皇后”,阿保机的尊称则是“天皇帝”,按照天、地、人三才理论,耶律倍就是仅次于父皇母后的人间之主,板上钉钉的皇太子。

如果父亲活着,他肯定能接辽国大位。可惜父亲死了,而母亲对他没有半点母子之情。

述律平很想直接让幼子登上皇位,可这耶律李胡有点不争气,能力远远不及两位兄长,实在不能服众。所以述律平退了一步,心爱的小儿子暂时不能登基不要紧,至少痛恨的大儿子绝对不能上位。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她首先需要取得朝廷掌控权。

从契丹版鸿门宴就可以看出,述律平很果断。趁耶律倍在外征战还没回到京城,她果断的把反对她意见、拥护耶律倍的大臣们送下黄泉,说是去陪伴阿保机。

皇后述律平是黄种人吗 60多岁还想和孙子决一死战的辽国太后述律平(8)

一位名叫赵思温的汉臣在朝堂上站出来质问她:“真正和先帝亲近的人是太后,送我们这些大臣下去有什么用呢?只有太后您下去了,先帝才会高兴!”

大家都以为述律平会被这个问题难倒,无法自圆其说,谁知她拔出金刀毫不迟疑地将自己的右手齐腕砍下,说以右腕为殉!

这一手太过狠辣,震得满朝大臣目瞪口呆,再也没人敢跟她对着干!试想,她对自己都那么狠,对别人还会留有余地吗?!

真正的狠人,不但敢对别人下刀,也敢对自己下刀!

于是当耶律倍好不容易回到京城,等待着他的就是一场好戏。她的母亲召集了文武大臣,对他们说:“我的两个儿子都很出色,谁当皇帝也不是我说了算,现在你们拥护谁就去执谁的鞍辔吧!”

皇后述律平是黄种人吗 60多岁还想和孙子决一死战的辽国太后述律平(9)

此时谁还敢忤逆她?所有大臣都跑去拉住耶律德光的鞍辔,并高呼“愿事德光皇帝”。

耶律倍还能说什么?他只能“与群臣请于太后而让位焉”,《辽史》上是这么记载的:大元帅(德光)功德及人神,中外攸属,宜主社稷。意思是他认为自己不如耶律德光,主动让位于德光。

述律平和耶律德光还不放心耶律倍,一再监视打压,耶律倍为了保命带着家小和心腹汉臣跑到了后唐,途中有感而发,做了首《海上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毫无疑问,这里的小山指耶律德光,他自己是大山。从这诗的意境来看,他的汉文化似乎学得不是很到家?

述律平达到目的之后放手朝政,不再事事过问。

皇后述律平是黄种人吗 60多岁还想和孙子决一死战的辽国太后述律平(10)

再争皇位,幽禁终老

公元947年,年仅47岁的耶律德光征战回来的途中急病身亡,述律平再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此前耶律倍已死在异国,儿子耶律阮回契丹效力),她很硬朗,悲痛归悲痛,皇位还是要争一争的。

大臣们拥护的是耶律阮,但述律平认为小儿子上位的机会终于来了,根本不同意。

但不管她同不同意,耶律阮都在叔父灵柩前即位为辽国皇帝。

述律平勃然大怒,派小儿子耶律李胡率大军攻打耶律阮,结果打输了,耶律李胡灰溜溜的跑了回来,前面说过,他没啥能力。

皇后述律平是黄种人吗 60多岁还想和孙子决一死战的辽国太后述律平(11)

然后述律平亲自整顿兵马,要和孙子决一死战,此时她都有68岁了,老将出马也不能这么老吧?

留在京中的大臣们拼命阻拦,有个叫耶律屋质的贵族说“一个是您的孙子,一个是您的儿子,国家也没有落入外人之手,哪里就到这种地步?我愿为您议和。”

经过艰难的沟通,述律平和孙子耶律阮勉强达成一致。

但她始终不甘心,后来想要发动政变把耶律阮弄下台,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告发,和儿子耶律李胡一起被幽禁至死,享年75岁。

皇后述律平是黄种人吗 60多岁还想和孙子决一死战的辽国太后述律平(12)

【结语】

述律平这一生,是精彩彪悍的一生,从普通的部落贵族走到左右朝政的一国太后,真的很不平凡。哪家皇后能像她一样领兵征战?又有哪家太后68岁了还想着披挂上阵?

她的政治智慧也许比不上武则天、萧太后这些人,但她的狠戾绝对超过她们。她们掌控朝堂凭的是政治手段,而她很简单,凭的基本是武力和狠辣。

总之,述律平的一大特点是任何时候都不认输,这点让人不得不服。

参考资料:《辽史》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