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乌金纸就是其中一项。

一、什么是乌金纸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金箔,金箔在人类历史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金箔,是在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发掘出土的。中国的金箔工艺品早在东晋时期出现,在南朝时期发展成熟,南京是中国金箔的发源地,当然南京也是现在全球金箔生产中心。

乌金纸国外掌握了吗(国宝级的乌金纸技术)(1)

乌金纸

乌金纸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制作金、银、铝箔,它可以包裹金子然后经过捶打,打出金箔,同时,乌金纸本身依旧保持不破损、不变形、表面光滑。没有乌金纸之前,人们打造的金箔,很难做到很薄,同时又厚度均匀。

明末清初时期,有个叫魏良再的人,发明了乌金纸,并且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下来,制作方法包括三大环节,几十道工序,手工做起来,是极其的繁琐。魏良再发明的乌金纸,虽然解决了金箔制作时,黄金均匀延展等问题,但是时代在进步,用老式的的乌金纸做出的金箔已经严重落后国外的金箔产品,尤其是在高精尖领域发挥不了多大的价值,老式的乌金纸使用寿命短,出货率也低。

乌金纸国外掌握了吗(国宝级的乌金纸技术)(2)

乌金纸和金箔

现代金箔制作技艺广泛应用于高尖技术产业,比如航空航天领域、外科手术领域等,也可以用于文物和重要建筑的装饰。

实际上,在2001年以前,我国在金箔加工生产技术上一直处于被外国厂家卡脖子的状态。

为了能够赶上并超过国外金箔制作水平,满足我国多个发展领域对金箔的需求。

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研制了新型乌金纸,这种新型乌金纸能够承受千百万次捶打而不发生变形,让夹在纸间的金箔逐渐延展,厚度达到0.12微米。这种新型乌金纸,在200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国家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科技部和保密局确定乌金纸为第一批国家秘密技术项目加以保护。

新型乌金纸出世后,我国一改之前“金箔生产”上的颓势,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外贸创收。

让中国从1998年金箔在欧洲市场占有率不到1%的情况下,一路飙升到了市场占有率60%。在白宫、凡尔赛宫、白金汉宫和克林姆林宫等各国著名宫殿建筑修复时,他们用的几乎都是南京生产的金箔。

二、乌金纸技术的泄露

2008年7月的一天,一个老客户打电话给南京金线金箔厂厂长李宝祥,电话里的客户说:“市面上有人在卖黑纸,像是你们厂的。从厂里直接买,能不能便宜点?”

这个突如其来的讨价还价的电话,让厂长李金祥心里一惊:这可不是普通的黑纸。这可是涉及到国家机密的技术,我们厂从不外传的“金箔生产用新型乌金纸”技术被泄密了?还是外面哪个企业研发了同类型的技术。

李金祥思来想去,厂里加工出来的乌金纸,每一包都有编号,即便是作废了的,也会统一登记保管,根本不可能流通到市面上。另外,外部企业研发出来同样的新型乌金纸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就是新型乌金纸技术泄密了!事关国家机密技术,还是直接报案吧。

很快,国家保密局介入此案,科技部也派出专家组专程来到南京。他们先就是把可疑的乌金纸送到南京大学去检验,结果发现,和南京金线金箔厂生产的乌金纸成分相同。

乌金纸国外掌握了吗(国宝级的乌金纸技术)(3)

金箔艺术作品

南京检察院反渎局局长吴军带领侦查员,到龙潭周边地区秘密调查。一处叫方圆博叶纸业的加工厂进入了他们的视线。这家厂子藏在半山腰,白天也铁门紧闭,还有狼狗守门。知情人提供线索讲,他们从来就不允许进厂看货。

侦查员通过渠道与这家厂的“徐老板”取得联系,精明的“徐老板”像毒贩一样,四次变更交易地点,侦查员最终见到“徐老板”,对方收钱后迅速离去。侦查员立即带着这包乌金纸赶到南京大学检测,结果与金箔总厂的乌金纸成分几乎完全一样。

2008年10月8日,检察官和民警包围了整个院子,当场缴获了大量非法生产的乌金纸成品、半成品、原料和生产设备,陆某当场就擒。陆某的丈夫陶某随后落网,而另一嫌疑人黄某闻风而逃,后被缉拿归案。

三、解开泄密谜团

原来被抓捕的三人,陆某和黄某是当初南京金线金箔厂研制新型乌金纸的核心人员,而陶某则是陆某的丈夫,负责看管仓库。起初是看管仓库的陶某,觉得上班工资太少,不如搞点外快。于是,就和妻子陆某合计,仿造新型乌金纸牟利。

妻子陆某虽然是研发乌金纸的核心人员,可也只负责一个方向的科研任务,新型乌金纸其他的生产技术,自己并不了解。于是,陆某找到了同为核心研发人员的黄某入伙。

3人在陆某家经过5年多的实验,期间还偷盗厂子里的乌金纸核心配方到外面化验仿制,终于在2007年仿制出了与厂里基本一样的“新型乌金纸”。

此后3人开始筹资建厂,为了隐蔽,他们将乌金纸的加工厂选址在半山腰的一废弃小学内。一年时间,生产了六百多包乌金纸,售出一百多包,收回15万元销售款。

2009年5月,陆某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陶某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职务侵占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这次南京乌金纸涉密泄露事件的成功告破,阻止了一场中国金箔产业的危机,及时的找到了泄密人员,将技术回收原厂,没有给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失。

最后,关于网上流传,有境外企业花了高价,从陆某等人手中买走了新型乌金纸技术,小编多方查证,没有发现可信的信息源。但是,当3人刑满释放重归社会后,又该怎么确保技术不泄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