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12月26日,在韶山冲的一家农村里出生了一个男孩,姓毛名泽东,字咏芝(后改润之)。之前的两个婴儿都在襁褓中夭折了,这个孩子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新的希望。母亲文七妹带着毛泽东来到一座观音小庙,拜了一块巨石,认作干娘,取小名叫石三伢子。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是个农民,靠着自己的经营奋斗变成了一个小财主。毛贻昌一生克勤克俭,精明强干,对于毛泽东更是严格要求。毛泽东从六岁便要做农活,如拔草、劈柴、放牛,在上私塾识字后还要帮父亲记账。

毛泽东传,一,:童年同情贫弱,少年两次退学,十八岁投笔从戎(1)

毛贻昌希望儿子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成为一个生意人,对于毛泽东常用高压手段管理,于是,父子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毛泽东最初的逆反心理便是来自于自己的父亲。

1906年冬至这一天,毛贻昌设宴宴请生意上的朋友,让毛泽东帮忙招待客人。毛泽东不干,父亲骂他“为子不孝”,懒惰无用。毛泽东当着客人的面反驳父亲,“父慈子孝”要“父慈”才能“子孝”。毛贻昌听了火冒三丈,抬手就要打毛泽东。他跑到自家的池塘边,称父亲要是再过来,他就跳下去。最后在母亲的劝说和毛泽东的威逼下,这件事才和平解决。

毛泽东传,一,:童年同情贫弱,少年两次退学,十八岁投笔从戎(2)

毛泽东在后来的回忆中讲:“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批评我。”

童年时候,毛泽东就精通全套的农活,还常常跟自己家的长工抢活干,身上有着农家子弟的性格:吃苦能干、勤劳质朴,对底层农民的苦难有着很深的了解。

同父亲相比较,母亲文七妹对毛泽东的影响更为深远。文七妹十八岁的时候和毛贻昌结为夫妻,共生五男二女,有四个夭折了,只有毛泽东、毛泽民、毛泽潭三人活了下来。

毛泽东传,一,:童年同情贫弱,少年两次退学,十八岁投笔从戎(3)

文七妹的性格和处事同丈夫截然不同。她一辈子操持家务,勤勤恳恳,淳朴善良,对待穷人有同情心。文七妹和大多妇女一般,信仰佛教,平时烧香拜佛,告诉毛泽东要积德行善。虽然那时候的毛泽东未必懂得佛教的理念,但是母亲的谆谆教诲让他从小同情穷人,乐于助人。

毛家一个农民,曾收过定金决定把猪卖给毛贻昌。过了几天,毛泽东去收猪的时候猪涨价了。那个农民就唉声叹气,说自己的运气不好,这几块钱自己家里要吃好几天呢。毛泽东听后,十分同情他,于是把这桩买卖退了。

毛泽东对于母亲有着很深的感情。十五岁时,母亲病了,他专程去南岳衡山烧香拜佛。一九一八年十月五日,文七妹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二岁。毛泽东听到消息后,连夜赶回韶山守灵,写下了饱含泪水的《祭母文》: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毛泽东认为自己的母亲是一位伟人,一生守佛为善。母亲的高贵品质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

毛泽东传,一,:童年同情贫弱,少年两次退学,十八岁投笔从戎(4)

父母的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关系很大,学堂的教育则影响着少年未来的发展。

八岁的时候,父亲毛贻昌让毛泽东进入私塾读书。在农村,私塾是儿童上学的唯一选择。父亲让他读书,只是想让毛泽东多识点字,好记账和打官司。毛泽东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文化,学习“四书”“五经”。虽然毛泽东不喜欢这些枯燥的经书,但是这六年的“孔夫子”教育,培养了他“鉴古识今”的能力。

毛泽东传,一,:童年同情贫弱,少年两次退学,十八岁投笔从戎(5)

毛泽东少年时喜欢读被塾师称为“闲书”“杂书”的《水浒传》《西游记》《隋唐演义》,读完就和小朋友互相讲述。有一天,他发现这些书里的主人公没有一个是农民,都是武将、文官、书生,这令他很不解。毛泽东开始仔细研究,他发现这些人物都是不用种田的,土地是他们的,可以让农民替他们种田。他觉得这样很不公平,于是像《水浒传》里梁山造反的好汉便成了他心中的英雄,以致后来《水浒传》一直是他放在手边阅读的书。

毛泽东在书上看到的反抗,现实社会中也同样发生了。1910年4月,因为荒年粮价飞涨,长沙发生了饥民暴动。许多百姓到巡抚衙门请愿,遭到射击,十四人身亡,受伤者不计其数。饥民们忍无可忍了,一起捣毁了巡抚衙门、税关、轮船公司。清政府暴力镇压,饥民们的鲜血染红了浏阳门外的识字岭(这也是二十年后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牺牲的地方),暴动者的头颅挂在门外示众。

从长沙逃命出来的小商贩将饥民暴动的消息带回了韶山,人们群情激愤,议论了好几天。过了一段时间,大家都渐渐忘记了,毛泽东却久久不能忘怀。他觉得饥民暴动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是被剥削的。后来的他讲到:“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

1910年秋,毛泽东得到了父亲的许可,到东山小学堂接受新学。他离开了封闭的韶山,向着新思想的世界前进。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临行前,它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的账簿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在东山小学堂学习的毛泽东,特别喜欢梁启超、康有为这样的改革人物。同时,他也相信皇帝都是善良聪明的人,需要像梁启超这样的人帮助他。这个时期的毛泽东只能片面的根据以前书上的记载去判断事物,外面发生的一切他还接触不到。此时的维新变法思想已经被孙中山主张地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思潮取代,但是革命派没有下功夫在思想传播上,以至于像韶山这样的农村根本无法接触新思想。而湖南作为维新变法的重要基地,梁启超在这里宣传维新思想。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支持维新派也是正常的

毛泽东传,一,:童年同情贫弱,少年两次退学,十八岁投笔从戎(6)

毛泽东当时通过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了解到了君主立宪制。他的思想也从相信孔孟到崇拜梁启超、康有为,从主张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到立宪,发生了较为重要的改变。这也是因为毛泽东的见识不断开阔的原因,他在不断地吸收着外界带来的新思想。

1911年春,毛泽东跟着老师贺岚冈来到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到达长沙后,毛泽东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感受到一种跟以前截然不同的氛围。他第一次读到《民立报》,接触到许多革命言论。当他看到黄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的时候,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他后来说:“黄兴在广州起事,全国震动。消息到湘,学生界中之抱革命主义者,已跃跃欲试。”

毛泽东传,一,:童年同情贫弱,少年两次退学,十八岁投笔从戎(7)

毛泽东身处社会的剧烈变革中,并且积极地参与其中。1911年十月一日,武昌起义爆发。长沙革命党人为了响应武昌起义,于十月二十四日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了湖南军政府。毛泽东决定投笔从戎,参加革命军。这个时候的毛泽东十八岁。

当兵的时候,他也不忘订阅报刊和购买书籍,了解外界的情况。后来,读报这个习惯他坚持了一生。

半年以后革命胜利,毛泽东决定退出军队,继续求学。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读了半年后,毛泽东觉得学校这种教育方式和有限的课程不能满足他了,于是他决定退学。毛泽东认定的事,是敢于采取惊世骇俗的行动的。

毛泽东传,一,:童年同情贫弱,少年两次退学,十八岁投笔从戎(8)

毛泽东随后寄居在湘乡会馆,每天走三里路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他准备阅读大量的中外书籍,就像沙漠中迷路的人,不停地汲取书中的水分。毛泽东接触到许多西方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近代科学的著作,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孟德斯鸠的《法意》。可以说,这是他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接受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洗礼,对他以后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又一个半年过去了,毛泽东的自学生活也要结束了:父亲已经不再允许他这种“没有意义的读书”了。

结语

毛泽东童年时候形成的性格和习惯大多伴随了他的一生,这些优秀的离不开毛泽东的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他们的言传身教带给了毛泽东很大影响。毛泽东自己不停地接受新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接受马克思主义打下了基础。毛泽东对以后的生活还没有选择,但是在这以后他将真正地投身到社会变革中,一场风暴正要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