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这几天比较关心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问题,看了很多文章,偶然翻到了“偏心”的话题,发现大家对父母的偏心“义愤填膺”。留言的每个人都倒了一肚子苦水,好多都是像下面的图片一样长篇累牍的诉说,看来是伤得很深。

二胎家庭的偏心有多窒息(正在二胎家庭盛行)(1)

从大家的留言中,不难发现一个规律,父母的偏心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重男轻女、顾大不顾小、特别的偏爱(聪明的、漂亮的、嘴甜的等等)。

父母对子女偏心的表现形式有物质上的,有感情上的,也有物质 感情的,不管是哪种偏心,都会让子女感到压抑、痛苦,一辈子都难以释怀。有朋友坦言:多年过去,依旧活在妈妈偏心的漩涡和阴影中。

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父母偏心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俗话说“五根手指还不一般长”,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

美国加州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65%的母亲和70%的父亲,都会不自觉地对家中某个孩子产生特别偏爱的行为。

在过去,父母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偏心的表现非常明显,让子女一眼识破。现在父母成熟、理智了,努力做到让子女感到被重视,却又出现了新的偏心形式,自己认为子女不易察觉,不过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子女的眼睛和感受,早晚也会伤害孩子。

二胎家庭的偏心有多窒息(正在二胎家庭盛行)(2)

显而易见的偏心,让孩子很受伤

阿德勒提到:儿童时期的所有沮丧,几乎都是因为认为别人受到了偏爱而产生的。儿童总是非常敏感。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孩子,由于怀疑别人受到偏爱,也有可能走上一条完全错误的人生道路。

有个女孩,还有一个弟弟,她能明显感受到父母偏心弟弟。

她小时候犯了错,妈妈直接打他。弟弟犯了错,妈妈就说要文明教育不能打,要讲道理。只要弟弟哭了,父母也会赖到姐姐头上,认为是姐姐欺负弟弟。

有好吃的一定要分给弟弟,弟弟却可以不分。弟弟偷吃姐姐的东西,父母装作不知道,还要数落姐姐自己的东西没放好。

二胎家庭的偏心有多窒息(正在二胎家庭盛行)(3)

还有的孩子总是家人被忽视:过生日没有生日蛋糕,要跟着其他孩子过生日。过年没有新衣服,要穿哥哥姐姐剩下的。得不到自己喜欢的美食,只有其他兄弟姐妹想吃的时候才能蹭上一次。家里出了意外,是最后一个被救的,或者是被放弃的那一个。

一个个偏心案例,都是一个个孩子成长的血泪史。

孩子非常敏感,只要父母有偏心的倾向,孩子就会放大这种感受,甚至找出更多偏心的证据,让自己更悲伤。继而想方设法制造一些问题,获得父母的关注,反而引起更大的伤害。

有一个可爱的女孩本是独生女,家境富裕,备受宠爱。后来母亲意外怀孕,生了弟弟,大家都把精力放在弟弟身上。女孩发现生病的时候,母亲才会关心她,开始装病,结果假病成真,没有活力,也不漂亮了。

心病连累到身体,太可怕了。

二胎家庭的偏心有多窒息(正在二胎家庭盛行)(4)

“新型偏心”看似安全明智,实则也会害惨孩子

家中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大家都欢天喜地,对他照顾得非常周到,享受着独生子女的万千宠爱。

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老大的地位渐渐不保,他们自我感觉受到威胁,开始想办法获得父母的关注。

有的出现了行为倒退,本来会吃饭不会吃了,本来会穿衣服不会穿,本来会去厕所反而拉在裤子里。有的开始无缘无故发脾气,宣泄自己的不满。有的开始故意犯错误,引起父母的重视。

父母看到孩子的表现,意识到冷落了孩子,就开始向他展示对他最重视、最关爱。有好几个妈妈说了她们的做法和想法,惊人一致。

二胎家庭的偏心有多窒息(正在二胎家庭盛行)(5)

二宝和大宝玩玩具,我总是优先大宝,二宝哭让她哭,大宝却要哄。心里觉得大宝三岁多,懂事了,要照顾她的心理,不能有了妹妹不爱她了。总感觉二宝才一岁多还不懂,哭就哭会吧。

老二哭的时候,我不着急过去,故意慢吞吞的,显得对老二不重视。大宝要陪,老二也要陪,我会说“二宝哭就哭吧,先陪老大玩再说。”

妈妈们其实心里想的是二宝,却忍着痛在行动上欺骗自己,装作对大宝很重视。她们以为二宝不懂事,不知道争宠,可以不在乎心理感受。

其实,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孩子再小也能体会到是否被爱,对孩子情感的忽视,会害惨孩子。

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抚养》中提到,依恋一般在半岁左右出现,一直持续到12岁。孩子年龄越小,依恋越强烈。依恋关系中断,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就会获得充足的安全感,才会信任别人,才会展现真实的自我,才会愿意和别人亲近,成长才会更顺利、更健康。

二胎家庭的偏心有多窒息(正在二胎家庭盛行)(6)

父母避免偏心,为孩子也是为自己

父母偏心,不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还伤了兄弟姐妹的情分,也让自己垂老之后的生活蒙上阴影。

很多朋友表示,因为父母偏心,兄弟姐妹之间也有了隔阂,嫉妒、憎恨,不交流、不来往,甚至剑走偏锋,带着那个不爱的手足走上绝路,让人不寒而栗。

有句话叫“偏儿不得偏儿济”,那些被偏心的孩子,反而是让人心寒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往往成了啃老族、甩手掌柜,在父母的病榻前,没有这些孩子的身影。因为他们从小被溺爱,习惯于被照顾,失去了照顾别人的能力。

所以,父母不偏心,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

心理学认为,每个孩子需要的可能不是公平,二是更需要属于自己的专属感。公平在乎的是实质的平等,不是物资上的假象。

二胎家庭的偏心有多窒息(正在二胎家庭盛行)(7)

对待子女,不必刻意做到100%的一碗水端平,比如:给两个孩子买同样的衣服、同样的玩具,房间一样大,只要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应得的爱就够了。

在物质上,每个孩子的要求不同,满足他们各自的需求即可。男孩要工程车,女孩要公主,他们得到想要的,就感受到被重视,不会攀比。

在情感上,要分紧急不紧急,二宝因为生理需求哭闹,就要先照顾小孩子,同时给大宝说清楚原因,他小时候也是这样被照顾的,大宝知道原因,也会感到温馨甜蜜,会学着大人的样子爱二宝。

在时间上,可以设置单独相处的是假年,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段独生子女时光,同时享受爸爸妈妈两个人的爱。

在教育方式上,如果因为理念的更新,出现了教育方式不同的问题,可能愧对大宝,那就要勇于道歉,让大宝理解父母也不是完美的,父母很在乎自己的感受。

只要父母发自内心地、全心全意地对待所有的孩子,孩子一定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不会误会父母偏心,家庭就会和睦,孩子也能开心快乐地成长。

二胎家庭的偏心有多窒息(正在二胎家庭盛行)(8)

结语

父母偏心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影响心理状态,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偏心伤害的不只是一个孩子,还有家里的其他孩子。伤害的也不仅仅是孩子,还有自己。所以,为了孩子、为了自己,努力不偏心,公平对待每个孩子吧。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