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动物,但是人又不同于动物。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是具有文明能力的动物。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管子·牧民》)。人在解决了吃与穿的问题之后,礼节与荣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也是人之所以高于普通动物之所在吧。
虽然说有的人在解决了吃与穿的问题之后,仍然不知礼节不知荣辱,那也只能说明这种人还没有从动物的群体中进化过来。或者是又脱离了人的群体,回到了动物之中,甚至连普通的动物都不及。比方说为虎作伥杀人越货的,把它们归于动物都是对动物一词的羞辱。
什么是知礼节?什么是知荣辱?
字面讲就是知道什么是规矩、礼貌与尊重,知道什么是荣耀、自贱与耻辱。纵然,人类社会由蛮荒到文明,并不乏有征伐杀戮、弱肉强食,但那也终归是沉渣泛起时的涤荡污浊。
礼节与荣辱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基本标准,在此之上是什么呢?
两千五百年前,孔老夫子在解答弟子仲弓(冉雍)与子贡(端木赐)的疑问时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希望加在自己身上的东西,就不要带给别人。
我们可以不展示给他人笑颜,可以不在他人负重前行的时候给予一臂之力,也可以不在他人衣食无着的时候给予物质相帮。但是,在与人相遇的时候我们可以表情平淡,而非面露冷漠甚或狰狞;在遇到他人负重前行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开道路,而不是挡人前行甚或挖坑使绊;在看到他人衣食无着的时候我们可以低头避过,而不是嘲笑和讥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之所以为人,其生命存在所追求的,已不再是普通动物的饱腹与繁衍,而是超越动物本能的更高层次的价值所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身为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这样去做了,生命的价值自然也就更高了。
《论语·颜渊》(节选)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卫灵公》(节选)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