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1)

摩托罗拉的历史虽然不如诺基亚悠久,但摩托罗拉自始至终都是科技企业,从未转过型。同为科技企业的爱立信历史虽久,但一直专注于无线网络业务,而摩托罗拉则是建立起了一个“科技帝国”,影响深远。

所以,摩托罗拉的历史远比诺基亚和爱立信复杂,一番全面梳理下来篇幅直接大超预期!但是,本文覆盖面非常广,文章完成之后个人也是受益匪浅——对摩托罗拉有了全新的认识,故标题并非“兴衰史”而是“全史”。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2)


(一)保罗时代

1,脱颖而出

1895年,保罗·高尔文(Paul Galvin)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哈佛镇。1916年,他从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肄业(家庭原因)并只身来到芝加哥工作。后来又投笔从戎,入伍参加了“一战”。

1919年退役后他并没有回到家乡,而是去了伊利诺伊州最大的城市——芝加哥的一个蓄电池公司工作。此后,他曾在 1921 年和 1926 年两度创业,但皆以失败告终。

1928年,他又联合自己的弟弟约瑟夫·高尔文(Joseph Galvin),在芝加哥哈里逊街847号一幢出租大楼里,共同创办了高尔文制造公司(Galvi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3)

当时,高尔文制造公司的流动资金仅565美元,并且只雇佣了5名员工。公司成立当年,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此前保罗创业时便已开发的电池代用器,该产品让原本以电池供电的收音机可以在家用标准电力中使用。

不巧的是,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就遇到了 1929 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主营业务几乎陷入了停摆的地步。为了让公司能够继续生存,高尔文兄弟开始试验汽车移动无线市场设备。

1930年,高尔文公司的第一台车载收音机问世,伴随该产品的还有一个日后响彻全球的名字——摩托罗拉(Motorola,意思是“汽车之声”),该名的灵感来自于“汽车(motorvehicle)”“手摇留声机(victrola)”的单词组合。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4)

那个时候,汽车厂商在生产汽车时,并没有标配收音机。因为当时的收音机不仅音质不良,还价格不菲,安装过程也很复杂;更要命的是如果要收听广播,司机必须把引擎停下来,所以很多人拒绝在汽车上安装收音机。

而高尔文公司制造的车载收音机,在技术上有独到之处,并不会因为受汽车引擎盖产生的静电干扰而出现杂音。同时其价格仅需 50 美元,约为普通工人一周的薪酬。

另外保罗还编制了《汽车收音机安装服务指南》小册子,对收音机安装方法和步骤作了详细说明,同时宣称“高尔文汽车收音机的购买者,无疑是尊贵的”,以唤起用户的成就感。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5)

由于保罗没钱在收音机制造商协会组织的产品展上租一个展位,他便将汽车停在会场外,然后把样机安装在车内,以便参观者入场前就能看到他们的收音机

凭借这一连串“组合拳”,高尔文公司不仅成功度过了持续四年之久的经济大萧条,还借此打入了包括福特、克莱斯勒等公司在内的汽车巨头供应链,公司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到1936年,高尔文公司累计销售了150万台汽车收音机。同年,还推出了单向的警察巡逻车用无线接收机——Police Cruiser(警察巡洋舰),该产品可以预先调谐到特定频率,让巡逻车收听警方电台的广播。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6)

2,善断多谋

由于车载收音机业务的极大成功,高尔文公司开始考虑进军其它业务。而当时最前沿的科技产品无疑是电视机(1936年才刚步入实用阶段),于是,公司的电视研发项目正式启动。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当时虽然没有参战,但在战争期间,美军意识到无线通信的重要性,于是开始牵头进行相关设备的研究。不久后,第一台无线背负式步话机 SCR-194 问世。

但是该产品缺陷很多(最致命的一项就是太过笨重),不适合在战场使用。得知这一消息后,保罗特意聘请无线通信领域的先驱者丹尼尔·诺布尔(Daniel Noble)、亨利克·马格努斯基(Henryk Magnuski)等人加盟公司,主持新型通讯工具的研发。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7)

1940年,SCR-536 无线步话机正式定型。由于体型小巧质量可靠,顺利打入了军方供应链,并被美国特工们用来保护罗斯福总统。1941年七月份该型号正式量产,开始装备美国军方(由于通讯距离只有一英里,故一般配备到排一级单位)。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参战,此后由于备战需要,政府下令禁止民用汽车生产(军工生产优先)。民用汽车停产,那么高尔文公司库存清单上的 12 万多台车载收音机,一时之间就没了市场。

困境中,保罗请工程师把这些额定电压为 6 伏的电池收音机,全部改造成能够在 110 伏交流电源上使用的家用收音机。由于当时木材还没被列为战略物资,便用木材制作收音机的外壳,既美观又实用。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8)

1941年,由丹尼尔.诺布尔领导并正式成立了摩托罗拉通信和电子公司,高尔文公司正式开始进入民用无线通信领域。同年,推出了首个商用车载对讲系统,而费城则是最早使用这一系统的城市。

1942年春天,高尔文公司改进研发出的背负式对讲机——SCR-300正式定型,其有效通讯距离可达三英里,一般配备到连一级单位。该产品最早出现在 1943 年八月份的太平洋战场之新几内亚岛,后来又参与了意大利战役和诺曼底登陆等一系列美军战役。

整个战争期间SCR-300累计生产了5万部,而SCR-536也生产了超过13万部!高尔文公司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因此大为增长(大部分都是其生产的),并为后续的高速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9)

3,传奇离世

1944年,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高尔文公司为当地的出租车公司(Yellow Cab Co.)安装了美国第一套出租车专用的调频双向通信系统。

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肯塔基州的保灵格林,高尔文公司又安装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调幅双向警用无线电通信系统。同时,公司重新启动了因为“二战”原因而被迫中断的电视机研发项目。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10)

1946年十月份,在伊利诺斯州的芝加哥,贝尔电话公司启动了世界上首个面向公众的车载无线电话服务,并利用摩托罗拉的通信设备,拨打出了第一个电话。

由于“二战”后,“Motorola”品牌的名字越来越大,人们一说起无线通信首先就会想到这个品牌。所以,在1947年,保罗干脆直接将高尔文制造公司更名为摩托罗拉公司。

同样是在 1947 年,摩托罗拉推出了旗下首款电视产品——Golden View。这是当时美国国内第一台售价低于200美元的电视机,在一年内就售出了 10 万台!并帮助摩托罗拉一跃成为美国第四大电视生产商。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11)

1947年尾,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这件大事带给摩托罗拉很大的震动。1948年,在丹尼尔·诺布尔的敦促下,保罗通过了摩托罗拉的半导体研究项目。

此外,摩托罗拉还在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建立了一个专门从事该项研究的实验室,这便是未来摩托罗拉半导体业务的根据地。

1955年,摩托罗拉半导体发展部开始为车载收音机生产锗晶体管,这便是世界上第一批商用高功率晶体管。同时,晶体管上印有的摩托罗拉“M”形蝙蝠标识首次面世。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12)

还是在1955年,摩托罗拉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无线寻呼机——PAGER,早期服务于医院等用户。而这个产品正是往后便携式寻呼机的雏形,更是未来“BP机”的鼻祖。

1958年,摩托罗拉推出了全球首台电源和接收器全部使用晶体管制造的——双工车载对讲机 Motrac。由于耗电少,这款对讲机即使在汽车没有发动的情况下也一样可以通话。

1958年十月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式成立,而摩托罗拉正是该机构的首批供应商之一,主要负责为 1962 年的金星探索项目——水手二号提供空间通信设备。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13)

1959年,保罗病逝。在他生前,其办公室除了墙角放着一张办公桌以外,其余地方沿墙都摆放着一大圈沙发。在与部属、员工商讨业务时,保罗总是与他们平坐在舒适的沙发上,以轻松的方式进行。

他希望,员工们能将其看作同事或是朋友,而不是老板。所以他还曾多次告诫继任的儿子:“要知道,摩托罗拉一无所有,它所拥有的就是人的力量。”

可以看出,保罗之所以能带领摩托罗拉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除了本身足够优秀且善断多谋外,人格魅力也是一大因素。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14)


(二)罗伯特时代

1,科技帝国

在保罗去世之前,曾针对摩托罗拉开始实施分散性的管理方案,并且把公司分成了多个部门(鼓励内部竞争)。他去世了之后,罗伯特·高尔文(Robert Galvin)正式接管了摩托罗拉,并从 1960 年开始扩大自己的国际业务。

1960年,摩托罗拉开发出低成本生产硅整流器的技术。这种整流器可用于汽车交流发电机,是较不耐用的直流发电机的经济替代品。于是,被称作“车盖下电子产品供应商”的摩托罗拉汽车产品部正式成立。

1963年,摩托罗拉与 National Video 公司合资,推出了全球首台真正意义的长方形彩色显像管,并迅速成为行业标准。在此之前,所有的电视荧幕,都是圆形的。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15)

1964年,水手四号飞行器用与水手二号(1962年发射)类似的摩托罗拉设备将火星影像传回地球。

同时,摩托罗拉还向双子座载人飞船(1961年到1966年的载人实验计划)提供同类设备。当然,摩托罗拉最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还是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出色表现。

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阿姆斯特朗那句经典的“That’s one smallstep for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正是通过摩托罗拉政府电子部设计并制造的转发器传回地球的。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16)

从 1971 年起,摩托罗拉开始了微处理器的研发项目,最终于1974年结出了硕果——推出第一个 MC6800 型微处理器,随后不断向通用汽车公司提供改进版的微处理器。

同年,摩托罗拉将旗下的消费产品部门(包括电视)整体出售给了日本松下电气,以便继续聚焦高科技电子元件业务。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17)

1979年,摩托罗拉推出一款型号为 MC68000 的16位通用微处理器,这款性能强大的产品后来被用于初代 Apple Macintosh 计算机上(1984年上市)。

1980年,汽车工业所需的电子元器件成为摩托罗拉微处理器的第一个主要市场。摩托罗拉向福特、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等公司提供了大量的电子引擎控制模块以提高燃油效率并减少废气排放。

在 80 年代,摩托罗拉还有许多其它里程碑事件,其中包括与日本东芝公司合作研发专业微处理器技术、研发成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发明六西格玛企业质量管理流程等。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18)

2,手机帝国

进入 70 年代,民用公共无线通信开始进入爆发期。摩托罗拉和贝尔实验室(这时候还归属于 AT&T 公司)暗暗较劲,想要取得这个领域的竞争优势。

1973年,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机——DynaTAC。而他第一个电话就非常“调皮地”打给了竞争对手——贝尔实验室的手机项目主管乔尔·恩格尔(Joel Engel)。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19)

摩托罗拉虽然发明了第一部手机,但离量产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另外,相应配套的基站建设也是一大难题。不过,摩托罗拉在这两方面并没有松懈。

1984年,摩托罗拉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蜂窝无线电话系统,以及第一款商用蜂窝移动电话——DynaTAC 8000X。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20)

1985年,摩托罗拉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全球各地签订供货合同,帮助建立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1G)。

1986年,推出了 Bravo 自动寻呼机。这款设备可以存储 5 条长度为 24 个字符的消息,从而让许多人第一次体验到移动通信,并成为了世界上最畅销的寻呼机。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21)

1987年,随着摩托罗拉最后一台汽车收音机产品的落地,摩托罗拉起家所仰赖的车载收音机业务正式被舍弃。同年,摩托罗拉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1989年,摩托罗拉推出了当时市场最小最轻的蜂窝电话——Micro TAC。此后到来的 90 年代,摩托罗拉的“BB机”和“大哥大”可谓是一代人的记忆。

1991年,在德国汉诺威展示了全球首个使用 GSM 标准(2G)的数字蜂窝系统和电话原型。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22)

1995年,摩托罗拉推出了全球首台双向寻呼机Tango。用户可以用它接受短文本信息和邮件,并且使用统一格式回复;同时也可与电脑连接,下载更长的信息。

1996年,推出了全球首款翻盖手机——Star TAC,这是当时世界上最轻、最小的手机,在国内被称为“掌中宝”。上市后大受全球用户欢迎(电视剧中许半夏用的那部红色手机就是这款),最终销量达到了 6000 万台!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23)

1999年,摩托罗拉推出了“iDEN i1000plus”手机。这是全球首台整合了数字电话、双向无线电、字母数字混排寻呼机、微型浏览器、电子邮件、传真和双向短信功能的手机。

同年,全球首款触摸屏智能手机——天拓 A6188 发布。这是摩托罗拉在中国最早推出的一款支持手写功能的手机,所以这也是全球首款支持中文手写识别输入的手机。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24)

2000年,摩托罗拉和思科在英国为移动通信运营商 BT Cellnet 建设了全球首个商用 GPRS 网络(2.5G),这一系统也采用了全球首部 GPRS 手机——摩托罗拉 Timeport P7389i。

2001年,罗伯特从董事会退休(十年后逝世),罗伯特时代正式结束。不过,早在1998年的时候,摩托罗拉便已被诺基亚击败,从而失去了全球手机市场头把交椅。

叠加半导体市场的不景气(微处理器业务被英特尔击溃,DSP 业务则被德州仪器打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铱星计划”的影响,看似一片祥和的“摩托帝国”,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衰落了。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25)

3,魂断铱星

“铱星计划”本来是个极具革命性的构想,看看现在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便可见一斑。可惜在那个年代来说,这个构想还是太超前了。

这个构想的源头还得追溯到1985年。当时摩托罗拉的工程师巴里·伯蒂格(Barry Bertige)在一次加勒比海的度假中,听到了来自妻子的抱怨——她无法用手机联系到客户。

回到家后,巴里找到了亚利桑那州卫星通信小组的另外两名摩托罗拉工程师,一同构想了出了“77颗近地卫星星群”解决方案——这可以让用户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打电话。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26)

由于金属元素铱有 77 个电子,所以这项计划就被称为了“铱星计划”。这个星群系统与使用静止轨道卫星的通信系统比较有两大优势:

一是轨道低,传输速度快,信息损耗小,通信质量大大提高;二是铱星系统不需要专门的地面接收站,每部移动电话都可以与卫星联络。

这就代表着,纵使行至地球上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或是通信落后的边远地区,还是自然灾害现场,通信都能变得畅通无阻。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27)

如此伟大的构想,直接打动了当时还是董事长的罗伯特。1987年,该计划正式立项。

后面经过计算表明,只需要六条轨道就够了,每条轨道上布星11颗,布星总数减至 66 颗。方案虽然改变了,但名称还是不变。

1990年正式公开宣布“铱星计划”,1991年以摩托罗拉为主合资建立了铱星公司。但由于总投资高达 34 亿美元(后来逐渐追加至 57 亿美元的总投资),所以摩托罗拉需要四处拉投资。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28)

另外铱星公司的基本组织结构是一个联合体(合伙人结构),由世界15个地区性的“闸口”(Gateways)组成。这个“闸口”,既包括地面上的信号传输系统——收发和转送铱星电话讯号,还负责在本地区范围内行销铱星的电话和服务。

这种组织结构非常松散,各“闸口”实际上只是投资者的身份,这些投资者很多都严重缺乏电讯业经验,而且还因为是投资者的关系,总部无法有效制约,运营过程颇多受阻。

但是这些潜在的问题并没有引起摩托罗拉的注意,整个公司依然沉浸在“美妙的构想”当中。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29)

而“眼尖”的意向投资者已经看出这个计划在“可行性”上的欠缺了——贝尔公司一位地方的高级管理人员回忆说:

90年代初,他们观看摩托罗拉的铱星演示时,被一张幻灯片惊得目瞪口呆。幻灯片显示,用户必须首先将自己置于在电话天线和卫星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的地点,才能顺利地使用电话(不能在室内和车内使用)。

这显然有悖于常识,这么不方便的设备,他自己都无法接受更别提用户了,于是他的公司最后拒绝投资于铱星计划。也就是说,能投资这项计划的,基本都不是业内人士,这和各地区“闸口”的投资人电讯业素质刚好挂钩。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30)

1996年,正式开始“布星”。1998年五月份,“铱计划”中的最后5颗通信卫星进入环地轨道。至此,66颗通信卫星的发射任务已全部完成。

可是当摩托罗拉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998年11月1日正式将铱星系统投入使用时,却尴尬地发现,小巧方便的 GSM 手机已经完全占领了市场。而当公司 1990 年正式宣布该计划时,市场主流还是“大哥大”之类的模拟信号手机。

而且其终端设备的价格既高昂又笨重(起售价3000美元,更离谱的是还产能不足),假如这是在1990年的话,倒不是个事——因为当时的手机还更贵更重。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31)

还有就是通信费用过于昂贵,以及之前意向投资者回忆所述的“信号遮挡问题”——在建筑物和车内接收不到信号。

再加上前述的“闸口”之各种隐患问题,最终铱星公司在 2000 年宣布破产。虽然铱星公司后面被注资盘活并一直活跃至今,但这已经和摩托罗拉无关了。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32)


(三)帝国迟暮

1,业务重整

2000年,摩托罗拉完成了对通用仪器公司的收购,交易价格为 170 亿美元(摩托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经过此次收购,摩托罗拉的宽带通信事业部正式成立。

不过这时候,“铱星计划”刚惨败不久,同年又恰逢“互联网泡沫”,所以2001年摩托罗拉深陷巨额亏损。随后摩托罗拉开始大幅裁员,关闭旗下多家工厂,但皆是收效甚微。

2002年,发布了全球首款360度旋盖手机V70。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在2008年,又发布了复刻款——AURA,这简直就是个艺术品。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33)

2003年,全球首款基于Linux内核的量产手机——A760 问世,摩托罗拉正式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同年九月份,由于糟糕的管理能力,以及反对剥离半导体业务,迫于公司董事会和华尔街股东的集体压力,罗伯特的儿子——克里斯·高尔文(Chris Galvin)被迫辞职离开公司。

随后高尔文家族卖出了所持有的全部摩托罗拉股份,从此,摩托罗拉公司和高尔文家族再无关系。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34)

其实早在 1999 年的时候,摩托罗拉就将其半导体元器件事业部独立出来,并成立了安森美半导体,主要继承了摩托罗拉的模拟IC产品线。

但是到2002年的时候,其半导体业务亏损高达15亿美元!于是2003年十月份,摩托罗拉倒贴2亿美元把整个半导体业务拆分出来,融入一家名为“飞思卡尔”的独立公司。

2004年七月份,飞思卡尔半导体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至此,1948年诞生的摩托罗拉半导体业务,正式迎来新生。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在 2015 年,飞思卡尔被恩智浦半导体(NXP)收购。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35)

业务重整后的摩托罗拉重新出发,并在2004年,推出了全球首款超薄(厚仅13.9mm)金属机身翻盖手机V3,这就是日后一代人的记忆——RAZR(刀锋)系列的鼻祖。

这个型号推出后的四年内,总共卖出了 1.3 亿部——是史上最畅销的翻盖手机!得益于该型号的极度畅销,摩托罗拉曾一度靠其走出困境。2005年又推出了 SLVR L7,这是一款类似于 V3 造型的直板机。

可惜“成也 V3,败也 V3”,因循守旧的摩托人就此失去了创新能力——后来在2007年推出的 V9 几乎和 V3 长得一模一样。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36)

2,左突右击

摩托罗拉在2005年曾和苹果联合推出一款,采用iTunes软件的 ROKR E1 音乐手机。殊不知苹果学到“手艺”之后转头就研究起了自己的手机,并于两年后发布了 iPhone。

同年,还推出了配备了和黑莓手机类似键盘的 Motorola Q,其搭载的是Windows Mobile 5.0 系统。可见在智能手机平台方面,摩托罗拉还在探索其它可能性。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37)

2006年,全球首款透明翻盖手机——摩托罗拉 A1200 上市(基于Linux系统)。当时官方的宣传语为:“明”尚品PDA——新视界,新境界。往后大名鼎鼎的“明”系列,就此开启。

2007年,摩托罗拉推出了全球首款香蕉滑盖UIQ手机 Z8。这个 UIQ 智能平台是塞班系统的一个偏冷门分支,当时主要是索尼爱立信的智能手机在使用。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38)

2007年是 iPhone 初代发布的年份,摩托罗拉却还在“左突右击”地探索各种智能平台的可能性。

2008年,摩托罗拉又找来柯达合作,两个老牌巨头互相取暖——推出了全球第一台拥有柯达照相技术的手机ZN5。这个产品分为直板和滑盖两种版本,皆搭载 Linux 系统。

2009年九月份,摩托罗拉携手美国运营商巨头T-Mobile,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搭载 Android 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CLIQ。安卓手机商用一年之后,摩托罗拉终于跟上了节奏。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39)

2010年,全球首款后空翻设计手机——摩托罗拉BACKFLIP(国内称ME600)发布。

该机采用一个独特的铰链来完成整个后空翻动作,趣味性十足。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40)

同样在2010年,全球首款搭载 Android2.0 操作系统的手机——MileStone(别名为Droid,国内型号为 XT702 )发布。

这款侧滑盖手机上市后迅速风靡全球,销量狂超千万台!在国内,“里程碑”之名也开始响彻大江南北。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41)

2010年尾,摩托罗拉还推出了另一经典——IP67级三防手机 ME525(Defy)。

在国内 Defy 被用户们昵称为“戴妃”,其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42)

2011年下半年,摩托罗拉恢复了 RAZR 品牌,并且推出了 Droid RAZR(XT910)。

该机厚度仅有 7.1mm——是当时世界上最薄的智能手机!“刀锋”之名重出江湖。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43)

3,命途多舛

2011年1月4日,摩托罗拉正式拆分为主营政府和企业业务的摩托罗拉系统公司(Motorola Solutions, Inc.)和主营移动设备及家庭业务的摩托罗拉移动控股公司(Motorola Mobility Holdings, Inc.)。

2011年4月26日,诺基亚西门子(诺西公司)完成了对摩托罗拉无线业务的收购(之前从属于摩托罗拉系统公司)。交易价格由原来的12亿美元降至9.75亿元,但之前谈定的收购内容并未有任何改变。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44)

2011年8月15日,谷歌宣布已与摩托罗拉移动签署最终协议,将以每股40美元的现金收购后者,总价约125亿美元。

2012年5月21日,谷歌正式宣布完成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成功获得了 1.7 万余项专利。

随后的六月份,谷歌进行内部公司重组,Motorola Mobility Holdings, Inc. 变更公司形式为 Motorola Mobility LLC,并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45)

2012年8月14日,摩托罗拉移动发表声明称,将在全球裁减4000个工作岗位(约占总员工的20%),并关闭或合并全球90家运营机构的三分之一。

2013年,摩托罗拉移动被谷歌收购后所推出的首款重大产品—— Moto X 发布。

虽然 Moto X 的配置并非旗舰级,但是谷歌和摩托罗拉为其加入了许多专门定制的功能和软件,可谓是一代经典。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46)

2014年1月29日,联想集团宣布以29.1亿美元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同年10月30日,联想宣布已经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业务的收购。

其中包含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谷歌授权的其余手机专利技术使用权、摩托罗拉移动品牌和商标组合等资产。

也就是说,摩托罗拉的绝大部分专利仍掌握在谷歌手里,联想收购的大部分都是摩托罗拉移动的硬件部分。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47)


(四)联想时代

1,重获新生

2015年1月26日,联想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摩托罗拉,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正式在国内市场销售三款MOTO品牌的手机——新 Moto X、新 Moto G 以及 Moto X Pro。

2016年6月9日,摩托罗拉发布了超薄(5.2mm)模块手机——Moto Z,其可以通过背后的金属触点磁力吸附无缝贴合的 Moto Mods 功能扩展模块。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48)

官方提供的模块只有4种类型:Style Shell 时尚背壳模块、Power Pack 电源(2220毫安时)模块、JBL SoundBoost 音乐模块、Insta-Share Projector 投影(70英寸投影画面)模块。

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发布的 Moto Z 2018 和 Moto Z3,整体机身设计与 Moto Z 保持一致,但后置改为了双摄。其中 Moto Z 2018 的定位非常高,竟达万元!

2019年,摩托罗拉又把“刀锋”重启了——发布了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 2019 Razr。该机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惊叹原来折叠屏还能这样玩,但价格非常高。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49)

时至今日,Moto Z 这个模块化手机系列虽然没有延续下来,但 Razr 折叠屏系列却延续下来了——已经更新到 2022 款。而且在硬件配置升级的情况下,还大幅降低了起售价。

结合2022年尾发布的极致性价比手机——Moto X40,可以看见摩托罗拉已经放下了身段,不再高举高打,转而深耕中高端性价比市场了。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50)

2,尾声

2022年第二季度,联想摩托罗拉手机在墨西哥市场份额超过三星和苹果等巨头,由此,联想成为墨西哥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

结合摩托罗拉的传统优势市场——美国和南美洲(皆入围前三名)来看,联想在收购摩托罗拉后,在整个美洲地区的手机业务得到了极大的进步提升。

另外,2022年第三季度摩托罗拉录得了连续八个季度的盈利记录;而当初联想接手的时候,摩托罗拉还处于亏损状态。可见这两年来,摩托罗拉手机策略改变的成效有多么显著。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51)


总结:

摩托罗拉近百年的历史,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长河画卷”,绚烂夺目。如今“摩托帝国”虽已分崩离析,但摩托罗拉的“分部”依然在演绎着各自的精彩。

最早剥离的电视机业务,已被松下完美整合。新世纪之初独立的飞思卡尔,如今已在恩智浦旗下大放异彩。而分离出去的摩托罗拉无线业务,如今已整合于诺基亚旗下。

仅存的主体——摩托罗拉系统公司,依然稳健发展,如今在纽交所的市值高达 423 亿美元(约为 2870 亿人民币)。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52)

最后的摩托罗拉移动,在谷歌部分仍有机顶盒等业务和绝大多数专利,堪称摩托罗拉最大的“隐形遗产”!如今在联想旗下发展势头正好的摩托罗拉手机,全球销量已入前十之列,往后前景可期。

罗马帝国覆灭已久,但世人依然深怀“罗马精神”,其留下的技术、法律、政治等遗产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明进程。

摩托罗拉也一样,其在科技领域的影响力依然巨大——覆盖面遍及电子消费品、半导体、无线网络、政企服务、家庭终端和个人终端等领域,那个对技术有着无限追求的“摩托罗拉精神”,深刻影响了这百年来世界的科技发展。

老摩托罗拉推荐(怀旧系列之摩托罗拉全史)(53)

END

致力于手机知识的探索和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