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长干行》如此简单,又如此活泼,李白的诗很擅长角色转换,他喜欢用第一人称来写实。自己虽然是个男性诗人,却偏偏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女性角色来书写。这首《长干行》就是其中的代表。

用诗来描述李白的一生(李白以女性口吻写一首诗)(1)

“妾发初覆额”开篇一个“妾”字,这是女性的谦称,他用了五个字生动刻画了小女孩的画面。头发刚刚盖住额头,这是形容女孩子年龄很小,这样的描述要比直接说女孩究竟有多大了要生动形象。他又开始用“折花门前剧”这样一个做游戏的方式来描写。小女孩自己在家门前折了一枝花做游戏,仿佛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动态的电影画面。

用诗来描述李白的一生(李白以女性口吻写一首诗)(2)

接下来就是最有名的两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男孩子骑着竹子做的小马跑来了看这个女孩,小女孩仍在那里玩自己手中的花。如今我们都会用“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样的成语,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两个成语就是出自于李白的这首诗,这是一种纯粹又美好的爱情萌芽。虽然李白生活距离我们已经有上千年了,可是他还是用两句简单的诗,将这种清纯的童年玩伴感觉写了出来。

用诗来描述李白的一生(李白以女性口吻写一首诗)(3)

下一句“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是对童年生活的描述,童年的单纯,以及小孩子之间没有任何猜忌的感觉非常美好,这是成人世界里面所缺少的。

童年刻画完了就进入到了少年时代,“十四为君妇”嫁到男孩儿家里。从这开始不再是一个小女孩了,而是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记述自己的生活。 这不是一场伟大的爱情,而是一个普通的爱情,非常的平常。从小长大的两个朋友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夫妻。

用诗来描述李白的一生(李白以女性口吻写一首诗)(4)

“羞颜未尝开”两人角色的转换,刚开始还有一点儿害羞。“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女孩子十分腼腆,只是面对着墙壁呆坐着,即使男孩儿叫他千百回也不愿意回一次头。

从小长大,两个人虽然非常的熟悉,可是环境的变化,人物角色关系的转化。都令熟悉的关系有了一点陌生。前面那一段的青梅竹马并非是恋爱,只是童年的玩伴关系。但是现在有了新的关系,他们的恋爱不是从小开始的,而是从嫁到这个家庭后开始。再也没有了从前那种打打闹闹玩玩玩笑,而变成一种生活和爱情。

用诗来描述李白的一生(李白以女性口吻写一首诗)(5)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15岁了,开始体会到爱情的甜蜜了。从之前的羞涩到此刻的快乐,这是在讲婚后生活的喜悦。希望两个人的关系就像灰尘一样卑微又平凡。但是李白的这个故事中,并非是一个美好的童话故事,而是略显有些哀伤的。

因为“十六君远行”从14岁的羞涩到15岁的快乐,再到16岁的分离。生命的画卷在一点一点的展开,内心的情绪也在一点一点变化。

分离的哀伤主要是源于两个人情投意合的。“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这是两个典故。抱住信,是指尾生之信。这是一种约定,一种看似愚蠢却是坚定的约定。 一个人因为守信而死,这是极其缠绵与凄厉的。“望夫台”是指男子离开家乡,妻子一直盼着他回来,而后化成了一块石头。这是民间的传说,通过这两个典故想说即使天崩地裂,她还是想要信守承诺,哪怕最后成为了一块望夫石。

用诗来描述李白的一生(李白以女性口吻写一首诗)(6)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丈夫还是离开了,下面是妻子的叮咛,“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她担心五月潮水会令行船遇难。其实此刻都是她的回忆,因为丈夫已经远走了。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丈夫走后思念仍在,门口留下的脚印,只有她发现了,日子久了绿苔生出来,脚印看不到了,但是那些痕迹还在。只有他知道,绿苔底下的脚印就是当初的回忆。从幸福快乐的新妇的喜悦,一下子变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哀伤。

生命已经定格,岁月如此缓慢,丈夫走掉之后好像时间就再也没有变过。苔深不能扫,此刻的伤感更加深了。落叶秋风早,春天到秋天之间如此快速,这都是令人伤感的瞬间。古人经常悲秋,而春天是代表希望的,如今春天已过,秋天又来,又怎能不生出哀伤呢?“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这是看起来很普通的画面,在一个思妇的眼里变得如此的感伤。

用诗来描述李白的一生(李白以女性口吻写一首诗)(7)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这种伤感大概是因为觉得这辈子就坐在这里发愁了,而自己的红颜也就如此老去。生命不会再有新的事物发生,就停留在这样一个状态。

时间是一个很奇妙的事情,快乐的瞬间总是觉得如此短暂。难过的日子反而会如此漫长,就像这诗里面的。14、15、16岁,每一年只是一笔带过,过得如此之快,因为这些都是快乐的时候。而此刻从16岁开始,每一天都是如此的煎熬,每一天都是伤心的时刻。最后的结尾仍旧令人伤感。“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妻子期待着丈夫能够尽快回来。他会经过三巴,至少先写一封信,早一点儿把消息带到家里,好让自己知道。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最后妻子还是怀着期待的心情。想要去迎接,至少可以到长风沙这一带。这是用地名描写自己的期待与喜悦,也给整首诗一种完整感。从童年的玩耍与陪伴,到少年的羞涩与欢喜,再到分开时的哀伤与忧愁。整首诗将一位期待丈夫归来的女性角色描写得细腻又真实,让人读了这首诗,仿佛在看一个女性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