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 服务育人

2022,《悦读育心 》

心之所向 即刻前往——

悦读育心

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再造文化育人新高地

开栏语

襄阳秘史深度解析(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1)

西汉文献学家刘向指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从书籍中,能找到共鸣,净化心灵,加之思考而领悟,于是读者的人格慢慢完善,开始成长,自然而然就会保持健康的身心。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功能,营造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馆舍空间,图书馆精心打造文化育人新高地。推广疗愈书目,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发挥正能量的引导作用,这是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功能的体现。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宁静阅读工作室和淡泊湖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新栏目《悦读育心》,每月1-2期,开展阅读疗法、地方文化、经典导读等多类阅读活动,力求提升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营造“书香校园”服务,敬请关注。

图书馆宁静阅读工作室

襄阳秘史深度解析(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2)

宁静阅读工作室于2020年9月7日在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宁静楼)B406挂牌成立,这是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阅读指导与服务而进行的重要举措。工作室隶属推广服务部,已开展阅读疗法、地方文化、经典导读等多类阅读活动,力求提升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营造“书香校园”服务。

襄阳秘史深度解析(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3)

襄阳地方史料

(第七期)导语:

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在过去社会实践中所留传下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文化证据。地方史料是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历史长河的支流,乡土历史的教育价值在历史界是公认的。一个地方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与杰出人士的事迹,可以激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使其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同时, 地方历史资料来源于当地, 具有明显的乡土气息, 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同。

今天推出本次悦读育心的第七期书目。目前推荐图书集中放置图书馆襄阳文库(图书馆C203室),欢迎广大师生到图书馆阅读借阅哦。

《襄阳县志(1980-2001》

襄阳秘史深度解析(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4)

1、《襄阳县志(1980-2001)》,襄阳市襄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2014年出版。(馆藏地点:襄阳文库,索书号:K296.34/62)

全书分篇、章、节、目四个层次,卷首设序、前言、凡例、大事记、概述。正文设三十三卷,共计190万字,彩页图片138幅,随文黑白插图34幅。编纂人员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志书体裁,结合襄阳县(现今襄州区)地方特色,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襄阳县撤县建区前22年间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状况,再现了襄阳县的历史变迁和辉煌成就。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 广集资料、认真考证、分类整理、精心编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相统一,是一部难得的史料典籍。

《老樊城记忆》

襄阳秘史深度解析(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5)

2、《老樊城记忆》,陈文道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出版。(馆藏地点:襄阳文库,索书号:K926.33/4)

本书遴选文章注重史料性、可读性和趣味性,力求使老樊城的文脉和风貌成为永不褪色的记忆。以史实为径,按迹寻踪,见微知著,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态度和雅俗共赏、图文并茂的艺术追求,向人们娓娓叙说老樊城即将成为历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及市井风情。无论是令人神往的“古城探幽”、“风物纪胜”,脍炙人口的“名人撷英”、“旧闻轶事”,还是妙趣横生的“市井页趣”、“街巷风情”,都体现着编者的匠心独运和家乡情结,读者在阅读中能领会和感受到老樊城的千古神韵、历史沧桑和绝代风华。

《宜城三千年》

襄阳秘史深度解析(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6)

3、《宜城三千年》,田辉等编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出版。(馆藏地点:襄阳文库,索书号:K296.34/147)

宜城作为楚国故都、宋玉故里,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本书为大16开本,古朴典雅,图文并茂,装帧考究,彩色精印。编者站在时代节点,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多维度、多层次对历史文脉的系统提炼和总结,梳理出71万字。从楚都春秋、山川形胜、历史名人、诗词歌赋、传说故事、民俗风物、文物纹饰、我的宜城八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宜城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述说了宜城人的深厚情感,编织了宜城人的梦想,具有历史传承、文化传播、审美收藏、信息交流、现实借鉴等价值,全面展示了宜城的地域文化特色。

疗愈视角

襄阳秘史深度解析(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7)

历史学是一门培养人的学科,具有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全球化时代,一些发达国家引领的西方文化冲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可能影响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阅读地方史料,有助于培养读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刻认同与热爱,进而形成家国情怀、人文素养。襄阳地方史资源丰富,许多图书能给读者带来情感体验,具有浓厚的亲切感,特别能使在这里读书的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阅读的过程中,热爱传统文化和爱国爱乡情感得以渗透,读者逐步形成对祖国和民族负责的信念和态度。与此同时,地方史料是重要的“情境场”,在这种情境中,读者可以感受历史变迁,体悟时代的发展。地方先贤的立己达人的担当与情怀,是一种生命的尊严、创造性的快乐,将促进读者产生对历史温情之理解,从而最终达成高校“育德树人”根本任务。

素材来源:图书馆张鑫撰稿提供

淡泊湖党风廉政建设融媒体工作室制作

版面设计/张皓云

责任编辑终审/张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