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1)

福建武夷山,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自古以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在此题诗歌咏,成就一番文化盛举。福宁州(今霞浦)诗人王都中曾赞叹九曲溪“清溪照眉发,棹举扬清波”,发出“何当结茅屋,时与神仙过”的感叹。明初,也有一位福宁州诗人冯回,驻足武夷大王峰下,写成五律《武夷大王峰》一首,载于《明诗综》。诗如下: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2)

亭亭大王峰,壁立何峣屼。

昔闻武夷君,于兹蜕真骨。

凤驾杳不还,虹桥彩云没。

惟余崖际松,年年挂秋月。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3)

“峣屼(yáo wù)”,《赵氏铁网珊瑚》作“崭绝”。 作者冯回,字景渊,写这首诗时在建宁府瓯宁县(在今建瓯,建瓯由建安、瓯宁两县合并而成)任教授一职,因此自称“西瓯,冯回景渊”。根据《明诗综》注释,他是福宁州人。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4)

此诗首句写景,描绘了九曲溪畔的大王峰高耸云天、壁立千仞的险峻陡峭模样。

三四句以武夷山仙君的传说入诗,大意是:听说昔日武夷真君,在此蜕骨成仙。仙人的车乘一去不返,连当年的虹桥与彩云也杳无踪迹。凤驾指仙人车乘,虹桥来自传说,见《云笈七籤》卷九六:“武夷君,地官也,相传每於八月十五日大会村人於武夷山上,置幔亭,化虹桥通山下。” 元初熊禾隐居此地,曾作《入武夷山》两首,诗中有云:“幔亭缥渺彩云间。”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5)

末句感叹神迹不在,岁岁年年只相似,看那崖顶上的松树稍上,挂着同一轮秋月。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6)

同在瓯宁为官的叶俊,貌似与冯回同游,也写了一首诗《武夷》:

武夷山下万年宫,九曲溪头一棹通。

流水落花寻古道,平林过雨見群峰。

幔亭人去云連壑,华表仙归月满松。

正好相期问丹决,天风午夜客船东。

瓯宁叶俊

根据《明诗综》注释,叶俊也是福宁州人,生平资料不详。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7)

冯回担任瓯宁县教授,闲暇之余游览建瓯风光,还写下了《玉溪八咏》。据《建瓯县志》记载,玉溪在夏(hǔ)源,宋时溪里常有妖作巨浪,知府童志贤,以玉尺投入溪中,妖怪作恶遂息。最早写玉溪美景的为朱熹,今建瓯市吉阳镇有玉溪村。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8)

玉溪八咏

(一)玉溪风月

玉溪浚淸源,安流静无波。修梁既虹跨,层轩亦星罗。霄月丽衡汉,微风动琼柯。长溜喷新响,短箫逐酣歌。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9)

(二)石壁云烟

石壁凌层隅,苍然宛如削。乃知开辟有,匪为金牛凿。云满涧石阴,日出烟光薄。碣石已漂沦,巨鳌焉可托。誓同餐霞人,其营西山药。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10)

(三)龙陂春水

澄波绕云麓,参差龙鳞涣。春冬有嬴缩,澹潦无弥漫。鲮鲤恣游扬,凫鹥(yī)相散乱。洪河讵不广,决啮徒为患。焉知只尺流,百顷资溉灌。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11)

(四)牛山夕照

陟彼牛山巅,凭虚纵遐观。群峰纷在瞩,邈若升云汉。俯视井邑人,营营几迁换。爽鸠苟已徂,繁华竟云散。始知晏子贤,能弭齐侯叹。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12)

(五)西林乔木

西林有乔木,秀色无春冬。深根盘厚地,高柯拂苍穹。西枝沦晓白,东枝挂朝红。郢氏岂不顾,材大难为庸。终同夸父杖,(回)薄凌天风。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13)

(六)北岭孤松

孤生北岭松,特立烟霞外。百尺傍无枝,亭亭若车盖。下伏鸟兽形,上与风云会。四时清阴敷,元鹤纷来萃。行人惜不去,伫立听竽籁。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14)

(七)峡桥泉响

峡中石梁横,下有流泉注。鏦(cōng)铮觞涧(回),瀄(zhì)汨随波去,泠泠指下弹。历历弦中语,伯牙既已矣,嵇康不复遇。谁能抱丝桐,写此静中趣。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15)

(八)野寺钟声

招提矗云构,杳在北山麓。群峰倐将瞑,疏钟如断续。铿鍧(kēng hōng)入云汉,迢递出空谷。行客逐徒侣,居人候樵牧。四顾层阴生,苍烟起虚曲。

武夷山大王峰和玉女峰诗句(武夷大王峰赏析兼考福宁州诗人冯回及其他)(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