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的最后的八年

【纯情歌姬】

邓丽君的故事全文(阅读分享纯情歌姬)(1)

作者:铃木章代 翻译:真智

邓丽君的故事全文(阅读分享纯情歌姬)(2)

作者:铃木章代

邓丽君的故事全文(阅读分享纯情歌姬)(3)

翻译:真智

{目录}

序言 第十年的真情吐露

第一章 1987年的初次相逢

第二章 成为她妹妹的过程

第三章 对她关心,心息相异

第四章 永别了,悲伤的泪水

第五章 巴黎日记

第六章 两个邓丽君

第七章 一个谎言,一份悲痛

第八章 1995年的最后离别

【序言】第十年的真情吐露

邓丽君离开人世已经超过十年了。她的祭日是1995年的5月8日,享年42岁。

邓丽君的故事全文(阅读分享纯情歌姬)(4)

邓丽君遗像

邓丽君的故事全文(阅读分享纯情歌姬)(5)

邓丽君陵园

邓丽君的故事全文(阅读分享纯情歌姬)(6)

邓丽君陵墓

骤然病发的邓丽君,身边无人照看,就那样孤单一人,独自而去了。离世的地点既不是出生地故乡台湾,也不是后期移居的法国巴黎,而是疗养地泰国。那时的我,是邓丽君签约所属的日本金牛宫唱片公司的一名职员。当时我虽然是在公司的制作部,主要是着手于录音等方面的事务,但同时也被公司委派为邓丽君的随从人员。和邓丽君的接触,大致是八年的光阴。或许有人说才短短八年?但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堆积无数旧日回忆的八年。而且那八年里我从未想到过邓丽君竟然没说再见就悄然而逝了。邓丽君好像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似的,匆匆又匆匆地迅速躯身疾步走完自己那短暂的一生。她被誉为天才歌手,13岁就开始了真正的舞台生涯。在日本也唱红了多首畅销金曲。另一方面,因为假护照风波曾被日本遣送出国,也曾有过和大富豪的贵公子之间的爱情破灭,还曾有过比她年轻14岁的恋人。她走过了波澜万丈的人生,生前也曾有过瘁死传闻。但其实,素面真颜下的邓丽君容易寂寞,惧怕孤独,她是容易动情流泪的女子。

我最终能够到邓丽君墓前拜祭,也是她离开人世十年后2005年4月的事情了。自己想着今年一定得去拜祭她的同时,那前去台湾拜祭她的勇气却也在黯然销蚀,因为我实在无法相信邓丽君如今就睡在那冰冷的泥土之下。机票买了,随后取消;再买,再取消。这样反反复复过了十年,终于还是去成了,终于我站到了她的墓前。邓丽君曾被那么多的人们爱过,不只是在日本,在亚洲各国都是如此。而且现在也是依然有千千万万的人们在深深爱着她。如今依然有千千万万的人们在心中深藏着关于她的林林总总的回忆,在口中低吟浅唱着她的歌。我把她依恋成自己的姐姐,她也曾对待妹妹一般地关怀呵护过我。她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往后延缓,却能因为他人的不幸遭遇而流下同情的泪水,她就是这样心地善良的女子。对于这个姐姐的回忆,很想和现在依然深深爱着邓丽君的人们分享。我因此提笔追忆往事,尽管文笔拙劣,但真诚希望人们能够了解到邓丽君的素面真颜。

邓丽君的故事全文(阅读分享纯情歌姬)(7)

【第一章】1987年的初次相逢

邓丽君在日本出道是1974年。她凭借一曲《空港》夺得了那一年唱片大奖的新人奖。五年后的1979年,因假护照风波事件她被日本遣送出国,在日演艺活动暂且中止。1983年,凭借新专辑《旅人》 再度展开在日本的歌唱事业,随后《偿还》、《爱人》、《任韶光在身边流逝》 连续三首歌曲创下百万销量的佳绩,并顺利受邀出场日本NHK红白歌合战;更惊人的是,她因此首创连续三年夺得日本有线大奖和全日本有线放送大奖的光辉记录。这是她在那个年代巨星辈出竞争激烈的日本歌坛取得的优异成果。

我担任邓丽君的制作人正是在她鼎盛时期的1987年。那一年,邓丽君34岁,我28岁。

邓丽君的故事全文(阅读分享纯情歌姬)(8)

1987年12月的一天,从机场海关检口出来的邓丽君身姿飒爽,腰身挺拨,凛然自信,这或许就是人们传说中的巨星风范吧?从香港一起过来的那个随从,推着堆满路易维登包箱的行李车跟在后面,那气势令人不自觉地紧张起来。唯一出人意料的事情是邓丽君居然剃了一个男仔短头。在此之前邓丽君唱《偿还》、《爱人》 的那个时期是垂肩长发,身姿绰约,紧衣娇柔的女人味,十足的玉女,而现在看起来邓丽君周身散发的则是女强人的气息。或许是因为和那个新加坡富豪的公子爱情破灭的影响吧?我觉得她可能是不想受制于过去的挫折,因此有意为之吧?我这个猜想从那时起就深埋在心底而未得到亲口确认,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不该过问的事。

那时候邓丽君签约从属于日本金牛宫唱片公司(她过世后,金牛宫唱片公司被宝丽多唱片收购)。她主要的工作地点是在香港,而一旦来日本,公司总经理和董事会成员,以及制作、宣传部门的主管们每次都倾巢而出,去机场恭候待驾,这早已成了公司的惯例。大约20多名公司职员依次排在邓丽君走过来的通道两侧,列阵恭迎邓丽君大驾光临。男同事自不必说,连女同事也得西装革履,小心谨慎地随时待命,听从邓丽君的召唤吩咐,简直是全员紧张,唯一不紧张的只有邓丽君自己而已。

“大家好!我又来啦!新的邓丽君怎么样?”

她是在说自己新留的男仔短发吧?我暗暗揣测。邓丽君走到迎接她的通道正中,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她轻松翩然地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我紧张得不得了,站在迎接队列最不显眼的末尾,顿觉自己分外渺小。这样说是因为:公司上下前来迎接的同仁都是西服正装,只有我自己穿着一件随意的拉链夹克衫。我那衣服真的太随便了。因为我是公司制作部地位最低的职员,本来想自己是没有资格和地位能被派来迎接邓丽君的。

唱片公司制作部门,全盘负责歌曲制作的方方面面的琐碎工作:从最初的委托词作家填词,作曲家谱曲,到歌曲的录音、混音,乃至后期的从生产线出歌曲小样。那一年,我非常幸运地被公司委派负责《别离的预感》 这首歌曲的制作,我的身份是制作助理。那天出来迎接邓丽君也是公司课长临时给我下达的命令,我自己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在迎接的通道中款步而来的邓丽君,走到我面前的时候止住了脚步!哎呀!糟糕!我暗暗心惊,肯定是看到我这不敬重的着装才停步的。那一刻我想邓丽君肯定会生气。

“是你吧?!”邓丽君第一次对我说的话就是这个。而后,她接着对我说:“那时你一定很难过,对吧?”说到这里,我心里恍然大悟,突然明白了被上司派来迎接邓丽君的原因了。我是有过待婚男友的人。他和我均就职于这家唱片公司,当时他负责邓丽君的宣传工作,我和他连婚礼的场地都预订了,结果那年的2月份他因意外事故骤然身亡。邓丽君是12月份来日本的,我男友身亡是十个月以前的事情。课长曾对我说过,邓丽君在外地也听说了我男友意外身亡的事情,而且还说她也深为悲痛。估计是邓丽君说如果我不介意的话正好借接机的机会来见一面,所以课长就下命让我坐进迎宾车赶来机场了吧?我是这样揣度的,很可能是课长有心向邓丽君举荐我。邓丽君接着说:“你当时一定很难过吧?我也是很难过的。”她那双手非常有力地握住了我的手,然后她进前给我了一个拥抱,因为动了情,邓丽君低声哽咽了。当时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可是在那一瞬间我对邓丽君的温暖,对她内心的温暖有了深切的体会。还是在那一瞬间,我感到有什么东西落到了我的指尖,那是——邓丽君的泪珠!邓丽君是如此的温暖善良,乃至泪水都是如此温暖。因我男友的离世她同情流泪,虽然她是通过国际长途被告知这个消息的,但我想当时身在香港的邓丽君肯定也流了不少泪。她是一个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延后,却能因他人的不幸而伤心流泪的好人。被她拥抱的那一刻,不知道为什么,我暗暗告诫自己:可千万不能哭啊。其实我清楚地明白,如果动情回忆我那逝去的男友,我一旦哭起来就会失控。正因为这一点,我得忍着。老实讲,因为是被邓丽君拥抱了。其实真情流露纵情流泪又有何妨?总之,我深深体会到了邓丽君的善良,那是不属于语言的心与心的传递。就是这么一个细节,也让我体会到了最为超级巨星的邓丽君的素面真颜。

1987年6月开始销售的新歌《别离的预感》是我第一次负责制作的曲目。在机场令我感动的初次相逢也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上司委派我全面负责最后阶段的混音合成制作,当我聆听邓丽君歌声的时候,那种吃惊震撼至今记忆犹新。混音制作室的音箱里邓丽君的歌声流淌出来的时候,真的令我有浑身触电般的感受。

那时候邓丽君的录音大部分都是在海外进行的,当时的制作方式大致是我们把她在香港或者台湾录音的磁带拿到日本进行混音配乐。最初就是只听邓丽君的歌声(这种磁带可以选择声道播放,可以只听歌手的声音,也可以只听音乐伴奏,还可以同时听)。只留下她本人的歌声,所言亦即无伴奏清唱。少了歌曲开始前奏部分的伴奏,但可以经过麦克风听到邓丽君的呼吸,然后歌声飘起:

“几乎要哭出声来,喜欢你到心痛哪里都不要去哟,屏住呼吸请静静地留在我身边……”

她歌声绝美的程度令我吃惊得几乎站立不稳。特别是在“请告诉我”那里,就是把一个音乐小姐的歌声拉长之处,那声音真的如同镶嵌上宝石一般。那歌声如同是细小的宝石跳跃闪烁着的光芒随空气拂过来一般的震撼,非常清澈,澄净!已经不单是“唱得真棒”等语言所能描述的高超境界了。我自然侧耳,所有精力都集中到邓丽君的歌声里。好像是她说过你要仔细倾听我的整个身心的吧!是的,我潜心听完了她的演唱,感动得身子微微震颤,我想这是我从未有过的感受。

从《别离的预感》这首歌开始,邓丽君的发声开始有了变化。那时邓丽君的肾出现了问题,这是她后来悄悄透露给我的秘密。肾脏功能一旦有问题,就会引发腰痛。这样唱歌的时候就不能轻易动力气,大幅度运用腹式呼吸方式了。动用腹部肌肉的力量唱歌,腰部就会疼痛。当然了,不能声嘶力竭地歌唱,唱长音也变得困难许多,邓丽君自己已然感受到了身体状态的变化。 因此,在这次录音的前不久邓丽君去了伦敦,接受了歌剧式的发声训练。用接近唱歌剧的方式来演唱,就算声带开口处狭窄也依然能将歌声直直地传送出去。这种通透清澄的嗓音自然是发声训练的结果。她这种新的发声方式,对于这首新歌而言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简直天衣无缝地完美。我聆听着她的清唱,沉醉其中,神情恍惚不定,一时忘记了自己是在工作。  

接下来的一刹那,我胸中升起一股勇气:如果自己是为了能演绎出如此绝美歌声的人,即便男友离世了,或许还能重振精神认真工作吧!邓丽君的歌声似乎将我只有迷失感的空洞内心再次填满并使之变得充实了。在进行混音制作的时候,邓丽君的歌声将我从男友过世的颓废中拯救出来,机场拥抱的时候,邓丽君的和善可亲,将自暴自弃的我重新牵引到温暖如春的阳光灿烂的人生地带。很想近距离听她唱歌,也想让更多的人能够听到她的歌声。真的想为她做些事,尽我所能地为她奉献,只因为她就是能唱出如此美妙歌声的人!那时候我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做邓丽君的直接直接负责人 。

听邓丽君现场演唱的机会很快到来了。因为12月份的这次来日,很快就排好了录音日程。新歌《恋人的神话》录音结束了,然而对于这张单曲专辑B面的歌曲《玻璃窗之摩天楼》,邓丽君说她对自己的录音不满意。对她而言,因为这是少见的美国流行音乐的曲风,这种旋律不太容易把握,因此没能做到令自己非常满意的录音。邓丽君一说想重新录音,全公司上下自然就得立马开始配合行动。年末如此忙碌的时期,为了确保录音棚的使用公司职员们四处奔忙。还有就是,我记得是公司总经理说过这样的话:如此难得就来个公开录音吧!邓丽君自己也是十分期待。当时《恋人的神话》这首歌还被一个侦破式的电视连续剧采用做主题歌了,所以公开录音自然更具宣传效果。录音场地就选在东京代代木的一个录音棚。

和在机场迎接邓丽君的场面一样,我们唱片公司的高层领导们纷纷把翩然到来的邓丽君围在了中间。录音棚旁边的一个休息室内,各路媒体记者以及别的公司的重要头脑,还有一些搞音乐的相关人士十多人聚在了一起。我发现那个休息室开始成了签名的房间,后来就变得好像搞聚会的场所了。大家纷纷叫着:邓丽君!邓丽君!紧紧追随她不放她走。邓丽君虽然脸上挂着微笑,但太阳穴上方却也可以看出她有些不耐烦了。录音棚我们预订了10个小时,但在这聚会一般的气氛下,记者们吵吵嚷嚷地就将时间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地给纠缠过去了。这一天我的任务是做邓丽君的助理。就在我想这样下去可不妙的时候,邓丽君在我耳边悄悄地但毫不犹豫地说:“我今天不唱了,唱不了,这样的状态不唱了。”虽然邓丽君对日语掌握得已经很好了,但谈话的时候还是多少有些不顺的地方,因此那么直接决然地说出上面的话还是多少令我感到意外。邓丽君接着说:“我还没有完成的作品不想让别人听!”尽管是那么地想做公开录音,但自己唱得不满意就不想让人随随便便欣赏。邓丽君作为职业歌手的职业个性此时让我一目了然。她又说:“客人,对这些客人不能想点儿什么办法吗?”

不想点儿什么办法可不行,这也是我作为助理的职责和必要。我去跟上司商谈了怎样能把这些召集来的媒体驱散或者在录音的时候能让他们暂时离开不做纠缠。但这些媒体还是紧紧追随邓丽君,大有不放她走的阵势。这还不算,还有姗姗来迟的各路媒体纷纷加入,我们还得准备食品饮料等吃的喝的,这下休息室彻底变成聚会厅了。我赶紧把邓丽君带到了空无一人的大厅透气,而后我一个人匆匆返回到公司同仁中间。我说:“拜托了,就一会儿也行,想想办法,让那些人暂时离开吧!”同事说:“那怎么成?他们就是冲着看邓丽君录音来的啊!”我说:“那你就说,邓丽君说了,她现在唱不了!”同事说:“就是那样,也不能赶他们走啊,你看都是大有来头的媒体。”我无奈又非常苦恼地返回到了邓丽君所在的大厅。大厅里,邓丽君蹲在地上,背对着我,因为头发剃得极短,能清晰地看到她的脖颈,就那样给我来个后背。而旁边还有一个人好像模仿她似的,和她一样蹲在那儿,那人就是麦灵芝女士。

麦灵芝出生在中国,因生活所迫较早独立,不知自己生身父母是谁,就那样长大成人了。她少女时代坎坷曲折充满波澜,但在香港却成了当时有名的功夫女影星。再后来去了美国发展,在影像制作领域比较活跃。也是在那一时期,邓丽君因为“假护照风波“被迫离开日本引退到美国。两个人在美国相识,后来成了很合得来的朋友。此后,邓丽君重返日本演艺界,移居到了香港,将那里作为活动据点。麦灵芝自告奋勇担当邓丽君在海外各项活动的负责人。因为是动作女星的缘故吧,她身材高大,体格更像职业体育选手,性格也偏向男性。是她对邓丽君说过,留披肩长发,穿显露女性曲线的服装是取悦男人的流行时尚,还是改改吧!邓丽君听从了她的劝告,剪了男仔短发。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邓丽君对她是相当信任的吧?直到邓丽君的后期,她一直都是人前人后支持邓丽君的一个人。这次来日本,麦灵芝也是和邓丽君一道来的。走出机场海关,跟在邓丽君身后,推着行李车的那个被邓丽君说成是随行人员的人便是麦灵芝女士。她们两个人背对着大厅,就蹲在角落里。哎呀!现在看到了麦灵芝,我才想起刚才她怎么不在场呢?边这样想边走近她们俩。哦?有一股酒味传到了我的鼻子里?邓丽君说:“哎!我说铃木,不一起吃吗?相当好吃啦!”我探过头去看,这两个人就那样直接用手吃螃蟹呢!那是上海螃蟹,活着的时候泡在老酒里面做好的上海螃蟹。公开录音不能顺利进行,麦灵芝见邓丽君心生厌烦,跑出去买螃蟹了。估计是坐出租车跑到什么高级中餐馆买回来的。看到情况不顺立刻就能做出反应!这是麦灵芝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显而易见,此时邓丽君的心情已是一片大好了!作为邓丽君的助理,做不到这么有心可真不行啊!我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接受邓丽君的招呼开始吃起了螃蟹大腿。我不太喜欢喝酒,尽管老酒的味道比较浓,还得承认这螃蟹的确好吃。我们风卷残云吃完了螃蟹,一起返回了录音棚。谢天谢地!客人们一走而光,一个都不在了。连录音师也手托腮帮,显出百无聊赖的样子。可是这次最关键的邓丽君仍然说她还是不要唱了。邓丽君担任录音的前任,大前任都说过千百次:邓丽君这人相当恐怖哦!不达到她的满意而被炒鱿鱼的人也不止一个。虽然我也觉得这有些夸张,但了解邓丽君的前辈以及上司们也都开口闭口这样讲过,所以我想这谣传里面或许有一半是真的吧?

我是1985年进金牛宫唱片公司的。这一年邓丽君的歌曲《爱人》异军突起,一路飙升成为畅销金曲。因此首次荣登红白歌会舞台。为了纪念连续两年勇夺全日本有线放送大奖,举办了个人独唱演唱会《one and only》,邓丽君独一无二演唱会。对邓丽君而言,在金牛宫唱片公司期间举办的这场唯一一次演唱会,尽管演唱会仅一天,但排练居然花费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这在金牛宫公司绝对是个神话奇迹!当然,从演奏员,演奏员中的最重要人员,到编曲人员,乃至相关的工作人员一直到演唱会上演那天为止整整一个月不许有别的安排,从头到尾给陪着撑下来了。这么说吧:邓丽君一旦身体不舒服,或者没有心情练习的话,那么大家都得待命歇菜!反过来讲,如果邓丽君突然来了心情要排练,那大家死活也得陪着排练一直到她绝对尽兴不想继续为止。

提起出生在台湾的邓丽君用日文唱歌这件事,我想她付出的努力可不是他人所能比拟的。更何况她还是非常反感在人前演唱自己还没有熟练掌握的曲目的邓丽君!!说到歌唱,她真是一个绝不妥协放弃原则的人。可能是因为自己要求严格,所以就自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严格要求吧?我是这样想的。或许这就是人们风传邓丽君恐怖的原因吧?但尽管如此,我想也不能像公司同事们说的那样今天就不录音了。因为这录音棚的预订就是确保了那一天而已。当我们的歌坛公主心情不好的时候能够做到让她重新喜笑颜开也是我这个当助手的职责啊。我暗暗思忖:有什么像麦灵芝那样的好办法能让她心情大好开始录音呢?

正暗暗着急无所适从的时候,突然邓丽君开口对我说:“铃木,你来唱唱试试!”啊??让我试试?她这是在考验我吧?我这样暗想。因为我在学生时代也曾经踏入演艺圈做了一年半的艺人!我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乐感也非常好。最初曾有一段时间接受钢琴课训练是打算一直朝着古典音乐的方向行进。结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接触爵士乐、摇滚,慢慢喜欢上了这些流行的东西而改变了自己的音乐之路。后来还尝试着自己作曲。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开始踏入歌坛。当时为我宣传的话就说我自己作词、作曲、自己演唱,是创作型歌手。

日本著名歌手松任谷由实的丈夫松任谷正隆曾给我出道时的第一首单曲进行了编曲。但我的歌唱生涯刚刚进行了一年半就戛然而止了。因为有一天,突然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面部神经痛。早上起来照镜子,惊觉自己脸颊严重抽搐扭曲。我赶紧去看医生,诊断结果居然是原因不明。医生估测是压力过大所致。这让我想起了当时的情况。当时公司给我安排的经纪人有两个,他们俩意见总是不一致,简直是水火不容。一个经纪人说下一首单曲曲风抒情一些较好,另一个就立即反驳说不行不行,绝对不行,得唱旋律节奏都很快的歌曲。对于服装的设计方面他们俩的意见也总是冲突,一个如果说让我穿精心设计的青春偶像风格的衣服,另外一个就反驳说得体现创作型歌手的风范,应该穿休闲的衣服。我不能只听一个人的意见,,在其中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一件事如此,他们俩事事如此,我病发的时候正是在这段时期。当时的情况是除了停止演艺活动别无选择。疗养期间,一次次看着自己扭曲歪斜的面部,清楚地明白自己不适合演艺界,不能在歌坛上继续冲刺了,于是决意就此引退。疗养康复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然后重新返回校园继续完成大学学业。那时和我同一届的同学都纷纷毕业了。我返校时插班的那一届有真田广之(电影《无极》里面的那个日本演员——译者注。)。尽管我毅然决然告别了歌坛,但我还是觉得依然有能力进行幕后制作等工作,于是挑来选去最终走进了金牛宫唱片公司。

邓丽君似乎知道我过去的经历。或许是从我那过世的男友那里得知的,也可能是别的公司职员告诉她的吧?所以我想她才让我唱唱试试。站在麦克风前压力肯定是有,但是特别的紧张感确实不存在。当时我一根筋,主要考虑的就是如果我唱了,很可能邓丽君就会继续录音,别的想法没有。现在想想在邓丽君本人面前唱专门为她写的歌我可真是胆大包天!我在录音棚里站好,准备就绪,旁边调音室里的控音师开始为我放音乐伴奏了。因为这是邓丽君的新歌,所以乐谱我早已准确无误地记在了脑子里。我看着乐谱集中精力唱完了这首歌。从里面出来后,我说:邓丽君,我就是按照这种感觉唱的,那个……您觉得怎么样啊?

“再来一次!进去再唱一次。”邓丽君用干脆利落的口吻对我说,不容许我拒绝。哎呀,这就是传说中的恐怖的邓丽君吧?我一边这么想,一边乖乖地按照她的指示进去唱完了第二遍。双臂交叉在胸前,抱膀坐着静静看我唱完的邓丽君,突然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她说:“我也过去,你跟我一起唱!”她自己戴好耳机,命令控音师开始放音乐伴奏。前奏开始了,齐唱了一小会儿我就吃惊得直直地看着邓丽君的脸。因为现在唱的和邓丽君前不久录音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她现在唱的跟我唱的方式相同。我们俩又唱了第二次,越唱越像,跟我唱得完全一样,连小节长音拖到什么位置都完全一样。我惊得目瞪口呆。邓丽君冲我做个鬼脸儿,伸伸舌头:“呵呵呵!我模仿你呢,怎么样?”啊??如何形容呢?除了超级棒以外没别的语言可以形容了!自己说演绎比较困难的曲目,这么来了两遍就能如此娴熟地演唱了。我想这就是天才。这绝对是与生俱来的才能,不是几年音乐演唱课的训练就能做到的。

你看,邓丽君能唱日语歌,对吧?“假护照风波”那段时间她在美国住了差不多一年半,结果英文说得行云流水般的流利。1989年秋移居法国,有了法国男友,结果法语也精通了。我这个人,虽然音乐乐感的确很棒,可是学外语就真的笨到家了。说谁的耳朵更灵呢?我是说不了。但那一瞬间我心里想的就是:邓丽君真的是名副其实的歌坛公主!接下来的正式录音,邓丽君当然是一遍就过!!!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听《玻璃窗之摩天楼》这首歌,请与别的曲目比较着听听看吧。旋律是流行音乐,和到目前为止的曲风自然不一样。但更不一样的就是邓丽君的演绎方式,她是模仿我的歌唱方式演绎这首歌的。这一点也是我稍稍值得骄傲的地方吧。.

公开录音结束后的第三天,邓丽君点名叫我过去。那一天是邓丽君的休息日。我在公司的办公桌前七手八脚忙碌别的工作的时候,电话来了。那是午饭前的时间。上司对我喊:“铃木!邓丽君叫你过去!点名叫的就是你!”“我?叫我过去?”“对啊,叫的就是你!去吧。”“什么事情呢?”“不知道,快过去吧!好像在宾馆大厅等着你呢!”那时候我还没有正式成为邓丽君的经纪人,在音乐产业这个行当里正处于杂七杂八什么都跟着忙的阶段。一会儿跑去搞宣传,一会儿跳回忙制作,同时忙碌好几个歌手的事务。当时金牛宫唱片公司尽管除了歌手以外还有女影星十朱幸代、男演员渡哲也等人的加盟,但要论谁最能给公司赚钱吸金,邓丽君是独占鳌头的,估计我们唱片公司总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是来自邓丽君的艺术作品畅销所得。因为邓丽君对于金牛宫唱片公司来说至关重要,所以给她打下手的经纪人也有好几个。尽管我这次陪着邓丽君一起唱歌,顺利完成了公开录音的任务,但在我们公司制作人里论资排辈我还是微不足道。一直被公司的上层要员前呼后拥的邓丽君这次点名叫我,的确让我摸不着头脑,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暂且从公司取了约够当天开支的五万日元经费,匆忙赶往邓丽君下榻的宾馆。上司婆婆妈妈地千叮万嘱,叫我务必细心周到别出乱子。邓丽君就在宾馆的大厅休息处等着呢。虽然穿着不是特别显眼但还是能让人轻而易举地认出她来,邻座是表情如小歌迷看自己偶像似的麦灵芝,曾经的功夫女星如今怎么看都像是邓丽君的护身保镖。

“哎,来啦?走吧!”麦灵芝催促着说,邓丽君也立即起身,目不斜视健步如飞地走出宾馆。请问您要专车还是叫出租呢?我问道。"不用,走着去就行了,你跟着来吧。"邓丽君这样回答,也没告诉我她们要去哪里。邓丽君和麦灵芝走在前面叽里哇啦地讲着粤语,我默不作声地跟在后面。原来要去的地方距离邓丽君下榻的宾馆走路只五分钟的样子。那是一家高级酒店。邓丽君似乎对这里非常熟悉,先进电梯,然后顺手揿了所去楼层的按钮。她说:"就这儿!一起吃午餐吧!"吃……午餐啊?!原来她是叫我出来一起吃饭!

这家店,入口处的布帘上印着河豚,这是一家非常有名的日本料理店。入口两侧供盛着细盐,从气氛上就可以感觉到这是高级店铺。尽管是中餐时间,店里却没有客人,我们三人坐到了榻榻米式的最里间。身穿和服的服务小姐捧着菜谱过来,邓丽君连看都不看。这时我想应该是由我这个下属来点菜吧?于是我探问道:邓丽君,那个……我,我从没吃过河豚,我们点套餐比较好,对么?她说:"不看菜谱我也知道,你就看我的吧!"说完她大大方方气派十足地点了三份炸河豚。我心里暗暗惊叹:到底是邓丽君这样级别的大人物,河豚都吃惯了,连菜谱都不用看。不一会儿,三份炸河豚上来了。这样说可能对这家店不太礼貌,但说实在话,就是烟灰缸那么大的盘子上搁着三小片炸河豚,每片大小跟乒乓球差不多。看上去好吃,吃起来更棒。可是那个量在你还想吃的时候,就没了!!又小又少。邓丽君又点菜:"请再来三份炸河豚!她点了同样的河豚。"我心中一阵狂喜!老实讲我也是真的还想吃。可是呢——第二盘河豚吃完,邓丽君又点了第三盘;第三盘吃完,邓丽君又点了第四盘,第五盘……邓丽君点河豚就像领导拿着印章盖戳一样,河豚河豚还是河豚,连餐馆的服务小姐都一脸迷惑不解的神情。邓丽君眉开眼笑挤眉弄眼地说:"太好吃了!都停不下来了。我是真的喜欢哦!"

她自己还简单说明了一下原因:随着被邀请出演著名电视节目次数的增多,她的歌曲热卖畅销,公司给她的褒奖也越来越丰厚。回顾她的经历:1974年在日本出道,加入宝丽多唱片公司,第一首歌曲是《不论今宵或明天》,这首歌在当时的排行榜上占据了第75位。第二首歌曲《空港》则立即成为畅销金曲,顺利拿下当年的唱片大奖之最佳新人奖。那时候走偶像路线的邓丽君定期出演当时的火爆电视节目《八点钟啦!全体集合》。从那时起她吃到了河豚,从此河豚成了她喜欢的料理之一。可我还是在心里暗想,总点河豚也太奇怪了吧?不会讲日语的麦灵芝则对我以目达意,还频频竖起大拇指,接二连三地用英语说:Nice!!Delicious!!!(太棒了,真好吃!)一边吃一边做出如此点菜乃理所当然的表情。

邓丽君点炸河豚点到第七次的时候,我还是惴惴不安了。原因在于我从公司出来带的5万日元的经费。那个阶段邓丽君和金牛宫唱片公司的合约是这样的:与录音有关的制作经费都由邓丽君负责支付,邓丽君来日本活动期间的各项费用由公司支付。录音棚的使用费及音像器材等等的租用费由邓丽君负担,这些费用等唱片售出取得版税后将付还给邓丽君,当然也支付邓丽君歌唱的版税。我拿经费出来和邓丽君见面是因为有这个契约在先,邓丽君驻日期间的活动经费应该由金牛宫唱片公司支付。我这天从公司带出来的经费只有5万日元,个人钱包里也没什么多余的钱款。本想这个数目的一笔经费足够了,但见邓丽君菜谱都不看,频频不断地只点河豚,我心里就没数了。那个装炸河豚的碟子看起来高档、昂贵而且有品味,那里面的河豚得多少钱一份呢??真是想像不出,这样一来真让我心里没底儿。怎么办?怎么办?我心里很慌,如果一份是1000日元,那么一次三份,就是3000日元,现在都点了七次了,就是21000日元。且慢!好像不对!这家店看上去相当高级,1000日元好像挡不住。那如果一份是1500日元,一次就是4500日元,点了七次,那是……我还不能叫邓丽君看出来,表面镇定轻闲但大脑一刻不停地揣度计算。如果一份是2000日元的话,等等,好像得超过2000日元,那我带的5万日元好像就不够啦。我着实心慌起来。邓丽君气定神闲无比享受地继续点第八次,第九次,看架式和气氛还不像就此罢手。我心慌意乱六神无主了。如果一会儿再点河豚生鱼片,或者再来个火锅什么的,我就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了!

邓丽君问我:"哎,我说铃木,你怎么了?不想吃了么?"我赶紧笑脸遮掩:不是,不是,我吃呢。那个,不好意思,我想去趟洗手间。那可是还没有普及手机的年代啊。我离开座位走远,不让她们看到,赶紧悄悄地用店里的公共电话致电唱片公司。我从公司申请5万日元活动经费的那个负责的职员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们都觉得足够了,所以他在电话里置疑说没有理由不够啊。我答道:这5万日元不够,绝对不够,赶紧!赶紧!谁都行,赶快多带钱过来救场吧!如果就这样的话,结帐时钱不够,丢人现眼登报曝光麻烦就大啦!拜托啦,赶紧赶紧!交代完毕,我迅速溜回席位。就这么一个电话的功夫,我位置前,餐桌上又多了两份炸河豚!居然已经到了第十次!邓丽君热情招呼说:"铃木,快吃吧!多好吃啊!别凉了,我都吃了。多吃,多吃。"然后,邓丽君叫来服务小姐,还是点炸河豚。此时此刻,我基本上没有心情去体会河豚的美味。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公司同事能否及时赶来救我。除了这个念头根本无心再琢磨别的了。炸河豚点到了第十八次,我们的餐桌上气势恢宏。一份是3片河豚,我们平均每人已经吃了54片炸河豚了。但见邓丽君和麦灵芝貌似还远远没有满足食欲呢!

邓丽君继续点第十九次,服务小姐一脸不安和惭愧地回答:真的万分抱歉,尊贵的客人,本店的炸河豚已经没有了。"哦?是这样啊?"邓丽君非常遗憾地可怜巴巴地应了一声。邓丽君那孩子般的脸蛋此时此刻着实可爱,可是我心急如焚的是付帐买单啊!就在服务小姐道完歉起身离开的当口,我们公司的年轻职员匆匆赶到了。因为一路十万火急地紧赶慢赶,所以额头上都渗着密密的汗珠。邓丽君也是在那一瞬间,表情骤然巨变!"你谁啊?干什么??"这样一声质问,只见邓丽君斜视着公司的这个后辈,刚刚吃河豚时眉开眼笑的表情,刚刚听说河豚已经售罄时流露出的失落可爱的表情一扫而光。真可说是声色豹变,表情冷若冰霜。公司职员诚惶诚恐地说:"打扰您用餐了,真对不住。我找铃木小姐有点儿事情。""找铃木小姐?有何贵干?"邓丽君冷冷地问道,那是要逐人于千里之外的刺耳口吻。后辈赶紧回答:"因为今天有必须得上交的文件想让铃木前辈过目,铃木小姐,是这个,拜托您了。"按照电话里约定的方式,他将印有我们公司名称的一个信封交到我手里。当然,里面是我让他们追加的钱款。这个职员小心谨慎哆哆嗦嗦地退出并拉好我们用餐的这个里间的拉门。  

邓丽君和麦灵芝用粤语说了些什么,又转向我说:"很遗憾,铃木,河豚已经没有了。"然后对麦灵芝似乎也说了同样的话,表情又回到了被抢走刚到手的零食的孩子般可爱失落的样子。这时我见到邓丽君表情的巨变也感到非常震惊,但其实是有原因的,后来邓丽君跟我讲了。在日本刚出道那段时期,因为邓丽君的日语还不太灵光的原因,同时代的偶像歌手或者歌坛的其他前辈曾说她是笨蛋。说这话的人其实也未必是认真,可能只是开开玩笑,但对邓丽君这样自尊心很强的人来说确是很大的伤害。这种情况好像发生了数次。邓丽君说她那时有日语意思不懂想问的时候也不问了,因为极度难过,曾经不止一次地伤心落泪。从那以后,邓丽君养成了这种毅然绝然严肃认真的态度。每次正式演出之前,邓丽君在后台的个人休息室是不允许任何人入内的。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才叫随从人员进去(后来我也成了真正的随从人员。。比如需要人帮忙拉上后背的拉链,或者帮忙扣好项链什么的,才叫一个随从人员进去,帮完忙随从人员得赶快出来到外边走廊继续待命。邓丽君可能对谁都没有完全敞开过心扉吧?

其实这张我是非常欣赏的,英气勃发,但同时又妩媚万千,大V领和耸肩放到今天也是非常时尚的。所幸邓丽君的歌曲《偿还》、《任时光在身边流逝》等连续成为百万销量的冠军曲目,荣登红白歌会的舞台,并前所未有地连续三年夺得日本有线大奖,全日本有线放送大奖。不对任何人100%敞开心扉的邓丽君,可以依靠的就是这华丽辉煌的灿烂经历啊。可是邓丽君能在麦灵芝面前内心不设防,既能眉开眼笑,也能失落消沉。同席用餐的我也目睹了这些,这也当然绝对是我的荣幸。邓丽君从席位上站起身来说:"咱们回去吧!"麦灵芝也站起身来。我赶紧过去买单,一看帐单,我呆若木鸡。那是19万5000日元左右的价格(译者注: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大概是12000元,而在二十年前的80年代,这当然是一笔巨款)。回到公司后,我拿电子计算器劈里啪啦一顿计算,结果是:一碟炸河豚价值3600日元。我们三个人每人吃了将近二十碟。如果公司的同事没能及时赶到,那可真是无法想像啊。说到底,毕竟邓丽君是歌坛公主。相当于我一个月工资数目的钱款被她一顿午饭就打发了,而且还只是吃炸河豚。邓丽君喜欢吃老酒泡过的上海螃蟹和炸河豚,这两样深烙在我的脑海里。对于吃河豚,我估计邓丽君可能除了炸河豚就不知道别的吃法了。否则,那怎么除了炸河豚别的都不点呢?邓丽君跟来时一样,步行回到了她下榻的宾馆。在电梯前我们彼此告别。她说着吃好了,辛苦了之类的寒喧话。可是我却听成了尊贵人物对底下人说再见(景仰和紧张所致)。因为我委托公司同事来送钱救场,所以公司上下都知道了邓丽君请我吃饭的事。回到公司,上司对我说:"太好了,罕见啊,被邓丽君叫去共进午餐。"真的罕见吗?我问道。"那当然啦。而且这说明邓丽君决定选你做经纪人了。"我?我是那块料吗?

就是这么回事!人家邓丽君请你吃饭了嘛!丫头,好好努力吧!上司这样说着,在我的肩头叭地拍了一下。蛮以为请我出去一起吃饭是因为公开录音的时候我陪邓丽君一起唱歌了,哪曾想这是邓丽君在向公司暗示她的意思,她是默认选择我做她的经纪人。邓丽君是我们金牛宫唱片公司的顶梁柱。突然决定公开录音,大家就得立即行动,全公司服从歌坛公主的命令。

在机场邓丽君给我的拥抱,将我从极度失落消沉中挽救回来,使我重新坚强明朗了起来,而且从今以后我还可以在她身边感受她的温暖。这样的感激和喜悦真是无法抑制。我决定了,从今以后我要好好回报邓丽君的亲切和善良。邓丽君要回去了,在送别的机场,金牛宫重要头脑纷纷聚集机场来送行。人群的最末尾,我也穿上了不太喜欢的非常正式的西装。

"诸位,以后再见啦!"在海关门口,邓丽君回身向大家挥手告别。麦灵芝英姿飒爽地推着行李车紧跟其后。我一边挥手,一边在心中疯狂地盼望着邓丽君再次尽早来日本。就是到了差不多那样的程度,我深深地喜欢上了邓丽君。

这是1987年,与我有了婚约的男友去世的那年年末的事情。

邓丽君的故事全文(阅读分享纯情歌姬)(9)

铃木章代与邓丽君

邓丽君的故事全文(阅读分享纯情歌姬)(10)

邓丽君

邓丽君的故事全文(阅读分享纯情歌姬)(11)

邓丽君

【注】本文翻译系平脉58粉丝日本邓丽君歌迷会会长,邓丽君研究员真智先生。编发本文前已与真智老师沟通。并就编发原文做了意见说明。本文图片以铃木章代书文插图为主,并做了必要修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