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词藻最华丽(丁丽君诗艺赏读新城市诗羽阁)(1)

古诗中词藻最华丽(丁丽君诗艺赏读新城市诗羽阁)(2)

《短诗炼三昧,浅酌有深韵》

文/玄鱼

浅酌不浅,上海女诗人(丁丽君)的诗中思考范围及忧患、悲悯等诗意均有一定厚度。

浅酌新出版的诗集《替夜说出心事》拜读有些时日。因为脑子里没有好的角度,不想应付性评论,故一直未动笔。再次翻阅突然发现诗集中近一半是六、七行以下的短诗形式,甚至还有二、三行一首的。觉得由短诗形式的话题入手,倒是正好符合我某种偏爱古代短诗体的情结。当然不是说浅酌短诗“古意盎然”,而是想探析一下她之所以很钟情短诗的某些因素。

这首《意》我觉得是最能体现“留白”的:“舌灿莲花的人/将莲子夹在指间/口吐出一个圆/直到把自己/供进圈里”用了五句意象组合,像一幅笔墨很简练的写意水墨画,简洁构勒出了诗人心中仪奉的中国元素形象,当然也象征了一种功德圆满的圆通之境(甚而朝反面臆想,也能得出“世故圆滑”!)。而这一切,在诗人看来,就源于人类生存秩序中的一个“意”字。虚无缥缈吗,却又是如此的与你近在咫尺……值得一看的是画中主体之外,只题了“浅酌”两个字的“穷款”,更显示四周空出满满的留白。

《马》

题记:

总会有一匹孤单的马,站在我的视线里吃草,这匹马直立起来一一

有时,会变成父亲

有时,他就是那走丢的爱人

有时,它又四蹄飞奔

载着我去追赶

自己的魂

总有一匹孤独的月色

落在我去年的树上

2017.3

刚欣赏了中国传统流绪中的水墨画《意》,立即我们的视野又移落到颇具西洋油画氛围的《马》上面。诗人运用了排列的意象群,印证了不同形态和不同属性的马,原来是这样“一匹孤独的月色/落在我去年的树上”,哦,多么幽雅而又执着的一匹马。寓意深刻地象征了年复一年(总有幸晤)的“马(如太阳神)”反向“鞭策”着“我”……一切的回声都是显得那么的悠远。而悠远也是一种留白。

心态可能还未游离“孤独的月色”之美吧?可这首《一路往西》会给读者带来的又是怎样的诗意涵蕴呢:

一路往西,遭遇夕阳

它饱满圆润中演绎一种怅惘

路旁的植物行人都隐没

惟独夕阳在林宇间左奔右突

像个多少年不见的孩子

追逐,一再追逐

这首诗中流露出的诗絮,正所谓是“中年意气浑如酒”。比较令人既感慨万千,又多少有点会欲语还休。虽然题目直接了当,象征了生命存在的流程形态。然而此敏感话题总会被神秘色彩所笼罩。

一路往西的西,也确实是涵义丰富,从古至今在西方宗教里象征天堂,《西游记》中神佛的出入所在,又是世俗常人眼光中的生命尽头……所以此诗的标题朋确,内容却留白颇多。饱满的夕阳既象征夕阳人生感悟的丰满,但并不讳言有“一种怅惘”。然而“夕阳在林宇间左奔右突”像个孩子,却又灵动印证,人生晚境应具备“童趣之真”,那样会使我们的“一路往西”同样会有山陰道上的应接不暇之缤纷色彩……并且生命不息仍然在追逐……追遂什么呢,一片广袤的留白呵……

留白,原来主要是中国画中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法。即利用画面中虚空处,来转托更丰富宽广的诗情逸志。以达到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以少胜多效果。同时也强调艺术作品中需要一定的停顿。这就是留白或者是“气眼”的功能。相对而言,短诗中的留白难度比较明显高一些。

言归正传,下面继续来欣赏浅酌的短诗艺态。《暗河》“谁会明白那种欲说还休的焦灼呢/山石里暗藏着飞流的语言/多么湿润,多么婆娑/像一条暗河在坚硬的壳里游走”。诗人用山石的坚硬与飞流的湿润和婆娑相对,以此来象征了什么,原来那就是一种憋闷的焦灼,其外形却又如同飞流潮湿的语言,成为了一条暗河之后,让“知音”能看到她在坚硬山石里的飞溅流响……

《遗忘》

在遥远的天边

曾经闪烁过的星辰

太阳一出来,它们便暗淡了

白天过长,暗夜里

携带着一生的遗忘

走进时间的河流

沐浴更衣

遗忘,如果有印迹,那多半是淡墨一痕……的确,无论什么事,假如曾经灿若星辰,而太阳一出它们即被天地遗忘。当"漫长”的白昼过去了,生命应该“携带着一生的遗忘”,淡然地走进“时间的河流”,而且又是那样从容不迫地“沐浴更衣”……这首诗中,表露出一种“诸事皆有定,相忘莞尔间”的散淡心境。一人执着即说明还未曾获得闲情如怡的难得心境。那淡定的“沐浴更衣”,无疑又是一段留给读者的有留白空间的问号……

《残局》

谁来收拾残局。总会有人

但不是我们。我们已经步了粉尘的脚印

这首只有两行的诗中,尤因其超短而就直接开门见山,又一次点出诗题已经明示的"残局”,并应该是有内核所系。然而究竟是属于哪些方面的残局内核?“不是我们”,诗人已经将自己排除在外。包括诗人在内的“我们”也已经步了“粉尘”的后尘。粉尘不知象征着什么。如果粉尘只是表明某种空间长时闲置而灰尘满地,那属于诗人的虚晃一枪。我也不能随之再步后尘,陷入那无谓之境。哦,留白的粉尘,满地皆空?如果仅仅表示了"“我”面对任何残局而无力收官,那可能不是读者想了解的内容。

《水滴》

自天空而来,阅尽万丈红尘

滴入石缝,才知

那是自已幻化的极地

千万个轮回里向上攀爬

朝坠落沉寂

然而,依旧有潺潺的梵音

将它怀抱而行

那是不一样的世界

2014.10.13

这首诗似乎和前面的那个《暗河》有瓜葛。不过这个想象更丰富了。并且是把石头世界里的水滴拟人化看待了。当然现代社会充满了丛林生存法则或游戏规则,这都已经令人们不会等闲视之了。但是聊可幸慰的是,“依旧有潺潺的梵音”相伴而行,那当然会是“不一样的世界”。哦,生活需要精神伊甸园……

《你还在吗》

你还在吗

我不说话的时候,你以为我走了

目光有时不能代表什么

目光里,我们同时看得见月亮

你还在吗

我一再斟词酌句,企图带走你旧日的芬芳

你这无休无止妖娆在诗歌里的精灵

我怎么舍得,你在暗夜里独自饮泣

这个是诗人将创作灵感拟人化的与之一段对话,第一小节体现出双方的若即若离,第二小节就明白无误地点明精灵(灵感)妖娆的身份,诗人表示将与灵感亲密相伴,决不会再冷漠了她……

《残枝》

还摇曳什么呢,你这残枝

秋风偶尔疯舞一回

你也该保持沉默,或者

向地上更多的落叶表示哀悼

那些落叶,可是你最好的伙伴

曾经,跟无数的花朵密谋远行

如今,不是凋谢便是永诀

惟独你还在,等待春天

本来吧,用残枝來象征坚持和某些等待,不算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这首诗中却运用了一些特别的手法,残枝是值得尊重的,然而诗人却一开始,就掳头盖脸把残枝数落了一顿。还说残枝无情感,不懂得向溶进大地的无数“落叶表示哀悼”呵呵。其实这正是一种内心赞同的欲扬先抑的“类矛盾”修辞手法。

《鸟鸣》

灰蒙蒙的深秋,鸟鸣依然婉转

别说它们是因为快乐,也许

只是因为沉闷。那种呼喊出来的欲望

像大山。天空如此低迷

鸟声婉转,鸟鸣清脆

随之,心生欢喜……谁知道呢

这也是一首具备“类矛盾”修辞手法的随性小品诗。先是怀疑鸟鸣的快乐,再别出机杼地将鸟鸣中的欲望比喻为大山。这又是一个反置的比喻,本来鸟鸣会让沉默的大山灵动而活起来。反过来观之,大山就变成了小鸟的某种沉重欲望。结尾一句因鸟鸣而“随之,心生欢喜……谁知道呢”,真是艺术性的“故作矫情”哦。

《三秋的生死已过》

三秋的生死已过

三秋,声嘶力竭地呼喊和喧哗

一地的破碎被打扫干净

只要有一次,抬眼见到那眼神

温柔如水,温柔得好似一头绵羊

它便是你身边吟唱的姑娘

温柔如水的是夜,它一放再放

贴近奇诡。在有你陪伴的夜里

十分光华,十分孤单

托尔斯泰:“我们只有返回自己的内心,坚守自己的精神本性,

才能够足够强大,不容易被其他人和环境所熏染、裹挟,接受错误的生命观而不能自拔。”

2014.10.22

这首诗可以说是这本诗集中颇具空濛美感的力作。经历了三秋的菊花,完成了一放再放的使命,呈现出的既是一种呼喊和喧哗的破碎,但也曾经是温柔如水,吟唱的姑娘……后面引用的托尔斯泰的话语,与诗歌内容的衔接方面,可能读者会见仁见智。

下面《女人》这首诗,马上让我们从小“布亚乔亚”又回到了五谷朵粮亲切的味道:

《女人》

用杠杆打出井水

用六十九年的力气

晾出一件

男人沉重的衣服

五十多个春秋生儿育女流血流汗

只将一块饼干隐秘的藏在身边

她说,半夜里起来时

肚子全空了

这个瘸着一条腿的女人

喘息在低矮的木质椅子上

她将另一条好腿

扛在肩头晒太阳

一个残疾女性的艰辛日子跃然纸上。用现在时髦话形容,就是刻画人物形象的笔调很“硬核”。不过也确实吻合残疾女人的性格举止。描绘可谓是有不少的生动细节,而每天藏一块饼干以备半夜腹饥,很辛酸的传神。顺带透露出一个背景,此诗选自诗集的第四辑“做回天使的模样”。毫无疑问,浅酌是真诚的,没有揶揄成分。

再看一首烟火气弥漫的诗:

《老歌》

不急促也不嘶哑,优雅缓慢

在节奏韵律里流淌,字字清晰可辨

你说:这才是好歌虽然唱不全

但总有一两句脱口而出

当我们无话可说时

那些老歌,总会在你唇上响起: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2014.10.28

这是一首象征诗,通过某些生活中的虽然是零碎的印象,却能脱口而出。从而象征了生活和情感中的,一种近似永恒留存的简单朴素之美。特别能够引起具有一定生活阅历之读者的情感共鸣。

老话说中国武术兵器使用中,有一个“一寸短一寸险”的经验之谈。即强调了不要以长短论强弱,短也有短之“长处”。其实,“短”即侧重呈现出“险”,对之不能轻而浮。短更有短的难处。掌控得当,即体现出诗人的一定功力。浅酌是知难而上,的确比较胜任。

古诗中词藻最华丽(丁丽君诗艺赏读新城市诗羽阁)(3)

作者简介:丁丽君,网名“浅酌”。60后。浦东土著。鲁迅文学院第六期网络作家班学员。上海市作协会员。已出版诗歌集《你是怎样的宙斯》《替夜说出心事》,参与小说合集《浦东作家小说精选》。

古诗中词藻最华丽(丁丽君诗艺赏读新城市诗羽阁)(4)

古诗中词藻最华丽(丁丽君诗艺赏读新城市诗羽阁)(5)

古诗中词藻最华丽(丁丽君诗艺赏读新城市诗羽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