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1)

穆赫兰道海报

《穆赫兰道》是大卫林奇经典晦涩难懂的悬疑片,提到大卫林奇,很多人不自觉的联想到大卫芬奇,不知道是不是名字相似的原因,不少人误以为《穆赫兰道》的导演是大卫芬奇,其实这两位导演在拍摄手段和叙事手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都各自打上了浓重的个人标签。大卫芬奇的电影通常采用平铺直叙的叙事手法,思维缜密,大量的信息整合注重故事结构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让观影者渐入佳境,从而使观影者对影片所传达的特有价值引起强烈冲击抑或共鸣。而大卫林奇则擅长颠覆好莱坞的叙事手段,在叙事方式上他开启了超现实的叙事模式,现实世界、幻想世界和梦境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他打破大家观影故事流畅性的习惯,故事片段的插入、承接抑或叠加,很多都是零碎的孤立片段,你根本找不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一个接一个的怪诞、诡异、毫无逻辑性噩梦般的意象,串起它们之间的竟是一条支离破碎、顺序迷乱的薄弱叙事链,如果你分不清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无疑你看完之后还是蒙的,头脑一片混乱,搞不清楚影片到底讲的是什么?其实大卫林奇的意图并不在于叙述故事的本身,而在于事件所引起人物心理变化状态赤裸的呈现,把人物置于特定的场景,通过诡异的情节,阴森的背景音乐,像中了催眠术一般,慢慢的唤醒你内心深藏的恐惧,这个比外界带给你的恐惧还要可怕,真正的恐惧是源自于内心的映射想象,他的影片都具有很强的观影体验。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2)

大卫林奇和两位女主演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3)

劳拉.哈灵和娜奥米.沃茨

言归正传,重点还是放在《穆赫兰道》这部影片的解读上。其实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它的正常发展顺序我理解的是这样的:故事的主人公戴安在现实中是个不得志的女演员,她的同性伴侣卡米拉是炙手可热的当红明星,卡米拉在和戴安交往同时也和导演亚当打得火热,经常在片场亲热来刺激戴安。这让戴安倍感痛苦,面对卡米拉的决绝离去,戴安是心有不甘的,但却无力挽回。像往常一样争吵过后,坐在沙发上哭泣的戴安接到了卡米拉的电话,邀请她去穆赫兰道参加一个Party,正是这个Party彻底的激怒了戴安,并把她推上绝望崩溃的边缘。如果说亚当的存在,是她可以容忍并默许的状态,那她作为卡米拉的同性伴侣地位被取而代之,则是摧毁她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4)

party上的戴安和卡米拉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5)

卡米拉和亚当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6)

卡米拉和亚当kiss激怒戴安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7)

卡米拉和金发女郎kiss(ps:金发女郎竟然是恐怖游轮女主,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在宴会上,卡米拉毫不避忌的在她面前KISS一个金发女郎,之后,又宣布和导演亚当的婚事,这将戴安的愤怒推到了极点。于是便有了之后戴安买凶杀卡米拉的事,杀手告诉戴安事成之后会给她寄一条钥匙,注意这里的钥匙是影片多次出现蓝色钥匙的一种隐喻。餐厅的路人小哥目睹了整个雇凶过程,为何导演在此会如此突兀的插入路人小哥餐厅外被恐惧吓死的戏码,其用意在于暗示:这一幕发生在梦境中,梦境的东西就是这么突兀,没道理,无逻辑,荒诞的!雇凶杀卡米拉之后,戴安非常的恐慌和后悔,她爱卡米拉但并不想要她的命,她希望卡米拉没有死,在这种恐惧的意识支配下,她迷迷糊糊地做了一个梦,好了,这便是影片故事的开始!

(在解说影片前,先列张人物关系对照表,在此基础上才好做进一步的解释这个梦。)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8)

现实与梦境的人物关系对照表

在梦中戴安狠甩自己昔日落魄的loser形象,将自己设置成具有大好前程,事业顺风顺水的人生赢家贝蒂。而经历车祸大难不死的卡米拉跌跌撞撞来到了贝蒂的姨妈家并躲藏于桌子底下, 戴安在梦中将卡米拉设置成一个车祸失忆需要依靠的弱女子形象,潜意识中她要成为强势的一方,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也是对在现实中的形象强烈自我否定的一种映射。戴安和卡米拉梦中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设置在浴室,卡米拉当时是裸体的,映射了戴安在现实中对卡米拉的身体是有欲望的,失忆的 卡米拉用贴在浴室海报上的名字瑞塔给自己命名。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9)

看到海报上的名字以瑞塔给自己命名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10)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11)

寻找瑞塔的身份

因为现实中戴安始终不能接受自己是杀死卡米拉的主谋,在梦中她臆造了一个幕后大BOSS派手下的一个杀手去杀瑞塔,这个杀手很糟糕,在一个办公大楼里杀人的过程中,不仅误杀了隔壁的肥婆和清洁工,还触发报警器,简直就是蠢爆了,这里也是戴安潜意识不想杀手杀死卡米拉的映射。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12)

戴安餐厅买凶杀人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13)

杀手出示蓝色钥匙意味着完成任务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14)

戴安臆造的幕后大BOSS

至于夺走自己爱人的亚当在梦境中自然不会让他好过,他弃用了投资方敲定的女主角金发女郎卡米拉,这两个人是戴安所厌恶的,过不去的心结,所以在潜意识的支配下,这两人在梦境中下场都不会很好。和投资方谈崩的亚当,盛怒之下砸了对方的车,这一天所有不好的事都接着来了,砸车回到家中的亚当,发现老婆竟然和清洁工睡了,不仅戴了绿帽子,还被出轨的两人联合起来殴打,并理直气壮的要他滚蛋,你以为这已经很惨了吗?不,这只是开始,接着,他破产了,银行账户也被冻结了,最后,亚当妥协了,被逼选了毫无演技,靠关系上位的卡米拉做女主角。这里也映射了戴安宣泄她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的落寞和不满,她认为她接不到好的角色,并不是因为自己演技不行,而是竞争对手有背景和后台,耍了手段上位的。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15)

亚当弃用投资方敲定的女主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16)

亚当怒砸投资方的车

穆赫兰道解析豆瓣(深度解读穆赫兰道)(17)

亚当目睹妻子的背叛

而瑞塔这边,贝蒂开始帮她寻找她的身份。在看到饭馆服务员的工牌后,瑞塔开始认为她的真名叫戴安。于是两人寻到了戴安的住处,发现死在床上的戴安,瑞塔崩溃了,因为她看到了和自己很像死去的黑发女人,并为了摆脱恐惧感换了发型。这段的情节设置我刚开始是想不通的,后来才知道其用意,现实中的戴安太想摆脱雇凶杀人这个事实,于是在梦境中臆造出了一个与她俩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戴安,那个人死了之后,她可以完全的脱离了关系,也才能真正的放心。瑞塔对贝蒂的依恋已经达到很深的程度,情到浓时,自然滚了床单,到这里,贝蒂已经是人生赢家,获得她现实中所得不到的一切:名气!财富!爱情!名利情全都齐了,但梦境终究是梦境,总会有醒的一天,待到梦醒时分,所有一切都如泡沫般消失不见。半夜惊醒的瑞塔把贝蒂带去了一个酒吧,酒吧演员的演出都在暗示敲击着戴安,卡米拉已逝,不要再用臆造的梦境欺骗自己,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吧。贝蒂颤抖的从包里摸出蓝色的钥匙和蓝盒子,当她打开她盒子的那一刻,贝蒂和瑞塔消失了,连带她们存在过的痕迹也随之消失,这暗示着戴安已经告别梦境,接受了真相。戴安终于从梦中醒来,邻居来取落下的烟灰缸,看到桌上的那把蓝色钥匙,同时也告诉她有两位警察来找她,她知道事情马上就会败露,她越想越怕,惊恐过度的她再次出现幻觉,她的姨妈和姨夫从门缝里进来,变大并扑向她,不堪忍受恐惧、内疚、后悔等情绪的折磨,她最终饮弹自尽。故事也在这声枪响中回归寂静,结束。

影片2/3都在梦中,也出现了许多令人迷惑的深含隐喻的细节,如果看不懂这些细节之间的微妙联系及设置用意,那么是很难体会到导演精心策划的绝妙之处的。总之,大卫林奇就是艺术界一个超脱的天才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