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为何会反叛杨玉环 造反全靠演技(1)

本是杂胡,出身平凡路不凡。安禄山生于公元703年,卒于公元757年,天生脑后有骨突出,也许早就注定了他46年跌宕起伏的人生。他出生于西域康国,本姓康,其父本是杂胡人,父亲过世后,其母迫于生计,改嫁于突厥人,后改姓安。

因为从小没有父亲而被周围的同龄小孩嘲笑、自小漂泊的日子在安禄山心里留下了阴影,使他过早的经历了世态炎凉,习惯了抓紧一切能够为自己谋利的机会。所以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内心的成长本就是不健全的,童年经历才是他反叛之心的根源,而不仅仅是反骨的面相之说。

反骨之路如何造就呢?

安禄山为何会反叛杨玉环 造反全靠演技(2)

首先,巧遇贵人,与唐结缘。说也奇怪安禄山的运气出奇的好,遇见什么事都能逢凶化吉。直到有一次他做完牙郎,回家的路上顺手牵羊,被逮个正着,当场就送了官府,却因祸得福,成为了张守珪大将军帐下的一名小兵。因熟知胡人习性,他每次带队去抓契丹人都会立大功。张守珪爱惜人才,每次给朝廷的捷报上都会提上安禄山的名字,就这样助其一步步地登上高位。

其次,安禄山善于能言巧辩,却独得圣爱。安禄山在唐玄宗眼里憨态可掬、忠心耿耿、能征善战的异族少年。自从安禄山觐见过唐玄宗之后,很受玄宗喜爱,关系就愈发亲密起来。日子一长,在探听到朝廷的虚实后,便在心中暗藏下了反叛的念头。

唐玄宗极其器重安禄山:天宝元年,安禄山被封平卢节度使管辽东;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兼职范阳节度使管北京;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兼河东节度使管太原,全都是军事重地啊!大唐当时所有的边防军总数也就不到五十万人,一个安禄山居然掌管了全国40%的兵马,三个军事重地的兵马已超过二十万!这在各个朝代都是会被极为忌惮的,只能说唐玄宗晚年时期确实不够清醒。

安禄山为何会反叛杨玉环 造反全靠演技(3)

唐朝官分九等,姚崇号称天下第一贤相,不过是“上中”;李林甫把持朝廷十几载,不过“上下”而已。安禄山获得了“上上”这一级别,这意味着什么?“上上”几近圣贤,一个外族人更是遥不可及。结果,这个装傻充愣的胡人居然到达了顶峰!这还不算,唐玄宗还赏赐他“丹书铁券”,封为柳城郡开国公,又加封为“东平郡王”的爵位。屡屡加官进爵,安禄山的权力与野心的增长可以说是朝廷推波助澜的。

再者,除了对皇帝装疯卖傻表忠心,心机深沉的安禄山每次进京,都会秘密结交朝中重臣。最著名的就是与李林甫结交,为其保下性命性命。后期更与杨家交往甚密,这些收受贿赂之人成为他的眼线,为其打探情况;甚至凭自己的权势安排他的下属留在长安作为内应,打探朝廷动向。从天宝六年开始,安禄山甚至皇帝与大臣议事的时候,安禄山都会在侧。群臣见状,更不乏为被其笼络人心之流了。

安禄山为何会反叛杨玉环 造反全靠演技(4)

最后,能降伏安禄山之人一一过世,造反征程就此拉开序幕。叛乱之前不管安禄山做到如何官职,得到多么大的赏赐,拥有多少兵马,他都不敢造次,正因为时任正邪两位宰相都能镇得住他,让他心存芥蒂。一位是安禄山刚被押解上京时就看出其有野心的贤相——张九龄。第一次看到安禄山,张九龄就知道这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主张诛杀,早除祸患。

但忠言逆耳,其宰相之职被罢,再无压制之力;另一位就是“口蜜腹剑”的“十郎”——李林甫。宰相太了解安禄山了,每次二人对话的时候,安禄山的话还没有出口,李林甫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了。只要面对李林甫,即使是大冬天,安禄山也能紧张得大汗淋漓。

安禄山称呼其为“十郎”。唐朝没有血缘关系的情况下,只有仆人管主人才叫“郎”。每次受到李林甫的表扬,安禄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开心得像个孩子;反之,如果被训斥,他会吓得脸色苍白。但是,这一切牵绊随着这个“郎”的死画上了句号。

安禄山为何会反叛杨玉环 造反全靠演技(5)

唐玄宗和杨贵妃为什么如此偏爱安禄山?

第一,安禄山骁勇善战,能解决边关难题。唐玄宗老年早已没有了青壮年时的锐气,习惯于歌舞升平的繁华盛世,厌倦战争。此时边疆少数民族部落组团打劫,让唐军苦不堪言。语言是最大的障碍,这恰是安禄山的强项,再加上本属同胞,交流起来更是易如反掌。对于那些听劝的,安禄山进行耐心的劝解;对于那些话不投机的,果断开打。不久边疆也彻底太平了,祛除了玄宗的一块心病。

第二,安禄山洞悉人心,投其所好,特别会“演”。根据古书记载,安禄山“外若痴直,内实狡黠”。能瞒天过海数十年,可见其绝对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好演员。

安禄山为何会反叛杨玉环 造反全靠演技(6)

他见人下菜碟,演技炸裂。有一次,安禄山觐见唐玄宗时,太子也在场,结果在拜完玄宗后,他竟然不给太子行礼,还说了一句大逆不道的“傻”话:“不知太子是何官?”,玄宗一听不但没生气反倒乐了起来,而后又假装“恍然大悟”道:“臣愚蠢,只知陛下,不知太子,今当万死”。此言正中下怀,玄宗正担心篡位的事呢。一听这话更是高兴:“这个人心里只有自己,都不把太子放在心上,如此忠心怎能不委以重任呢?”

成为中国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的“乖儿子”。天宝六年,安禄山拜快比自己小二十岁的杨玉环为母亲。这看似可笑、乱伦的无稽之谈却让杨贵妃和玄宗开心不已,竟欣然准许了。因胡人承袭母系社会,安禄山每次觐见都先拜杨贵妃再拜玄宗,讨“母亲欢心”。

安禄山为何会反叛杨玉环 造反全靠演技(7)

这招很受用,无论是在宫中“洗三”、还是私相授受贵重物品,都与礼不合,但玄宗都没有降罪。有如此重要之人每天与玄宗吹枕边风、自然事半功倍。就是因为安禄山的敢说敢为、不守规矩、不受约束的性格,令杨玉环找到了迷失的自我,让她满足于一位慈爱的母亲角色,但是她却没料到正是这个“乖儿子”将她送上了刑场。

唐玄宗和杨玉环亲手“打掩护”,成就安史之乱

就这样,蓄谋已久之下,天宝十四年底安禄山彻底造反。他率兵十多万,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南下,一个月就攻破了东京和洛阳。此时唐玄宗准备禅位给太子,让其讨伐安禄山。但因杨贵妃阻挠,禅位的命令被撤回,导致大唐失去了最后一次正面击退安禄山的机会。随后安禄山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两京。唐玄宗只得西逃。途中军士叛变,为保江山,玄宗不得已赐死杨贵妃于“马嵬坡”,就这样彻底结束了大唐盛世。

安禄山为何会反叛杨玉环 造反全靠演技(8)

历史已然过去,后悔已无用。唐玄宗、杨玉环、安禄山三位演员,秉持着“你方演出,我方配合”的游戏规则,互相推动着历史剧情的前进,让大唐盛世这出历史剧,走向了谢幕。安禄山固然是反面人物,但谁也不是天生就是坏人的,他有才能、有胆识、有雄心,如果其心正必然能成为历史重臣。可惜童年阴影、成长经历和他人助攻,最终使曾经战场上的功臣变成了造反的逆贼。时代造英豪,其心正,英雄也;其心反,必诛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