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姓的来源和历史现状(中华孙姓源流研讨会认为)(1)

孙姓的来源和历史现状(中华孙姓源流研讨会认为)(2)

孙姓的来源和历史现状(中华孙姓源流研讨会认为)(3)

10月14号至16号,“中国濮阳•中华孙姓源流研讨会”在华夏龙都濮阳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孙姓宗亲代表齐聚一堂,就孙姓渊源与播迁、孙姓文化、孙姓名人、孙姓家风等展开研讨,与会专家共同认为,天下孙氏主根在濮阳。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历史文化资源积淀丰厚,是全国姓氏文化资源大省,在中华前100个大姓中就有78个姓氏起源于河南。本次研讨会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会议期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魏一明、副院长袁凯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徐义华等60多名专家学者,还实地考察了孙姓起源地濮阳戚城遗址。

文献一般把孙姓起源分为姬姓孙氏、妫姓孙氏、芈姓孙氏以及子姓孙氏等几大支派。其中姬姓孙氏出自卫国公族,是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得姓时间最早,乃春秋初年卫武公和之玄孙孙武仲乙,食采邑于戚(今濮阳市戚城),以祖父惠孙之字为氏;《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广韵》等姓氏著作及众多孙姓家谱、墓志等文献材料,论及姓氏起源,均首推姬姓孙氏。专家学者与孙氏宗亲通过共同研究进一步确定了姬姓孙氏的地位,认为姬姓孙氏是中华孙氏的主体支派,并确定濮阳是孙姓的重要起源地,天下孙氏主根在濮阳。

濮阳市戚城是春秋时期卫国孙氏家族封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是孙姓、也是戚姓、文姓等姓氏的发源地。戚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已被开发为园林式景区,是河南省文化遗址的保护典范。专家学者建议,挖掘其文化内涵,确定根亲文化主题,打造“寻根朝圣之旅”和“中国濮阳戚城寻根文化节”,吸引更多海内外华人来濮阳寻根旅游、投资兴业。

会议筹备和研讨期间还收到论文三十篇,涉及孙姓起源、孙姓名人、孙姓文化、孙氏家风等内容。濮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郭岩松致开幕词,市政府副市长孙永振、市政协副主席张怀玺出席研讨会开幕式。 (孙聚恩 孟祥民 吴洁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