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与上面那个故事相同的是,电影《V字仇杀队》里的人们就过着那样了无生趣的生活。

仇杀v队(摆脱一种被设置的生活)(1)

当权政府

在未来的英国世界里,移民、穆斯林、同性恋和恐怖分子一并成为“社会公敌”,国家不给他们留下任何生存空间。而普通大众却被政府严格监控,甚至每个家庭的电视机都被统一安装了窃听器,其目的就是管控人们思维。11点后全国宵禁,未经许可出门的人可被秘密警察随意杀害。规定在哪个时间段做什么就必须去做,违反将会面临极度严苛的惩罚,基本性命不保。生活到处充斥着监视系统,从言论到思想,从书籍、音乐到生活、行为都被严格监管,人们厌烦这样的生活,但都无能为力。

对我们来说,那种对生活的无力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强烈。我们按照社会的要求、父母的期望一步一步过着别人眼中所谓的“好生活”,但最后依旧被生活花式吊打着往前赶。我们更需要问自己:我们是不是也过着一种被设置的生活?

正如王小波所说的那样,人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如果有一天,生活将你逼到死角时,更要懂得自己所处的环境,你要知道自己将面临着什么?

1 选择:永远都是破局的开始

女主Evey是一个在电视台搬运舞台道具的普通上班族,除了日常工作,还要给上司买咖啡,给领导送餐点,面对政府在电视上虚伪说辞和做派,她能做的也只是和同事调侃吐槽而已。没有身居要位,没有过人的能力,她过着和所有普通人一样的正常生活。一切改变都从不同往常的选择开始。

仇杀v队(摆脱一种被设置的生活)(2)

宵禁遇到秘密警察

也许冒险是心存侥幸的赌博游戏,但从本质上讲,这也是一种选择。对她来说,临近11点全国宵禁选择出门赴约就是冒险,在慌忙赶路的途中,3个秘密警察想借此对她行不轨之事,并扬言“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如果你不是伦敦城里最后悔的,也一定是最痛苦的了”。冒险要付出代价,但这种选择的结果便是她遇到了自己的贵人——V先生,救自己于危难之中,并将带领她探索新世界的灵魂人物。

仇杀v队(摆脱一种被设置的生活)(3)

与V先生在电视台的第二次相遇

如果第一次选择是偶然,那她第二次做出的选择便是实质性的促使她跳出原本的生活模式。与V先生的第二次相遇是在她工作的电视台,V先生利用电台的紧急频道公开向全国发表反对当权的言论,他痛斥残暴不公的政府,痛斥严苛的审查制度和遍布生活每一个角落的监视系统。这大胆的言论自然不被政府容忍,当V先生与警方搏斗处于劣势时,本可以逃走的Evey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袭击了警察,拯救V先生,这一决定注定她将迎接一个全新的自己。

Evey只有选择冒险和挑战,她才能与V先生并肩同行开启一个有音乐、有书籍、有思想、有自由的世界。

现实生活中,大到人生目标,小到生活习惯,有多少次是真正做了选择的呢?这世界上没有逼不得已的事情,我们所面临的生活都是有意无意间自己的选择。选择的本质改变,而改变本就是一个充满冒险和艰难的过程。如果一直保持同样的模式,但又期望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那便是妄想。而“选择”是打破模式的一个契机,只有真正做出选择,才能打破生活原本的局面,给自己赢得改变的可能。

2 恐惧:你必须要克服它

拯救V先生的 Evey 成了警察追踪的头号人物,出于两人安全的考虑,她被V先生回了家——一个被他称作“暗影长廊”的地下隐蔽住所。她被这个充满优美音乐和弥漫艺术气息的世界吸引,瞬间又恍如大梦初醒,认为自己肯定发了神经,为因为拯救V先生而袭警感到懊悔,质疑自己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当被要求在地下住一年时,她更是愤怒,向V先生发疯的斥责“你应该把我丢那,你为什么不把我丢那!”

仇杀v队(摆脱一种被设置的生活)(4)

V先生的暗影长廊

面对刺杀政府官员的推翻者 V 先生,又有谁会不害怕呢?Evey也是,但同时她也开始了自己的“逃跑计划”。她向 V 坦露自己的父母皆因反抗政府而被杀害,她更清楚这个糟糕的世界,希望自己能像父母一样坚强。顺理成章,没过多久Evey参与了V先生刺杀主教的行动。

为了与V先生配合,她假扮成少女被送到有恋童癖的主教身边,却迫不及待向主教诉说这次刺杀行动以及关于V先生近期做的一切反政府行为,她称V先生为恐怖分子并急着撇清和他的所有关系,期待换得某种形式的保护或者特赦。但这一番急切的求救却被主教当做了“告解”游戏。在V破门而入的混乱中,她落荒而逃。确如她向V说的那样,“我希望自己不要总是害怕,但的确害怕”。

仇杀v队(摆脱一种被设置的生活)(5)

跳出日复一日规律舒适的生活,我们必须承认,恐惧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权利用人们对战争、恐怖事件、疾病的恐惧摧毁大众理性,剥夺他们的基本的常识,以便达统治的目的。Evey被恐惧占了上风,在慌乱中再次投向了那个她再清楚不过的糟糕世界。

无需指责,我们更需要学习怎么相处并克服它。恐惧和逃避是一对难兄难弟,它们与你我共存,无论何时我们都无法一次性消除,它们往往是循环出现,我们首先能做的就是要允许、承认,接受,最后勇敢的面对它们。

当身处泥泞中,谁也不知道是不是克服会让情况变得更好些。但是如果不去克服,它便会把你关在牢房里,让你寸步难行,剥夺你除了生命以外的一切。

3 极限:把握最关键的一步

极限就像蝴蝶破蛹羽化的最后那关键一点,这个“剧烈变化”其实是一个漫长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它的翅膀,骨骼都在不断“用力-疲劳-破坏-重建”,一切都是为了达到那关键的一点。对它来说,这前后就是天地之别的两个世界,然而有些风景只有经历破蛹之痛才能看到。

动物是这样,人也是。

离开教堂, 无处可去的Evey向同事戈登求助并得到他的收留。

仇杀v队(摆脱一种被设置的生活)(6)

逃回戈登家

然而,戈登其实是一个隐藏的反当权统治的同性恋者,周遭的环境让他必须沉默。作为主持人,他因为在电视节目中戏弄调侃元首萨特勒而被逮捕,躲在床下的 Evey自父母被带走之后,又一次看到自己信任的人被残暴执法份子用黑袋子蒙头带走。而她依旧未能逃过一劫,最后还是被秘密抓捕。

仇杀v队(摆脱一种被设置的生活)(7)

被关在不足几平米的密闭空间里,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痛苦,但想要过不再恐惧的生活,就必须经历这些。她先是被恐吓,然后被剃掉长发,吃着连老鼠都会嫌弃的食物。每天蜷缩在角落,一次又一次的经历着肉体和精神的摧残。她一边被引诱着说出关于V先生的一切,一边又遭受各种酷刑。

他们一次次的用各种手段逼近她的极限设法让她屈服,起先她在惊恐和乞求中被带回牢房,接着被推进去,最后便像拖麻袋一样被扔进那没有任何生机的方寸之地。然后她再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爬向监狱角落一个老鼠洞,一封遗留下的自传信支撑着她吃饭睡觉呼吸并给予她了活下去的勇气。

仇杀v队(摆脱一种被设置的生活)(8)

在最后的一次审讯中,她坚定而果断的拒绝了他们的任何询问。而极限中,她战胜了恐惧变获得的自由。在最后一刻,她在雨中获得新生,面对强权,她不再胆怯也更加坚定。

诚然,我们没有生活在那样一个极端的环境中,生命也没有受到任何威胁。但在极限中获得成长却适用任何的改变。Evey是依靠外界极限的生活环境被迫改变,而对于我们来说,在工作技能的提升需要学会这种极限思维。直到达到自己破蛹的那一点,那展翅飞翔的美丽就转瞬而来。

4我们过着怎样一个被设置的生活

在Evey生活的世界里,她需要摆脱的是政权设置的所谓有秩序且和平的生活。而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摆脱的生活却更隐蔽,那便是像慢性毒药一般的现代“娱乐”生活。我们每时每刻都被娱乐着,头脑每一秒中都在接受那种小小的刺激。娱乐生活的方式越来越容易和方便,一切生活和注意力都被局限在一个小小的手机界面上,这造成的后果便是很难深思和创造。

我们一边高呼着“活在当下和及时行乐”现代娱乐文化中,却一步步被引诱进入了娱乐陷阱,这就是闻名遐迩的“Tittytainment战略”,由Titty(奶头)与 Entertainment(娱乐)合成,中文译为“奶头乐战略”。

这是1995年为了避免少数得益者与大多数的底层人民间的冲突,当时美国著名的战略家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提出唯一的方法就是要让全球80%“边缘化”的人安分守己,就给他们塞上一个“奶嘴”,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让他们安于为他们量身订造的娱乐信息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的能力。

“奶嘴”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发泄性娱乐,开放色情产业、热闹选战造势、无休止的口水战、暴力网络游戏;

另一种是满足性娱乐,报导无聊小事(可爱动物、明星丑闻)、廉价品牌横行(自产品牌或引进山寨手机、白牌服饰)、商品优惠活动(例如饰品、旅游签证)、视听娱乐大众化(偶像剧、动画、好莱坞)等。

第二类娱乐十分受欢迎,由于生活辛苦的大众对于此需求有所提升,使得不知不觉中,自然发生他们乐不思蜀、丧失思考能力。尽管如此,许多娱乐发达的国家,人民也是乐在其中而不反思。

太多人都成了作家王小波口中那个“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想要像Evey一样拿回生活的主动权,必须要开始行动了,会有困难,但只要开始,便会从内心中涌出的面对生活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