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有很多技法,都是为了帮助写字的人把字写得更好,这些技法也是技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书法就是一门书写的技巧。懂得了技法,书写也就变得轻松自然了,写出来的字也就好看了。

今天所谈的是书法中执笔、用笔的一些技巧,有人把它叫"捻管",也有人叫它"捻笔"、"捻杆"等,其实这些叫法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在书写时对笔杆和笔头的控制,学会对笔的控制方法,对于写字来说作用是很大的,这些反映了写字者的书写能力,因此,从一个技巧到另一个技巧,只要很好地掌握了,书写水平也就自然提高了。

书法的技法有几种(书法中的技法很多)(1)

什么是捻笔

所谓捻笔,简单地说,就是在书写中对毛笔笔杆的捻转之意,这是根据字形、点画的需要所做出的一个动作。古人是否在捻转笔杆中如何使用我们不得而知,但捻管一词自唐代就有,不过是用在吹奏乐曲笙箫一类的器具时所诞生的,记载在吴融《沃焦山赋》中:"月里开宫,但容童子;云中捻管,唯引凤凰。"这里把吹箫中的一个动作叫做捻管,表示有了这个动作后,都能把凤凰引来。

最早提出书法中的捻管概念的是元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陈绎曾,他在《翰林要诀执笔法》中说到:"捻管,大指与中三指捻管头书之,侧立案左,书长幅钓字。"后来,清代书法家陈其元也在《庸闲斋笔记》中写到:"灵则必由于悬臂,虽蝇头亦使离;凡半寸捻管,则大小一例也。"

书法的技法有几种(书法中的技法很多)(2)

捻,在汉语词典里是这么解释的,"用手捏住,并且转动"。可见,捻的意思是十分明确的,在书法执笔时,我们用手指捏住了笔管,这叫捏笔,同时还要转动它,这两个动作合起来就叫捻,也叫捻笔、捻管。

不论是吹簫乐曲,还是写字作画,都是指人用手指对管的"执"和"使"的作用,从而使这些工具的使用更加灵活,更有给人带来方便的一种方法。这里的"执",是"捏","使"是"转",由捻管可以再引申一点,就是用笔上的"使转",不过,"使转"不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只是说明捻管和使转都有同一个源头的属性。

书法的技法有几种(书法中的技法很多)(3)

捻管的意义

书法在书写时,有了捻管的技巧,可以使字的书写更加轻便,由技巧所带来的书写方法更为灵活。

书法的技法有几种(书法中的技法很多)(4)

捻管的适用范围

任何一门技术都包含有一定的技巧,人们常说的熟能生巧、巧夺天工等等,都是讲技巧方面的事情,只要人们常做的一些事情,做的多了,也就熟练了,熟练了也就有技巧了,有了技巧之后,就能做出"天工"一般的作品了。书法同样如此,经常在书写中运用这些技巧和办法,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后,作品水平也就自然得到提升了。

按照捻管的原理来说,它可以用在任何一种书体之中,包括甲骨文、大篆、小篆、汉简、隶书、楷书、行草书、章草、魏碑等,只要是书写的艺术,对于捻管的笔法都能适用。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汉字是由点画构成的,只要有了点画的书写,就会有笔锋的调整和转变,此时,是捻管的最好使时机。

书法的技法有几种(书法中的技法很多)(5)

捻管的方法

如前文所述,捻管就是用手指捏住毛笔的笔杆进行转动调锋,那么,如何捻转笔杆呢?假如我们用五指执笔法,这时就要用大拇指进行前后的搓转,而食指和中指则是笔杆的依靠,转动笔杆时就会稳定而有力。

我们以楷书为例,说明一下捻管在书写中的主要方法。

比如我们写一个"天"字,这个字比较简单,由两个横画和一撇一捺组成,横画书写时只要按照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去做就行,但撇画,尤其是捺画的书写,用上捻管的笔法后,点画的线质效果会更加完美。

书法的技法有几种(书法中的技法很多)(6)

捺画由轻笔到重笔,中间还有弧度,也有提按,顿挫、捻管各种笔法,是考察书写水平的重要环节。轻笔入笔后,开始行笔,这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提按,一个是弧度控制,由轻到重(由提到按),行至结束处时,需要顿笔,这时有一个关键动作就是捻笔,顿笔后,笔尖到了点画的上部位置,变动了偏锋,我们可以通过捻管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顿笔完成后,再轻轻抬起毛笔,但不要离开纸面,只是在原地抬起一点,再用大拇指将笔杆向外搓转,同时也要行笔,边搓边行边提,这三个动作需要同时进行,直到最后向右上将毛笔送至点画的结束位置即可。

书法的技法有几种(书法中的技法很多)(7)

常见问题

捻管这一用笔方法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别扭,但根据对学生的考察发现,这一笔法并非有多么复杂,只要用半节课的时间就可以自如运用了。

本文由《太一智慧书画艺术》平台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