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充分展示昭通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昭通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扎根人民——跟随人大代表足迹看昭通”专访活动,通过对部分人大代表深入细致的采访,创作、编辑、出版了《倾听人民的声音》一书,用生动细腻的笔触、饱含深情的文字、直击心灵的抒写,充分展现他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为民的独特风采,以飨读者,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袁爱华作家作品欣赏?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袁爱华作家作品欣赏(文学作品代表风采⑨)

袁爱华作家作品欣赏

编者按:为充分展示昭通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昭通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扎根人民——跟随人大代表足迹看昭通”专访活动,通过对部分人大代表深入细致的采访,创作、编辑、出版了《倾听人民的声音》一书,用生动细腻的笔触、饱含深情的文字、直击心灵的抒写,充分展现他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为民的独特风采,以飨读者。

我只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记昭通市人大代表田晓华

作者:刘邦铭

2017 年 8 月 12 日,星期六,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

四川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这个万里长江第一城颇有名气的医院里,万头攒动,人声鼎沸。除了宜宾市内的病人,还有附近其他县区甚至是云南水富、绥江、盐津等地病人。排着长队等待检查的、拿着药寻找开水吞药的、病愈后眉开眼笑准备出院的、刚走出检查室提心吊胆等待检查结果的……步履匆匆、神色各异,普通话夹杂着各地方言,仿佛年关的集贸市场,一派喧嚣热闹的景象,其间混杂着医院特有的苏打水味儿,让人难以平心静气却又无可奈何。

此时,妇产科检查室外,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戴着一副黑色镜框的近视眼镜,镜片后那双明亮的眼睛充满着喜悦,脸上的神色却是喜悦中带着一份担忧。

他叫田晓华,绥江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时年 35 岁,夫妻响应国家号召,准备生育二孩。这不,还有几天就是预产期了,田晓华忙里偷闲,趁着星期六带着妻子来医院做最后一次检查。

田晓华在检查室外来回踱步,一会儿想着自己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关心家庭,即使妻子有孕在身也很少陪在身边,内心愧疚不已,一会儿又想到雨季即将结束,才接手协管的国道 213 线改造工程急需排除千难万险抓紧推进,各种矛盾纠纷千头万绪,心中不觉涌上一阵焦虑。

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说!

田晓华深吸了一口气,忍住了眼角那丝温润,停止了来回走动,肩膀斜倚在过道的墙壁上,开始思考起如何推进国道 213 线改造工程。

田晓华 2004 年从长安大学毕业,先后在中铁十六局、绥江县移民局、水绥二级公路建设管理处、绥江县国土局、南岸镇人民政府工作,2015 年从南岸镇副镇长岗位调任绥江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2017 年 8 月初,工作认真勤奋的田晓华以副局长身份主持工作,摆在他面前的是全局干部职工因单位重大人事变动而引起的情绪波动,大多数人怕干事、怕担责、畏首畏尾。而全县出入境主干道——国道 213 线改造因各种原因致使开工两年多来一直是干干停停,县城至中村段 20 公里,原本半个小时的车程,可能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有时甚至一天半天都还在路上。雨季来临,路面大坑小氹,极大阻碍了沿线群众出行,引发很多怨言。甚至有网友拍成视频,曰美丽的国道 213 线能行船。接手国道 213 线改造工程施工外围保障协调任务的田晓华白天带着人员在施工现场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困难问题,晚上又逐一找局里干部职工交心谈心,稳定他们的思想情绪,激发他们的干事热情。好不容易理顺了各种关系,促使改造工程逐渐走上了施工正轨,正打算趁着雨季结束即将迎来的施工黄金期,大干快上,尽早打通绥江出入境大通道,还沿线人民群众一条康庄坦途。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静静地躺在泥土之中……”

突然,一阵手机铃声打断了田晓华的思绪,他拿起手机一看是施工方的电话号码,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赶紧摁下了接听键,一个焦急的粗犷男声在他耳边炸开:

“田局,出事啦,你快点来处理!”

“咋过啦,不要慌,先把事情说清楚。”田晓华虽然心里着急上火,却是先安慰人,先了解情况。

原来,国道 213 线改造工程 20 公里处一处施工边坡,因雨季雨水灌注发生了滑坡,一块磨盘大的坠石越过公路,从客厅飞入,砸通了公路边上徐姓人家的砖房,继续飞坠,又砸穿了下面人家的厨房墙壁,砸烂了锅灶。周边群众于是把施工现场给围堵了,不允许施工。

“伤到人没有?”

田晓华赶紧问道。

幸运的是没有人员受伤,田晓华马上吩咐施工方暂停施工,与受损群众好言好语协商,等待他和局里来人处理。

一边是待产的妻子,一边是亟待解决的群众问题,双倍的煎熬折磨着田晓华,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巨手正在把他的身体和精神一寸寸一丝丝地撕裂成碎片。

田晓华内心矛盾纠结,焦急地在过道上来回踱步,却没注意到检查室的门已悄无声息地打开了,检查完毕的妻子挺着大肚子一脸傲骄地缓步走出门来。妻子见到田晓华正六神无主满脸焦急的模样,以为他是在担心自己及肚子里的小宝贝,一股温暖涌上心头,便柔声说道:“放心吧,老公。我和小宝贝一切正常,医生说只要再静养几天就好了。”

田晓华听到妻子的声音才猛然回过神来,心中的焦虑也已缓解了大半,便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将妻子搀扶到床上躺下。

“咦,你到底咋过了?是不是又有啥子大事难着了?”

好一会儿,妻子从喜悦中缓过神来,才察觉田晓华对自己似乎有点心不在焉,了解他脾气,知道他工作中急难事特多,便忍不住开口询问起来。

“没、没什么……”

妻子显然察觉到了田晓华回答中的口是心非,想到平时他工作上事务多、时间紧,没有完完整整好好陪过自己一天半天,自己没作计较,如今自己即将临产,他却还是心儿没在肝儿上,只一心挂念着他的工作,半点都不考虑自己,也忍不住一股无名之火油然而生,提高了几个分贝说道:

“你个木头,你倒是说啊,是哪家房子又烧起来了,还是哪点又死人了?啊?”

面对妻子的愠怒,田晓华满心愧疚,无言以对。良久,田晓华才自言自语般嗫嚅着说:“房子倒是没有烧起来,只是有一家被岩石砸穿了墙壁和楼板,人倒是没有死,只是吃的、住的都被砸烂了,工地也被群众围堵起来不准施工了,唉……”

妻子知道田晓华对工作的认真劲儿,也理解他现今两难的处境,口头埋怨几句,忍不住长长叹息了一声,仍是叫他以工作为重,赶回现场去处理问题。

田晓华硬着心肠办理了出院手续,带着妻子赶回绥江,留下妻子一个人在家,自己马上带着局里工作人员赶赴国道 213 线 20 公里处,小地名新桥湾施工现场。

“早就给你们说过,这个坡度太陡了,早晚要出事情,就是不相信,现在出事情了,安逸了噻?”

“这样不在征迁范围内,那样没得政策依据,是不是要死了人才在范围内,才有政策依据?”

“样样都按照图纸来,还拿你们这些现场指挥做啥子?”

“唉,锅儿打烂喽,做饭都没得地方喽,房圈打烂喽,睡瞌睡都没得地方喽,难不成要去讨口(乞讨、要饭)么?”

……

事故现场,泥石流堵住了公路,赤褐色的泥水四处乱窜,每个人的衣服上、脸上、手上都是泥水斑点,两旁被堵的车辆就像一条僵死的蜈蚣一动不动,准备疏通道路的挖掘机依靠在塌方的旁边,仿佛沾在溃疡上的一颗米饭,醒目而又恶心。司机躲在驾驶室里,现场施工人员、镇村协调人员被群众围堵在一边,赔着笑脸,六分苦涩、四分无奈。房屋受损的群众和围观的群众正你一言我一语,或讥讽,或谩骂,闹嚷嚷一片。

“各位父老乡亲,叔叔、伯娘,请大家都安静下来,听我说好不好?”

田晓华看到群众楼穿壁洞的受损房屋、砸烂铁锅后终于停止飞奔的石块、埋在泥石流中一派狼藉的被褥衣服、散落破碎的碗筷瓢盆,心中也是堵得难受,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尽快处理解决问题。他穿过围堵的人群,爬上挖掘机的前轮,努力稳住身子,放大声音说道。

“你是哪个哟,要听你说?”

“说啥子说,说得再多都等于零,关键是要解决问题。”

现场安静了一两秒钟,又陷入一团混乱。

“各位父老乡亲,我是县交通局的田晓华,就是负责国道 213 线改造工程的具体问题的协调处理的。”

田晓华没有计较群众的质问,再次大声地按照自己先前清理的思路说下去。他首先承认了施工方未及时听取当地老百姓的建议,导致此次塌方事故的失误,并对塌方所造成的受损群众的怒气、埋怨表示理解。然后他又诚恳地请求大家静下心来平心静气地讨论问题,解决矛盾。他谈了几点自己的建议,第一,请镇、村立即协调县民政部门,支援两套救灾帐篷,立即运送到现场,确保受灾群众暂时有个栖身的地方;第二,施工方必须对这个边坡重新设计、重新处理,以确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塌方、泥石流事件;第三,原来因为在施工范围之外未纳入的房屋,鉴于在此次事故中严重受损,统一纳入实物调查,按照征地拆迁范围内标准予以补偿;第四,本着实事求是,特事特办的原则,对群众受损的锅碗床被等生活用品,由群众与施工方当面清点,相互认可,以接近市场的价格予以补偿。最后明确表态,自己将和镇、村工作人员一起守在现场,直到事情全部解决,绝不会说话不算话,表态时拍着胸脯,只顾糊弄大家,然后抽身拍拍屁股走人……凭着自己出身农村不忘本的真诚和多年农村工作及施工管理协调经验,历经三天三夜,终于较为圆满地处理好了边坡坠石损毁群众房屋问题,改造工程继续施工。田晓华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赶紧带着即将临盆的妻子飞一般赶到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好在前几天已办理好住院手续,田晓华直接把妻子送到手术室,实施剖宫产。

见到手术顺利,母子平安那一刻,田晓华觉得自己是双倍的愧疚与双倍的幸福同时涌上了心头。双倍的愧疚,是对妻子和孩子的;而双倍的幸福,一半来自妻子和孩子的顺遂平安,一半来自国道改造的施工单位和沿线群众的认可肯定。

千百年前,伟大诗人李白曾无限感慨“噫吁呼,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千百年过去,在大西南,道路仍然是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因素。“要致富,先修路”不仅仅是一句发展口号,更是绥江这样的金沙江峡谷小县发展的必答课题。田晓华出生在金沙江边绥江县会仪镇的一个小山村,求学的艰难历程、家乡的发展变化以及工作以来的岗位轮换,无不让他深刻领悟到道路对于绥江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到了县交通运输局任副局长以后,田晓华就把自己当作是一块普通的小小的铺路石,立志要为绥江的交通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为此,他特地把《雨花石》设置成了自己的手机铃声,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他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

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

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

……

自从来到交通运输局工作,田晓华就既是一名从事行政管理的领导干部,又是一名通晓技术的技术人员,更是一个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的“消防员”。

2016 年,绥江人民盼望多年的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串新高速动工修建。田晓华担任绥江援建指挥部副指挥长、综合办主任,具体负责与施工企业沟通对接,并全力做好与征地拆迁办和施工环境保障组的综合协调,为保障串佛高速施工提供良好环境。不必说项目前期工作的艰难,也不必说与各个施工企业沟通的细致烦琐,单是想想征地拆迁中面对各家各户具体情况的那种复杂与琐碎的交织、补偿政策与实际情况的矛盾与冲突,就会让人不寒而栗、焦头烂额,正如严重晕车的人,还没有乘车,单是想想即将乘坐就会感觉到头晕一样。田晓华迎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每当有群众阻工、农民工维权上访,他总是冲在第一个,耐心做好群众思想疏导,积极强化与施工方沟通对接,使项目建设期间未发生大规模群体性阻工上访,全线工程得以顺利推进。串新高速从 2016 年 9 月正式启动援建工作,2017 年 3 月 15 日正式开工,2020 年 1 月 20 日建成通车,2020 年 5月 31 日完工交验,2020 年 6 月 30 日并网运行。整个工程历时 4 年,使绥江至昭通、成都的单边行程时间由原来的 4 个小时缩短到两个半小时,惠及沿线上百万人口。串新高速这条承载着绥江脱贫希冀和发展梦想的圆梦大道,烙下了田晓华多少个跋涉的脚印、融汇了田晓华多少酸涩的汗水,没有人知道。南来北往的人们只是尽情地享受着串新高速带来的速度与激情,却无法体会这便捷与效率后面的艰辛与付出。

2021 年 2 月 6 日,星期六,农历腊月二十五,绥江传统赶场的日子,谁也没有想到本应安静祥和的行政中心办公楼的周末,却是人声鼎沸,一片嘈杂,其热闹程度与正在赶场的集贸市场有得一拼。正在单位处理日常事务的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田晓华接到电话,二话没说直接赶到行政中心,面对那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开始耐心细致地做起了思想工作。

原来,这些上访群众都是双河乌龟堡的人。因受串新高速公路鲁家岗隧道施工及弃土堆积影响,150 余户的房屋、院坝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居住安全受到威胁,县援指部与施工单位协调采取临时租房过渡的形式暂缓居住安全的问题。而今,高速公路竣工验收通车,房屋补偿尚未完全明确,临时租房的过渡费又未及时到位,眼看年关将近,外出务工的人大多也已回乡,群众心里着急,便相互约了到县政府集体上访。

田晓华带着一帮工作人员,摆政策、讲道理、攀亲戚、论交情,苦口婆心,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后承诺 20 天之内给大家解决问题,好不容易才把上访群众劝离行政中心。

更不容易的是,春节七天假期尚未休满,田晓华即开始拜访上级相关部门,协调涉事各方,东奔西走,千方百计以求解决困难问题。然而,该问题涉及面广、数额巨大、流程复杂、手续烦琐,加之春节期间,尽管田晓华已经有了较为艰难的心理准备,其艰难程度仍是他未能想象的。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部分群众又在交通运输局办公室围堵了田晓华,找他要一个说法。理解的群众虽然生气,也只是埋怨、指责田晓华 20 天解决问题的承诺未能兑现,个别群众却不管三七二十一,认为全部都是他田晓华的错,甚至出言辱骂,对其进行人身攻击。站在个人的角度,田晓华也想骂回去,甚至出手教训教训他们,但他是一名党的领导干部,是县交通运输局的局长,更是这条高速公路援建指挥部的副指挥长、综合办主任,因此,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与焦躁,默默承受着群众的误解与埋怨、指责与谩骂,努力咽下所有的委屈与伤害,暗自在心中以自己喜欢的歌曲激励自己: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

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

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

……

田晓华自 2015 年担任县交通运输局领导以来,一直以一颗深埋在泥土中的小小铺路石要求自己,为绥江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年华和能量,在“交通兴县”和“交通强市”的道路上挥洒着自己的汗水与激情。2017年主持交通运输局工作以来五年间,绥江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79.66 亿元;其中:昭乐高速串新公路(绥江段)完成投资 71 亿元;G213 国道线改扩建工程(绥江段)完成投资 3.24 亿元;农村公路改造完成七百多公里,完成投资 5.42 亿元。实现全县通车里程 1599 公里,硬化公路里程七百多公里,实现行政村硬化公路 100% 的畅通率,公路网格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 182 公里,全面实现了脱贫攻坚公路村村通的考核指标。县域内共建成 6 个公路客运站场,共有各类营运车辆达 1348 辆,有效形成了陆路交通客货两运繁荣发展的运输格局。沿江水岸配置3 个货运码头、6 个客运码头和渡口 13 道,各类营运船舶 87 艘,水运港口货运年吞吐量达 82 万吨、客运渡口年吞吐量达 15 万人次,为绥江依托金沙江黄金水道、港融昭通市“一通道两枢纽三中心三转运多节点”水运网建设,完成绥江段金沙江航道整治、港口与铁路、公路对外衔接、实现港口货运年吞吐量达 600 万吨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田晓华还与同志们一道加班加点,积极努力争取水富至绥江高速公路、宜西攀高铁云南境内路线等重大工程项目,为绥江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殚精竭虑,添砖加瓦。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们现在站在绥江县南岸镇。”2021 年 11 月 15 日,“大道昭通——中国著名作家交通采风行”一行到达绥江。在南岸镇长江东转观景台,田晓华一边指着展板上的交通发展图,一边以沉稳、自豪的声音向各位采风的老师做着介绍、解说。在他的娓娓叙述中,绥江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和未来,仿佛一幅绥江儿女与大自然作斗争,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生命画卷,在众人的眼前缓缓展开。绥江这个控扼滇川的节点,曾是出滇入川的交通枢纽,也曾有过他的辉煌与荣耀,官马大道、国道 213 线就是最好的见证。内昆铁路、G85 高速公路的建设,让绥江失落了数十年,孤零零地落在了时代的后面。而今,串新高速的建成通车,眼前正在建设中的是仁沐新高速公路跨金沙江大桥,进一步缩短绥江至乐山、成都的距离,必将极大地推动绥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田晓华一边尽情地介绍着自己熟悉的绥江交通事业,一边回想着自己这几年来所经历过的种种困难、磨炼,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那首亲切的旋律: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

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

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

……

作者简介

刘邦铭:男,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人,现供职于绥江县文联。有诗文散见于各地小刊小报,经历平平,无可叙者。曾用笔名文章、文晟、黑若、邵夕锋、其铭有之等,诗文入选《诗韵绥江》《春来江上浪生花》《起风的年龄》《当代微篇文学作品集萃》《中国当代校园诗人名典》《迎接新世纪的曙光》《崛起的昭通作家群作品选》等,创作出版长篇小说《五福堂》。

今日推荐

来源/文学之乡

终审/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蒋睿 编辑/李章娟

投稿/822996965@qq.com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如:水富市张小珏180XXXX0201),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警告:即日起,“微昭通”微信公众号(wei-zhaotong)所推发图文信息,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媒体平台、自媒体账号等以任何形式自“微昭通”转载推送,一经发现,严肃追究。